关灯
护眼
字体:

寒门天骄(科举)(137)

作者: 銮音 阅读记录

萧元青震惊地看向窦平旌,“你怎么把我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窦平旌:“……”

然后萧元青的后脑勺又遭了殃。

萧景曜合理怀疑,再这么下去,萧元青有朝一日终能练成传说中的铁头功。

官差们拿着黄榜,一路敲锣打鼓而来。知道大家都急着看榜,官差们大声让站在贴榜墙前面的人散开,而后十分熟练地贴好了黄榜。

“我中了!第二十五名!”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呢我呢?我的名字呢?为什么这次又没中!”

“看到了看到了,我在最后一个,真幸运!”

听到这话,萧景曜忍不住想起了张伯卿,不知道他这次能不能幸运上榜。

底下人在找自己名字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本届会元到底是谁。抬头往榜前第一个名字看去——

“萧景曜!这届会元果然是萧景曜!”

“我就说是他!只可惜赌场赔率太低,我也挣不了几个铜板。”

“十四岁的会元啊,连中五元,前所未有之事。萧景曜必定能名垂青史!”

“什么连中五元,我看啊,应当是连中六元才对。”有人砸摸出味儿来了,“他都已经五元在手了,只要他殿试表现得不失份,陛下仁善,说不准就得把状元也给他,正好全了他连中六元这项绝无仅有的壮举。”

众人恍然大悟,“怪不得陆含章说什么都要同萧景曜比一场。同样连中四元,他们两个,谁拿下了会元,谁就是第一个达成连中六元壮举的人啊!”

这样的壮举,不管萧景曜未来会不会有成就,足以让史官特地记上一笔。

这么一想,众人顿时忍不住同情陆含章来。他失去的是会元的名头吗?分明是名垂青史的机会!

代入陆含章一想,他们都觉得自己要窒息。

“陆含章也配?”窦平旌不屑冷哼,抬眼看向面露喜色,却并未乐昏头的萧景曜,漫不经心地笑道,“恭喜了,小状元。只要你不在殿试的时候瞎写一气,或者同别人打起来,本届状元,已经提前落入你手里了。”

萧景曜眉头微扬,他倒是没想到这一点,听窦平旌这么一说,萧景曜也觉得对方说得有道理,连中六元,这可是前无古人的一项成就。想必正宁帝也十分乐意在自己执政期间,出现这么一位耀眼的天才。

想通了这点后,就算萧景曜再沉稳,脸上也不由露出一丝兴奋之色。

谁能达成青史留名成就后还无动于衷呢?

萧景曜现在就挺激动的,这可是能写进史书中的壮举啊!

回去后立马好好准备殿试,最后一关,萧景曜绝对不允许自己出现任何瑕疵。

六元及第,名垂青史,冲鸭!

第047章

“哦?他真的这么沉得住气, 不骄不躁继续温书?”正宁帝略觉诧异,“这份沉稳心境,可不像十四岁的意气风发少年郎。”

有些人得了一点点小功劳都恨不得飘到天上去, 萧景曜现在五元在手,更是清楚只要他殿试不忐忑到语无伦次瞎写一通,最后的状元之位也会落到他头上。

青史留名, 萧景曜竟然还能这么沉得住气?

窦平旌依旧毫无形象地瘫在椅子上,端过正宁帝面前的点心嗷呜嗷呜吃了起来, 一边吃一边道:“还真就是这样,我每回去找萧元青, 萧景曜那小子要么在书房, 要么就去公孙瑾府上, 听公孙瑾的指点。萧元青得意洋洋地炫耀他儿子, 说他儿子生下来就是来报恩的, 这话还真没说错!”

窦平旌咕噜咕噜喝了杯茶, 一脸遗憾,“我怎么就没生出个来报恩的孩子呢?”

想到家里几个不省心的臭小子, 窦平旌嚣张的脸上顿时露出明显的嫌弃之色。

“你家那几个孩子才多大。”正宁帝很是无奈, “要说报恩,朕那么多个孩子,也没个来报恩的,都是讨债鬼。”

这话别的大臣不敢接,窦平旌却无所畏惧,“那您就像我一样多揍他们几顿呗。反正我瞧着皇子们都挺好,成年出府的, 能为陛下分忧,还未单独开府的, 也挺孝顺。”

正宁帝看着窦平旌吃东西实在香,忍不住又把那叠点心端回了自己面前,没好气道:“福王也能为朕分忧?”

窦平旌沉默。

福王,皇子中最不一样的烟火。从小就深谙摆烂之道,一心啃爹,从不努力。小时候来养心殿打滚耍赖问正宁帝要东西,现在大了,去年封了王出去开府自己住,同样隔三差五跑来正宁帝这儿打秋风。主打的就是一个贼不走空,每回进宫必须得搬点东西回去。

至于为父分忧认真干活这种事……嗯,寿王现在被正宁帝踢去户部,每天只管点个卯,据户部胡阁老反应,福王在户部睡得挺香的。

饶是窦平旌这等混不吝的人物,也很难评价福王种种不靠谱的行为,毕竟他也曾和福王一起为搬空正宁帝的私库而努力过。

窦平旌想了想,理直气壮地把锅扔回了正宁帝头上,“那不都是您宠出来的?”

正宁帝苦笑,“当初他出生时,身子十分弱,朕难免偏疼了他几分,免去了他一些课业,让他能好好养身子。谁知道把他的性子养成了这样?”

窦平旌翻白眼,啪的一下又把点心盘子端到自己面前。正宁帝脸色一沉,有十分机灵的宫女从御膳房端了新的点心过来,恭敬地呈了上来,正宁帝这才缓和了脸色,瞪了窦平旌一眼,“你的差事都办妥当了?”

窦平旌迅速站直了身子,“回禀陛下,臣幸不辱命。”

正宁帝又是一笑,“不辱命?就是来朕这儿和朕抢点心?”

窦平旌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陛下刚刚革了臣的职,肯定是见臣忙于公务太辛苦,让臣舒舒服服地玩一玩。难道臣这不是不辱使命吗?”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正宁帝顿时觉得头疼,实在拿这个表弟没办法。

老承恩公到老才得了窦平旌这一个儿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当年正宁帝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先帝是位极其冷酷的帝王,甚至放任皇子自相残杀,养蛊似的想养出一个最铁血最有能力的帝王。

正宁帝几度接近被废的边缘,被一众兄弟逼迫得喘不过气来,是老承恩公给了他强大的助力。在正宁帝心里,慈爱的老承恩公,更像是他心里父亲的形象。

只可惜老承恩公也不长寿,正宁帝登基后第四年就去世了。刚满二十岁的窦平旌袭了爵,没过两年,就将窦家搅得四分五裂。所有人见了都忍不住叹气。

在这个注重宗族团结的时代,窦平旌这种行径,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觉得不能理解。

但窦平旌就是这么混不吝,十分无赖地表示,自己才是大宗,你们那些分支别蹦跶,不然族谱威胁!

就离谱!整个大齐都找不出第二个这么混账的家伙来。

奈何正宁帝有护着,其他人再看不惯窦平旌,也只能忍着。毕竟正宁帝给窦平旌的官职也不高,还时常把他削成白板,等气消了后再给他安排另外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