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寒门天骄(科举)(217)

作者:銮音 阅读记录

萧景曜薅别人羊毛薅得开心,被人薅羊毛薅到自己头上来,还想剥削他的剩余价值,真是槽多无口。

封建剥削,资本家看了都流泪/狗头

除了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之外,萧景曜还让匠人做了十个放大镜。透镜大礼包,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都磨出来了,再做几个放大镜也不是特别难。这个就更有趣了,正宁帝等人人手一个,乐此不疲地拿着放大镜往奏折上放。

正宁帝一推眼镜,“这下看东西更省事儿了。”

胡阁老大力点头表示赞同,“陛下所言甚是。老臣的眼睛已经很多年没这么轻松过了。”

他们几人中最年轻的太子都拿着放大镜玩了又玩,爱不释手,又拿了一个放大镜过来,笑着对正宁帝说道:“父皇,儿臣厚颜再拿一个放大镜回东宫。煜儿那小子正是好奇心重的时候,儿臣便厚着脸皮替煜儿向父皇讨个赏。”

正宁帝笑着瞪了太子一眼,“如何就是一个赏?你自己的呢,不向朕讨了?”

太子故作震惊,“以往父皇有什么好东西都是紧着儿臣的,现在有了煜儿这个好大孙,儿臣这个大儿子,就不值钱了,一个放大镜都给不了。”

说完,太子还深深叹了口气。

然后,太子的脑门儿就被正宁帝拿着奏折轻拍了一下。正宁帝没好气道:“学什么不好,跟老五学?尽学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太子笑吟吟,“父皇且心疼心疼您的大孙子吧。”

萧景曜想了想,太子成婚早,子嗣上却不如意。太子妃先前有过子字一女,都没养住,早早没了。其他侧妃妾室生的孩子,养住的也不多,又因为是庶出,先天名分上就差了一截,到底不能让太子满意。

现在太子嘴里说的好大儿,当然不是那些庶出儿子,而是太子妃前年诞下的儿子,一直精心养到现在,活泼懂事,又格外机灵,便是偶尔淘气,都叫人心里欢喜。怪不得太子张嘴闭嘴都是儿子,现在还想带个放大镜给儿子玩。

都说隔辈亲,正宁帝本就是慈父,见了活泼可爱的孙子,只有比太子更喜爱的。这会儿听太子这么一说,正宁帝也就由他去了,只是继续叮嘱太子,“煜儿身边伺候的人可要好好调/教一番。还有平日里一些用度,衣裳布料,都得注意,千万别一时失察酿成苦果。”

太子想到自己早夭的长子,心下一阵钻心的刺痛,“儿臣知道。”

正宁帝也是一叹,“内务府那些奴才,朕再去敲打一番。若是还敢出现五年前的事,前车之鉴犹在,谁都保不住他们的九族!”

萧景曜回想了一番自己打听到的消息。五年前,因为宫人私自藏起来了一些早该烧掉的布匹,以至于宫中再次出现天花,皇长孙不幸染上天花,没能熬过去。除此之外,东宫还没了两个庶子,一个庶女。不可谓不惨烈。

宫外的都没逃脱,宁王长子和皇长孙交情不错,经常去东宫找皇长孙。那会儿皇长孙还未发病,自然高高兴兴地领着堂弟玩耍。哪成想宁王长子发病比皇长孙还快,一时间人心惶惶,宁王也没能留住长子。

太子更气,原本皇长孙是他儿子,既长且嫡。现在,不管是嫡长孙还是皇长孙,都成了宁王家的,他能不生气吗?

太子现在就这么一个嫡子,哪能不护着。听到正宁帝那番话,太子的眼泪都要落下来了,五年前那桩旧事,他才是损失最大的那个!

正宁帝也心下一酸,又多拿了个放大镜给太子,“小孩子玩心重,手里也没个轻重,一个不够,带两个过去,免得煜儿弄坏了放大镜,又没得玩。”

太子眉开眼笑,“那儿臣就替煜儿谢过父皇了!”

正宁帝又吩咐萧景曜,“若是还有什么好主意,你就尽管去琉璃坊。”

萧景曜恭敬点头,内心却在琢磨:还能做点什么呢?玻璃的用途可大了,不止做眼镜。额……透镜都做出来,那再捣鼓捣鼓,搞个简易版望远镜应该也不成问题吧?

先帮正宁帝赚一波钱,到时候再向正宁帝办个研究所。众所周知,研究所最是烧钱,现在不好好给正宁帝攒点家底,以后的研究所也不好办啊。

萧景曜低头掩饰住自己脸上的笑意。

却不知在他离开后,正宁帝和阁老们又聊了一场以他为话题中心的谈话。

第064章

萧景曜一离开, 胡阁老就嚷嚷开了,说什么都要把萧景曜带回户部,“陛下, 萧景曜之才,陛下也是亲眼见过的。他这般本事,该来户部才能一展所长。再让他继续在这里, 也不过是浪费他的才华。”

正宁帝都给胡阁老哽住了。多新鲜哪,中书舍人, 天子近臣,多少人为了这个官职抢得头破血流, 胡阁老大嘴巴叭叭叭一通, 中书舍人这个职位都成了浪费萧景曜才华的地方了。

朕的中书舍人, 就这么不值钱吗?

正宁帝人都恍惚了一瞬。

李首辅见状, 轻咳一声, 凌厉的眼神扫过胡阁老, 嘴上却笑道:“你这话要是传了出去,多少个眼巴巴盯着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却不能如愿的, 当即就得撸起袖子带上家丁, 去把萧景曜给打一顿。”

“这关萧景曜什么事?”胡阁老只在账目上机灵,这会儿被李首辅横了一眼还挺莫名其妙,“话是我说的,要是有人心怀不满,要打也该来打我才是!”

吴阁老噗嗤一声笑出来,揶揄地看着胡阁老,“能有本事在光天化日之下殴打阁老的人, 还会盯着中书舍人这个位置却一直不能如愿以偿吗?”

敢这么干的人,家庭背景肯定十分过硬, 一般都是宗室,人家和萧景曜走的又不是同一个赛道,何必呢?至于其他靠念书上来的读书人,好家伙,殴打当朝阁老,把下辈子的胆子借给他们,他们也不敢这么干啊。

阁老打不得,萧景曜还是能打的。

就是这么欺软怕硬。

胡阁老摸了摸鼻子,这才发现自己犯了蠢,却还是嘴硬道:“那小子的身手,到最后指不定谁吃亏呢。要是那小子的亲爹也在,嘿嘿……”

胡阁老的话还没说完,在场众人就都露出了迷之微笑。

萧元青那身巨力,萧家人根本无心瞒着。在场几人都把萧景曜给查了个底朝天,对萧元青那身巨力还是有印象的。毕竟一个力能扛鼎的纨绔,生出个传奇的天才状元,这个搭配本身就挺炸裂的。

正宁帝就更不用说了,有窦平旌那个大嘴巴在,早在萧景曜还没中状元之前,正宁帝就知道了萧元青天生神力。为此,正宁帝还好生惋惜了一回,多好的武将苗子啊,奈何人家只想吃喝玩乐不想吃苦,对建功立业没有任何兴趣。饶是正宁帝,也觉得无奈。他是个仁君,现在边疆战事已平,总不好再压着人去军队建功立业。再说了,大齐的兵源还是不错的,军队待遇较好,粮饷给的足,青壮小伙也乐意去当兵。如萧元青这等不思进取浪费自己天分的,估摸着天底下也就他一个奇葩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