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欢颜(377)+番外
不出一个时辰,徐十一便咧着嘴进了福佑殿禀报:“启禀世子,李将军和吴将军去了校武场比试。刀枪棍棒都使了一遍,吴将军样样不及,灰头土脸的。”
一直窝着火的徐靖,听得痛快又解气,唯一遗憾的是自己不便亲自动手。不然,非将那个倚老卖老嘴脸讨嫌的吴将军揍扁了不可。
坐在一旁的苏皇后,见徐靖摩拳擦掌撸袖子的模样,有些哭笑不得:“两个武将过招比试,不过是小事一桩。你万万不可出手!”
身为天子,和臣子动手,实在是自降身份,也实在不体面。
徐靖心头恶气已经出了,笑着应一声:“娘娘放心,我今日在金銮殿里都忍了,不会私下出手。”
反正,李骁已经替他揍过吴将军了。此时的徐靖非常大度宽容。
苏皇后心中有数,一笑置之,叫了两个宫人来,令她们分别去给两位将军送伤药。
满脸开花的吴将军收到苏皇后送来的伤药,心里的忿忿不平去了大半。
至于李骁,伤势比吴将军轻得多,收了伤药,恭敬地往皇宫的方向躬身抱拳谢恩。
傍晚,王薇从北海王府回来,见到李骁额头一片青肿,吓了一跳:“你这是怎么了?不是去上朝么?怎么额上带了伤?”
李骁咧嘴一笑:“我这点伤不算什么,吴将军才叫一个惨,被我揍成了猪头。少说也得养个十天半月才能见人。”
然后,眉飞色舞地将白日金銮殿发生的事道来。之后和吴将军“过招”的事也少不得仔细说上一说。
王薇听得连连倒抽凉气:“这个吴将军,实在可恼可恨。分明是欺负世子年少,故意在朝堂滋事胡闹。”
李骁哼一声:“十三州驻军将军,心里不服气的可不止他一个。说不定有人在背后挑唆怂恿。他被人当枪使了。”
“世子不便出手,我代世子出了这口恶气。等吴将军的伤养好了,也该举行登基典礼了。”
名不正言不顺。等徐靖换了龙袍坐了龙椅,有了真正的帝王威严和手段能耐,刺史们也好,将军们也罢,都得老老实实低头做人。
“朝堂里的事,我不太懂。”王薇轻声道:“不过,世子和世子妃对我们有大恩,不管何时,我们都得站在世子那一边。”
李骁点点头。
这一边,徐靖回了王府,也在和赵夕颜说起白日的事。
“……心里对我不服的武将,不止吴将军一个。吴将军冲动易怒,最好唆使摆弄,今天在金銮殿里说话冲得很。我当时的怒火噌地就上来了。”
“还好李骁及时出手,当场就将吴将军揍趴下了。后来还言语激得吴将军一同去校武场,将吴将军揍成了猪头。没个十天半月,都见不了人。”
一边说,一边将拳头捏得卡卡作响。
赵夕颜失笑,双手合拢住他的拳头:“李骁能出手,你可不能动手。”
一个帝王,在朝中动手揍臣子,这等事一旦纪录到史书上,就是贻笑千古的笑话了。
徐靖闷闷地应一声:“皇后娘娘也是这么说。放心,我忍得住。”
赵夕颜又是一笑,凑过去,亲了亲他的脸孔,像哄孩童一样:“要收拢臣子,急不得,得一步一步慢慢来。还有半个月,就是你的登基大典了。等你正式登基称帝,他们自然就老实了。”
徐靖将另一边脸孔也凑过来。
赵夕颜只得再亲一口。
小夫妻亲昵片刻,徐靖才肯消停,低声笑道:“当日我们两个出力,帮了李骁一把。现在李骁是我连襟,第一个摆明车马全力支持我。”
“宫中禁卫统领,论资排辈按忠心,都该是陶将军。”
“京城三大军营,铁卫营有定国公世子冯远,骁骑营以后是高望统领。猛虎营统领空缺出来,我想将李骁调来猛虎营,你觉得如何?”
第430章 第四百三十章 选择
猛虎营是徐靖一手招募操练出来的精兵,说是徐靖的亲卫军也不为过。
徐三在猛虎营里做一名参将,要统领猛虎营还不够格。李骁出身将门,是四品的武将,又是徐靖的连襟,从胶东军调任至京城,倒是合适。
赵夕颜略一思忖,低声道:“胶东军是李骥一手带出来的精兵。李骁在胶东军也有数年了。你想调他来京城,得私下先问一问他的心意。他愿意再好不过。如果他不愿离开胶东军,你也别勉强,让他留在青州便是。”
来京城的好处显而易见,一跃就是猛虎营统领,天子心腹。
不过,这也意味着李骁要离开经营了数年的胶东军。
怎么选择,得看李骁自己了。
徐靖点点头:“过两日,我私下问一问他。猛虎营必须交到我信得过的人手中。他愿意最好,如果他不想离开胶东,我就先让武安伯去统领猛虎营。等过几年,徐三也就能独当一面了。”
“二姐夫在养伤,等他伤好了,我打算让他进禁卫军。”
任人唯亲,是谁都无法避过的事。
永明帝前车之鉴摆在眼前,徐靖坐了龙椅后,首先要抓紧的就是兵权。
赵夕颜道:“原来的禁卫军已经死了大半,剩下的也多是伤兵,还能派上用场的只有一两千。以后你打算怎么办?”
徐靖早有思虑:“先从猛虎营调拨一万士兵,充做禁卫。以后猛虎营再招募新兵训练。等日后新兵练成了,从中挑精锐进禁卫军。”
赵夕颜看徐靖一眼:“这么做,只怕冯远和高望心中不平。”
禁卫军是天子亲军,拱卫皇城,地位特殊。如果都从猛虎营里挑人,铁卫营和骁骑营无形中就比猛虎营低了一头。
骄兵悍将们,谁也不服谁。定国公世子冯远和忠勇侯长子高望岂能甘心?
徐靖呼出一口气:“这其中利弊,我都清楚。不过,宫中动乱刚过去没多久,现在最要紧的是抓紧兵权,坐稳龙椅。”
顿了顿又道:“我打算召冯远前来,亲自和他解释此事。”
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这世间,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一朝天子一朝臣。徐靖上位,必然会重用自己的心腹亲信。
高家提前下注,以高平平和徐三联姻向徐靖投诚。忠勇侯父子,也是最早上奏折支持徐靖继位的武将。
这几日,忠勇侯父子已经领大军启程在回京途中,要赶在新帝的登基大典前抵达京城。
至于定国公父子,忠于大晋。徐靖坐了龙椅,他们会对徐靖效忠。换了是别的世子上位,他们也一样效忠。
赵夕颜默然片刻,轻声提醒:“冯氏父子是大晋忠臣,立功无数。这一回宫变,定国公一把年岁了,还握刀杀敌。冯远带伤奔波,亲自斩杀慕容尧,立下大功。你好生安抚,别寒了他们的心。”
“嗯,我知道。”
两日后,徐靖去了一趟赵府,和李骁在书房里待了一个时辰。说了什么,无人知晓。
徐靖走后,李骁心事重重,翻来覆去一夜没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