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夫妻在八零(117)
眼下不是入手房产的最佳时机,姜雅眼下对房子没什么兴趣,一来这年代大部分的房子都是老公房、福利房,丑爆了的筒子楼。没有商品房小区。民房则要么产权有问题,要么老旧不方便住,他们平常也不来住,买它做什么。
不过要是考虑孩子将来上学,买房自住,那就无所谓了。
姜雅要去沪城,买房子的事情就落到了贺成身上,他把姐弟俩送去特长班,自己就骑个老旧的摩托车,大街小巷跑去看房。
贺成目标,就是那些老城区,产权明晰、独栋或者独家独院的私宅老房子。
8月末,贺成留在永城带孩子,姜雅去了一趟沪城。
92年5月那波行情,姜雅手里的2000豫园股净赚1900万不说,还有剩下三十万买的飞乐和其他几只股,零零散散,飞乐对比起来涨得一般,其他几个零散的各有优劣,虽然涨势都不如豫园,但是短短几天股指就涨了570%,股指飞涨的大牛市下,水涨船高,不到两年时间,算算账也有七八百万的进项。
搞得两口子这段时间都晕乎乎的,有点不真实感,两口子原本在这年代也算个小富即安了,不敢相信,转眼就变成了千万富翁。
姜雅上辈子也不是专业投资者,根本也记不得这么久远的沪指行情,但是大曲线总归心中有数的,哪怕按照经验来说,一个大牛市下来,股市总需要下行调整,这个是肯定的。
按她的观察推断,接下来会有一波大的熊市,正好上交所技术和服务升级,推出了电话委托和传真委托业务,姜雅对此喜闻乐见,赶紧办理了电话和传真委托。
90年炒股是都是在营业部的柜台填单子交易,有时候甚至要排老长的队,现在可以电话委托,更快捷方便,关键时候,她可以不用亲自到场,自助委托交易就行了。
姜雅在沪城停留了五天,在这一波超级行情后,沪交所上市的股票也有几十只了,姜雅对她手上的股票做了些调整,她隐约记得此后三四年,股指涨涨跌跌,牛市熊市轮流转,但整体是一直上扬的,不出意外,中间她会微调,没有特殊情况就不会做大的动作。
从沪城回来,她不用人接,也没跟贺成提前打招呼,上午九点多钟下了火车,就自己打车回去。结果这货不在家,家里铁将军把门。
这个时间,俩孩子应该在特长班,贺成也不知哪儿去了,姜雅懒的找他,干等着也没事干,就溜达着跑到农贸市场,顺路买了牛奶和几样点心,去看邵春红母女。
邵春红在农贸批发市场租了个店面,连带店面前边的一排摊位。跟许多蔬菜批发商户一样,主要做批发走货,店里也会有零散居民来买菜,兼营零售。
姜雅到的时候,邵春红不在,这个时间批发零售的高峰都已经过去了,上午十点左右,上下不靠,市场里相对冷清,邵春红的摊位上各种蔬菜琳琅满目,摆得挺整齐,有一个中年女店员守着。
女店员不认识姜雅,见她径直过来,忙扬起笑脸,操着一口当地口音热情招呼道:“看看吃什么?”
“我不买菜。”姜雅笑道,“我找春红,她人呢?”
“老板不在。”女店员看到她手里的零食牛奶,笑着问道,“我看您脸生,您要是不急,就坐下等等吧,不过我也说不好她什么时候回来。”
姜雅点头嗯了一声,从摊位前走进店里,柜台后面隔出一块不大的地方,摆着一张木椅子和一张折叠躺椅,两个小女孩正蹲在躺椅前折纸玩,都穿着花裙子,叽叽喳喳说着话。
姜雅看了看,认出其中一个,便叫了一声:“小玲。”
小孩迅速从地上爬起来,爬到椅子上跪坐起来,看见姜雅愣了一下就笑了,十分欢快地叫人:“大舅母。”
小孩离婚后就一直跟着邵春红生活,邵春红拿捏杨家,杨家怕她要抚养费,从来也不来探望。姜雅记得小玲比颜颜大一岁,算算已经十岁了,改跟邵春红姓,大名叫邵玲。
小姑娘看见姜雅,快活地跑过来拉着她,姜雅问了一句:“你娘呢?”
“她说出去有事,可能就快回来了。”小玲说。
女店员一旁搞明白了身份,忙过来招呼姜雅坐,又给她倒水。
“不用忙了,我就过来看看。”姜雅便在椅子上坐下,把带来的零食拿给小玲,看着另一个小女孩问了一句,“这是你小伙伴呀?你请她一起吃。”
“她是曼曼。”小玲想了想,似乎觉得没说明白,补充道,“是张叔叔的女儿,张叔叔忙去了,顾不上她,把她留在这儿跟我玩。”
姜雅看看那个小女孩,看样子比邵玲小一点,七八岁,很乖巧文静的样子。
姜雅也没当回事,以为是市场里哪家摊贩的孩子来跟小玲玩的,就拿了甁牛奶给她,小女孩乖巧地说了谢谢。
等了有几分钟吧,邵春红还没回来,小玲说要去门口看看她,领着曼曼一起走了。
姜雅怕小孩乱跑,女店员则笑道:“您放心吧,小玲很懂事的,市场里摊主都认识她,没有大人跟着,她不会跑出去的。”
“那个是谁家小孩,也是这边市场里的?”姜雅问。
“您说小曼啊,”女店员笑道,“是张师傅家的,他经常给我们送货,小孩放暑假了没人带,他出车小孩跟着他受罪,我们老板不忍心就照顾一下,这阵子经常放在这儿跟小玲玩。”
女店员看看俩小孩的背影,看着姜雅笑道:“小曼父母离婚了,她跟她爸爸,张师傅,是个司机。”
姜雅脑子里恍然一下,噢!
明白了,一颗八卦和关切的心同时升起。
于是赶紧追问道:“哪个张师傅,叫什么?”
“叫张海勇,跟你们一个县的。”女店员笑了一下说。
第63章
姜雅又等了会儿, 邵春红还没回来,她便跟女店员说了一声,就先走了。
姜雅走到市场大门口, 老远便看见小玲和曼曼, 两个小姑娘在大门里旁不远的一家店铺门口, 蹦蹦跳跳地等邵春红。姜雅叫了一声小玲, 小姑娘就拉着曼曼,笑嘻嘻跑了过来。
小玲被邵春红养得很好, 活泼开朗,也很懂事, 有礼貌。应该说她有一个好妈妈, 把她保护得很好,童年不好的经历和父母离异,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多负面的影响。
“小玲, 大舅母得回去了,你大舅和表弟表妹应该已经到家了。”姜雅说,“这样吧,等你娘回来你跟她说,晚上到我家去,让大舅请我们吃饭。”
小玲答应着,目送姜雅到批发市场大门口, 俩小孩手拉手回去了。
姜雅回到家,结果一家四口在巷子口遇上,贺成接俩孩子刚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