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夫妻在八零(83)
姜雅笑嘻嘻道:“没关系,要是儿子我就告诉他,等你老了,他拔管也不用有耐心。”
第二天也不逢集,贺成便拜托宋士侠去村里帮他买个当年的小草鸡,最好是母鸡,他自己觉得小母鸡肉多一些,肉嫩。
宋士侠答应着,问他家里现成的老母鸡不吃,买什么小草鸡,贺成说姜雅要吃炸鸡。
“什么炸鸡?”
宋士侠理解的“炸鸡”,杀了光鸡下油锅炸,贺成跟她解释了一下,说是城里的一种吃法。
姜雅怀孕后时不时会寻思些几十年后的美食吃法,什么酸辣粉、麻辣烫、钵钵鸡,她都折腾过。别人要问,两人就推说城里学来的。
宋士侠说,“她要吃炸鸡你就得给她炸?炖的老母鸡对不住她?这个死丫头太能讹人了,讹人精。”
贺成笑道:“娘,就要吃个炸鸡罢了,又不是要吃龙肉,她怀着孕呢,要讹人那也是您外孙讹人。”
不给她做,她就该生气了。
姜雅其实也反思了一下,到底是她讹人还是肚子里的小东西讹人。
她自己都觉得,怀孕后懒得要死,矫情得要命,想吃个什么东西吃不到,顿时就觉得受了天大委屈似的。
于是夫妻两个都觉着,八成是个儿子,一点都不贴心。
杏花刚开,姜雅想吃西瓜。
这可把贺成难住了。这年代他就没见过蔬菜大棚,这个季节,哪来的西瓜呀。
姜雅说:“我不管,我想吃,我自己种,你去给我弄点种子来。”
贺成揶揄地看她,笑道:“你能,可把你能耐坏了,要种也得等清明前后啊。”
“我说真的。”姜雅道,“还有甜瓜,你去买点儿塑料薄膜来,咱们搞个地膜覆盖,种点西瓜、甜瓜试试,反正也没事干。还有院里那韭菜,给它弄个小拱棚,就以前农家乐旅游见过的那种,我想吃韭菜黄炒鸡蛋了。”
贺成说:“怎么,忽然想搞科学种田了?”
姜雅笑,她这一阵子整天懒在家里,不下田不干活,门都很少出,就瞎琢磨呗。
“我琢磨着,爹娘他们也没事干,真要能行,以后就可以多种,种瓜卖,我还能早早吃到。”姜雅说,“你看丰产小两口都那么勤快,年纪轻轻能干,眼下也不打算要孩子,两口人统共四亩地,光种庄稼能挣几个钱啊。我寻思给他们找点事干。”
实在是这年代能吃到的水果太少了,瓜果只有夏季那一阵子有,很少,买不到,农村老百姓也才刚刚解决温饱,承包田要交公粮的,一般人家细粮还得兑着粗粮吃,所以家家田里都是种庄稼,种粮食作物,谁家地里种一小块甜瓜,都有点嘴馋不务正业的嫌疑了。
老百姓对瓜果的重视程度,甚至比不上菜,瓜菜半年粮,农民们很少买菜的,自给自足,园地里家家种菜,可没见几家种瓜果的。
姜丰产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石巧玲文盲,也没有任何技术,眼下经济还不是那么发达,城里一大堆待业青年呢,让他们出去打工也不是个好路子。
原书中她两个臭弟弟穷得没钱给亲娘治病,这事情怎么评价呢,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很多时候贫穷足以降低一个人的道德标准。
姜雅怀孕后,贺成便减少了南下的频率,要出门也是快去快回,加上他的货源都是老路子,物流车皮也都摸到路子了,所以就暂且只管自家店里的货供应,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家里陪姜雅。
毕竟生孩子对两人来说才是人生大事,人一辈子怀孕生子能有几次,赚钱的机会有的是,他们如今也不缺钱。
这一两年“倒爷”干下来,两人手里的钱,在这个年代恐怕要称之为巨富了。
所以两人一合计,贺成第二天便骑着摩托车跑遍县城,买到了塑料薄膜和西瓜、甜瓜种子。
这些物资便只有县城农技站有,贺成去买的时候,农技站的工作人员还特意问他哪个镇的,买塑料薄膜做什么,贺成说他想尝试一下地膜覆盖。
工作人员一听挺惊奇,问道:“你还知道地膜覆盖?看你不像个农民。”
贺成笑道:“你说错了,我还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小岭村的。”
工作人员说:“还是年轻好啊,咱们年轻的农民开始重视农业技术了,科学种田了。你什么文化呀?”
贺成顿了顿:“文盲。”
只能这么说啊,谁不知道贺大成一天学没上过,学校的大门都没进去过。
瞧见工作人员惊讶狐疑的眼神,贺成笑道:“不过我媳妇认字,她上过学有文化,她教过我,我好歹也能认得几个字。我听说你们现在扶持科学种田新技术,要是有什么地膜覆盖、小拱棚之类的技术资料,方便的话可以给我一些,我拿回去给我媳妇看。”
第44章
贺成下午回来, 不光带回来了农膜和种子,还带回了几页纸的农技资料,和他在永城买到的两本农业技术书。
经农技人员给他讲解, 贺成才知道, 地膜覆盖是不能种西瓜的, 他想种西瓜、甜瓜, 应该用小拱棚。
不论地膜覆盖还是小拱棚,眼下都还是最新农业技术。粮食生产最要紧, 至于小拱棚种瓜种菜,本县甚至还没有过实践, 农技员也是纸上谈兵。
贺成把资料拿回家, 两个只在农家乐旅游时见过小拱棚的半吊子,开始研究科学种田了。
姜丰产听说了这件事,好笑地跟姜雅说:“二姐, 你还真打算啊,不是我说,就你跟二姐夫两个人,你们连自家的地都种不好,平常要不是爹带着我去给你们锄草,你家的地里草都比庄稼长得高。”
姜雅说:“我就想试试,种个瓜吃, 你不帮忙就算了,反正也指望不上你,要你这样的臭弟弟有什么用。”
这话说的, 姜丰收上学不在家, 姜老大是不屑于弄他们这些“玩意儿”的,姜丰产不帮忙, 贺成一个人不够手,而且贺成隔三差五还要出门,总不能让姜雅一个孕妇自己去干活。
姜丰产赶紧答应了,二话都没敢再说。
于是贺成便带着姜丰产,先在家中厨房旁边的小黑屋搞起了暖炕,先育苗。
这年代好多物料都没有,没有现成的育苗钵,贺成从大队部弄了些报纸,两人坐在一起糊纸筒。
姜老大过来瞧了一眼,女婿带着儿子坐在一起糊报纸呢,姜老大直叹气,就为了种瓜吃,这是有多不务正业。
姜老大回去跟宋士侠说:“你这个闺女,实在馋的有点过了。”
宋士侠马上说:“她怀着孕呢,怀孕的人你能怎么办,她可能就随口一说,大成那个夯货就当真了。”
贺成带着姜丰产把种子种了下去,发芽了,长叶了,一天天的招人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