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的女生下了课会特意来高一(13)班的窗子围观,看过之后都私下讨论,“真的是很帅耶,好像某某韩国明星。”“坐他旁边的男生也长得不错,哇,怎么帅哥都聚集到他们班了。”
乔子昔有种冲动想把春风得意的夏明轩扔到楼下去,手里的笔一紧,还是忍住了。脑海里一直浮现四个字‘蓝颜祸水,蓝颜祸水,蓝颜祸水……’
那个QQ和微博都已经很发达的时代,写信算是过时了的。但还是有人写,一封封粉色封面的信一大早就出现在夏明轩的抽屉里,早到的乔子昔用眼角去瞥信封上的署名,还是没有看到。情信一般不会在封面上署名。
夏明轩一来到就把那几封粉色的信扔进了垃圾桶,乔子昔鄙夷地看着他,“人家辛辛苦苦写的,你怎么也不看一下?”
那人却笑得邪魅,“里面写了什么东西我不看都可以猜到,要是你想看的话,我现在就帮你捡回来。”
别过头去,乔子昔一脸不屑,“切,谁要看!”
☆、手足之情
高中的第一个校运会,意料之中,没什么人参加。体育委员拿着那张只填了几个名字的报名表到处哀着别人报项目,所有人都是一笑而过的。为了班集体荣誉,班主任一道命令下来,谁也不敢出声。最后采取的是抽签的方式,谁抽到了就是谁,除非真的是得了不治之症的,不然都要参加。
夏明轩的人品算是这个班最差的了,连最惨绝人寰的五千米长跑都被他抽到了。
每天放学,夏明轩拖着不情不愿的乔子昔到操场看他练习跑步。乔子昔一手提着两个书包一手握着一瓶矿泉水,看着他一圈一圈地跑过。
夏明轩取过乔子昔手上的矿泉水,仰头咕噜咕噜地喝着,嘴角溢出的水沾湿了他的衣领。
“你把我当成了你的保姆?”乔子昔黑着脸挑眉问。
夏明轩一本正经,“当然不是,我把你当成了我的兄弟。”
“谁是你兄弟。”
“你。”
乔子昔瞪着他,“你要是拿不到冠军,就别回来见我。”
那时,夏明轩夸下海口,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拿个冠军绰绰有余。”
连续下了几天的雨,还以为校运会会延迟。谁知到了那日,老天爷特别眷顾地来了个大晴天,碧空万里无云,只得一轮骄阳似火。
夏明轩穿了一身蓝色的运动服,他白皙的皮肤和蓝色的衣衫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张清新帅气的面孔暴露在艳阳下,免不了成为最吸引女生眼球的那个。一大群的女生围着他说这说那的,也不知道有什么好说的。
厚脸皮的夏明轩向着乔子昔招手,“子昔,等会记得到终点接我!”
他身边的女声立即回应,“我来接吧。”“我来吧。”……
乔子昔转过脸去,权当他是透明的,一个大男人要接什么,人家坚强一点的女生都没这么说。
夏明轩跑五千米的时候,正赶上班上谭旭在跳高的时候崴了脚,作为后勤人员的乔子昔扶着他去了校医室。
等乔子昔回来的时候,夏明轩已经是满头大汗地靠坐在树下乘凉,拿了瓶脉动往嘴里灌,旁边还有一个女孩为他摇扇子。
夏明轩用狠毒的眼神盯着向这边走来的乔子昔。
忽视他狠毒的眼神,乔子昔在他旁边坐下,挥了一拳在他的胸膛,“怎样,冠军么?”
“不是!”特意加重了的语气里夹了火药味。
“当初是谁说那个冠军绰绰有余来着,嗯?”
夏明轩不说话,旁边摇扇子的女生反倒为他辩解,“人家冠军可是在初中就拿过市里面田径运动会的冠军的,明轩拿个亚军已经是很好了。”
不理会摇扇子的女生说什么,夏明轩盯着乔子昔问:“你刚才去哪了?”
“谭旭受了伤,我送他去校医室。”
夏明轩撇撇嘴,别人的事就那么上心,自己兄弟的事反而忘了一干二净!
生的一头自然卷的语文老师用一口极重的江西口音说着林徽因的情史,貌美如花的多才女子是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最热衷的,于是附和貌美兼多才的林徽因就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她可歌可泣的爱情之旅。这边跟徐志摩浓情蜜意,那边又和梁思成许下承若,后来还与金岳霖暧昧不清。终究是多情胜过多才啊!
下课铃声一响,老师们永远都要说一句,“我们把这点内容讲完,也就是耽误大家一分钟的时间。”
结果,上课铃声响了。老师匆匆忙忙地捧着书出了教室,上这一节课的老师刚好到门口,两人相视一笑便擦肩而过,好像是预谋了什么那般默契。
夏明轩还是那一副样子,每天早上来到教室啃完了早餐,便用手肘去戳正在早读的乔子昔,“数学作业拿来。”
刚开始,乔子昔还是要在抽屉里翻一下,到后来就直接把作业放在桌角。
期中考试,乔子昔进了全级前十,在挂在墙上的级排名表第一眼就可以看到。
夏明轩的名字在翻了五页后终于看见了。
乔子昔鄙夷地看着他,“排名表一共就六页。”
那次考试过后,一篇打了零分的作文被贴在了学校的宣传栏里面,署名和班级都被涂掉了,剩下内容和老师的评语‘心术不正’。
作文里有一句话,“那些自命不凡的老师总是把自己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后照亮了祖国未来的花朵,我就说为什么一中最近老是停电,原来是蜡烛太多了。蜡烛买了一辆车,每天开着它在学校里晃啊晃,同学们都说他成了一条大蜡烛。大蜡烛在所有的蜡烛面前说那车值几十万,我看也就不过几万块……”
乔子昔瞟着夏明轩,“你写的?”
夏明轩咬着汽水瓶里的吸管,百无聊赖道:“如果我要写的话,怎么说文笔也比那小子好上几倍。”
高中三年的书一般只用两年左右就要上完,剩下一年全部用来复习。所以都是一个学期上两本课本的,老师们苦口婆心地对那些抱怨上课进度太快的同学说:“一定要尽快适应,如果不快点把课上完就没有时间复习,没时间复习的话怎么上高考的战场……”
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后,又继续埋头讲课,说到一些自己认为简单的内容的时候就说:“这个很简单,同学们自己回去花点时间看一下。我们就跳过它来看下一个例题……”
下面哀声一片。
老师稳住阵脚,扶了扶鼻梁上的眼睛,“同学们真的要习惯老师讲课的速度啊,现在不是初中生了。”
随着高考制度和高考形式的不断改革更新,从零八届开始,市里面的教育局为响应高考改革便开始实施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政策。
时间就在上课和下课中慢慢流逝,高一的第一个学期接近了尾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议论选理科还是文科的声音。
夏明轩说:“子昔,看你长得这么斯文,一定会选文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