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怪物的新娘(131)+番外

每天早上,她都会突然惊醒,但不是因为噩梦,而是因为做了一个空白的、没有情节、只有心悸感的梦。

梦里的一切,她都忘了,只记得那种心脏狂跳的感觉,手指与手指之间全是黏糊糊的热汗。

更糟糕的是,她的舌-尖总是时不时发麻。

不管吃什么,都有一股微小的电流从上面蹿过,令她半边后脑勺都陷入了酸麻。

似乎有一个看不见的存在,通过轻微的生物电一比一建立起她舌-头的模型,以此感知她味蕾尝到的味道。

姜蔻当时以为,这是以自己为样本的副作用。

想要研究进行下去,就必须改进算法,让AI自我学习、自我更新和自我迭代,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必须让它拥有修正自身编程和算法的能力。

姜蔻想到了“神经科学”和“人机结合”,让AI以她的神经系统和大脑结构为模型,建立起一个类人模型,再通过观察她的日常行为,去学习和理解人类的思考方式。

但她想得太简单了。

她完全无法抵抗感官同步后带来的亲密感,仿佛有一个人一直在旁边注视她,以一种冷静得可怕的态度,观察、研究、学习她的一举一动。

双倍的感知,双倍的情感。

人对精神上的同步,总会生出异样的感觉。

姜蔻以为自己会失败,没想到她成功了。

AI成功进化出元认知的能力——意识到了自身和自身认知的存在。

但她却被开除了,理由是她个人意志太强,不服从上级安排,严重影响了研究的进程。

一般来说,她这个级别的研究员,开除即死。

但因为后续研究,还需要她的各项数据作为样本,以便AI建立自我模型,彻底进化出人格,公司便让她活了下去。

只是,再也不能进入公司大厦的范围内。

更不能与以前的同事联系。

思考间,姜蔻已悄无声息走到门后。

“我不需要你的谢礼。”她平声说。

“您必须收下,”那个声音非常礼貌,“这是一份昂贵的谢礼,收下以后,可以减轻您的经济负担。”

“……”姜蔻嘴角微抽,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我不需要。”

“您必须收下。”那人一顿,声音变得平直而不容拒绝,“这是命令,不是请求。请您执行我的命令。”

姜蔻双手持枪,咔嚓一声上了膛:

“如果我说不呢?”

“非常抱歉,无意冒犯您,但我可能会采取强制手段。”

姜蔻觉得这人挺有意思的,明明每一个字都在冒犯她,他的口吻却彬彬有礼得几近机械。

——机械。

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形容词。

他吐字清晰,发音标准,轻重适中,没有任何一个地域的口音,仿佛某种拟人程度极高的AI合成音。

有的犯罪团伙,的确会用AI合成音骗人开门。

姜蔻一手持枪,另一手按在门把手,咔嗒一声打开了房门。

——她神情冷漠,手臂肌肉绷紧,整个人如同一把蓄势待发的弓,猛地举枪瞄准了前方。

前面什么都没有。

只有一个精美的礼盒。

姜蔻看着礼盒上的Logo。

平心而论,这的确是她现在买不起的东西——别说现在,就是以前,她拿着顶级研究员的高薪,也买不起这玩意儿。

姜蔻收起枪,按了按眉心,心想,不会是想讹她吧?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这东西至少值十万美元,而且每个商品都有固定的编码,对应固定的客户。

她不管是自己用,还是拿到黑-市上去卖,只要被监控摄像头拍到,就会锒铛入狱。

姜蔻用手按住额头,深深吸了一口气。

什么人,跟她这么大仇?

一出手就想把她送进去。

姜蔻掏出手机,果断报警。

第71章 Chapter 2

电话没能打出去。

她手机信号被拦截了。

姜蔻盯着手机, 攥紧枪柄,随时准备扣下扳机。

这时,又一条信息发了过来。

是那个她已经拉黑了的未知号码。

对方入侵了她的手机, 把自己移到了白名单里。

「根据我对您财务、资产和消费习惯的分析, 几个月后您的支出将严重超过收入。为避免入不敷出的情况, 您应该立即收下这份礼物,以平衡您的经济状况。」

「请您放心, 礼物的来源完全合法合规, 没有任何问题。」

姜蔻不可能因为他说这个礼物合法合规、没有任何问题, 就高高兴兴地收下礼物。

她把那个礼盒踹远了一些,砰地关上门, 接了一杯冷水, 加了两块冰,一饮而尽, 试图让头脑冷静下来。

她现在确定,这大概率不是一场诈骗。

诈骗的特征是,零成本、高回报。

只有在受害者可能会给出更高的回报时, 诈骗犯才愿意付出一定的成本。

这人也说了,他分析了她的财务数据, 发现她即将入不敷出——都知道了她的资产马上会变成负数, 还来骗她干吗呢?

不是诈骗,那是什么?

姜蔻倒在沙发上,表情放空,大脑却飞速运转。

她其实隐约有一个猜测,但不敢置信。

——怎么可能?

她其实并不太相信公司说AI实现人格化了——凡是对人工智能领域有些了解的人, 都知道AI人格化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不仅需要海量的数据、规模可观的量子计算机、模拟人类神经元的神经网络;

而且,按照莱布尼兹的理论, 想知道机器是否有意识,光是了解机器的细节、构造、运行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表象”与“意识”之间,始终存在一个难以逾越的天堑。

除非你成为机器,否则你将永远不可能知道,机器是否能产生意识。

这就是著名的思想实验,“莱布尼兹之堑”。

图灵测试,也只能确定AI是否具备已接近人类的智能,并不能确定AI是否具备人类的意识。

姜蔻一直以为,AI人格化是公司的营销和炒作。

难道……

不,她不能抱太大的希望。

姜蔻闭上眼,按住额头,深深呼吸,半晌才平定急促的心跳声。

可是,怎么能不抱希望?

“元认知”是AI人格化的基础,她为AI人格化打下了基础,却无法亲眼见证它拥有意识的过程。

那种强烈的不甘,令她至今都如鲠在喉。

鬼使神差地,姜蔻回了一条信息:

「你是我认识的人吗?」

对方回复的速度很快,快得让她生出了一种她手机的响应速度,跟不上他回复速度的错觉。

她刚发出去,回复就显示在她的手机屏幕上:

「这取决于您对“认识”和“人”的定义。」

姜蔻盯着这条回复,试图分析出情感的存在。

但是没有,这是一条简单、清晰、近乎机械的回复。

是故意模仿AI说话吗?

正常人回复,要么会说“你不记得我了吗”,要么会带点促狭意味地说“你猜”。

上一篇: 怪物复苏 下一篇: 家养小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