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运动让我发家致富[年代文](50)

作者:风雨琉璃 阅读记录

“这拿不拿的到奖励这其实都是小事儿,大夏啊,你若是参加,那就得知道,自己改在谁面前表现,该怎么表现。”

额?这又是怎么说的?他就是想陪着妹妹一起,不放心沈冬一个人去县里罢了,怎么还有什么关窍不成?

那肯定的呀,代表单位参加政府组织的活动,那能没点一二三?别的不说,你参加了,那负责组织的工会领导那儿你得露面吧?比赛当天,单位领导谁负责带队?这个你也得了解并且相互认识认识吧?最后出去参与比赛一天的时间里,和领导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你总不能浪费了吧?

那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全是干货,重要的不得了啊!沈夏差点都听愣住了。

“那,那要这么说,这事儿岂不是挺抢手?!我这……师父,你说,我到底去不去?”

“去,怎么不去。要是真能跑个前三十,那你可就露大脸了,不定将来咱们单位有类似的,你都能混个名额,搞点补贴好处呢,干嘛不去?”

自打上头对体育运动有了关注度,时不时的就有个什么比赛,因为他们地方小,养不起专业的比赛队伍,所以一有这样的事儿,就从各个单位挑选积极分子凑份子,即便没什么好成绩,可派不派人总是不一样的对吧,重在参与嘛。

运输队也是这样的情况,并且同其他单位一样,在选人的时候为了下头的人能积极点,去参加比赛不敷衍了事,让他们在领导面前有面子,还另外给了福利。比如出去比赛算出公事外差,有外勤补贴,此外还给一天1块钱的营养补贴。如果你能有点成绩,哎呦那就更好了,奖励绝对不会少了你的,保证你乐呵。

另外还有更实惠的,比如涨工资的时候能优先推荐,比如先进个人未必轮到你,可积极分子机会妥妥的等等。从物质到精神,全方位有好处。

姜大力掰着手指头,将这些个外头从来没明说的好处一样样的掰碎了和沈夏那么一说,沈夏的眼睛那真是瞬间就亮了。

“要这么说,师父,这事儿挺有搞头啊,那怎么以往我爸在的时候没见他参与呢?”

这话让姜大力怎么说?难道说你爹长年出车有职业病,腰子不好,心有余力不足,所以从来只能望洋兴叹,没分参与?别闹了,人都没了,说那么详细干嘛,让孩子因为他爹这老毛病心里不落忍吗?

“咱们运输队自来都是男多女少,像是这样的事儿,从来不缺参加的人,你爸这出车的,能有几回赶得上趟?就是能赶上,就他这年纪,也没得奖的指望呀,怎么算都不如出车实惠。”

姜大力给的理由挺好,沈夏一听就点头,确实,就他们家这情况,他爸对虚热闹确实不会有什么兴趣。不过如今换他来了,他肯定能争气体面一回。

“我爸没能赶上趟,我赶上了,这也挺好,等着以后回去,还能说给我爸听听,让他高兴高兴。”

这口气很笃定啊,行吧,小子,努力加油。

姜大力用力拍了拍沈夏的肩膀,给与一个无声的鼓励。

沈夏开年上了班,沈冬他们自然也已经开了学。按说以沈冬在寒假突兀的争取了个跳级待遇的稀奇事儿,一进学校就该成为同学焦点,像是院子里被围拢着问东问西一样,被无数人关注才对,就是沈冬自己也做好了心里准备,琢磨好了各种借口理由。

不想到了学校,除了刚开始老师领着去新班级,给同学介绍情况那一阵,下头嗡嗡嗡的有些热闹,后头居然没事儿了?甚至因为她到了新班级,同学都挺陌生的缘故,还冷清了不少。

这是怎么了?怎么感觉这些孩子有些不走寻常路?沈冬好奇了,小心的竖起耳朵,探听起了班级里的八卦。

还能有什么八卦呢,当然就是那马拉松的事儿呗。如果说各个单位选人去参加,那是重在参与。那么,对于学校来说,重视程度立马就升了一个档次,成了积极参与、争取荣誉。所以在学校里,这事儿传的更快,更细致。

“县高中那边已经有不少人报名了。”

“他们肯定参与的起劲啊,要是有个名次,那等着毕业直接就能找个学校当体育老师,涉及到找工作的事儿,他们能不积极嘛。”

“我听说明年许是会有全国比赛?要真是这样,那多大的荣誉呀,争取的人能少?”

“得奖了会得到1号领导接见吧,哎呀,想想就激动。”

“你准备去参加不?”

“我不行,不过我堂弟准备去。”

“咱们年纪太小了,这样的比赛会吃亏的,你怎么还让你弟去?”

“吃亏怕什么,权当去县城玩了。”

……

听完了这么些,沈冬二话不说,一到下课立马就去了老师办公室。干嘛?自然是报名喽,虽然这会儿没正式对外宣布,可这样的事儿,赶早不赶晚的。她可不想一个不小心错过了。

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亲戚、热闹

沈冬抢先一步的想法很实在, 也很恰当及时。因为马拉松这个事儿扩散的速度比她想的还快。不过几天的功夫,别说是镇子上了,就是乡下各个公社大队都得到了消息。

又能争取荣誉,又能有奖励, 这样的好事儿怎么能错过?下头的各级领导们积极地呀, 连着小金库都打开了, 自己掏钱出补贴,寻了些能跑的送到了镇子上, 一心想为自家多争取点机会。

这么些个人来到镇子上住哪儿?这个问题乡下的领导们可有招儿啦, 一部分镇子上有亲戚的送到亲戚家,没亲戚的, 死磨硬缠问领导们借两间宿舍, 人往里一塞, 什么都解决啦。

所以……所以沈冬家的院子自然不可避免的也迎来了三位来借宿的亲戚。一个是西厢房钟大量的表侄子,一个是东厢房王春花的娘家外甥。

亲戚来借住这个事儿哪家都没少过, 可这两家的情况谁都知道,两间房子住五口人, 本就很挤吧拉,一下子又来了个十七八的大小伙子, 这往哪儿塞都没缝啊!好在院子里还有老张头在,他那屋子虽然只是两个小间, 算不得大, 可毕竟只是一个人住,塞上个高低床还是宽裕的。而老张头呢,对屋里能多两个棒小伙儿的热乎气, 感觉也挺乐呵, 这事儿才算是顺当的安置妥当了。

咦, 说了半天怎么只介绍了两位?对啦,因为还有一个是老沈家的,就是沈山那个才十四的小子。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混进长跑能手的队伍里来的,就这么突兀的出现在了沈家兄妹的面前。

“这么说,周围几个村子的人都没跑过你?”

“可不是,呼噜噜...上山挖野菜,下套子,爬树掏鸟蛋,呼噜噜...我一天天的锻炼多少回啊,呼噜噜...那些个整天在地里转圈的,怎么可能比得上我。呼噜噜...”

沈山是个自来熟,自打赶着饭点进了家门,从沈冬手里接过一碗稠粥,他坐下就开始我那个嘴里倒,呼噜噜的吃了三碗,塞下两个二合面窝头,才空出嘴说话,就这样,也没耽搁他继续往嘴里倒一碗粥溜缝。

上一篇: 天家贵妻 下一篇: 异世之坏男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