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让我发家致富[年代文](84)
沈冬脑子一转想明白了这一点,心下也就明白了老张头的心思,他这不仅仅是露富给孤儿院的领导看,更是再给小结巴看,是想借着这个事儿,让那孩子无依无靠的心多几分安定。
“要这么说,老张爷爷,您想养着小结巴,那还真是能行。”
明白了老张头的心思,想想这房子若是没有这一出,将来多半被收公不知道便宜了谁的命运,沈冬立马就帮腔开始说话了,这样一个善良的老人,那样一个可怜的孩子,多句嘴让他们顺心顺心也是积德行善了。
“如今你身子还硬朗,扫大街的工资,街道的补贴都不算少,吃好穿好不能,糊个口总是可以的,这条件细算起来比起孤儿院也没差什么了。等着孩子来了,跟着院子里的人学着糊个纸盒,再不济让他跟我家双胞胎学,去捡点废品,那日子再差能差哪儿去?”
沈冬一开口,沈夏脑袋就转过来了,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知道这是自家二冬善心发作,有心想帮衬了,想想自家如今这情况,是比旁人容易些,便跟着开口说到:
“确实合适,日子难过好过的先不说,有了他,张爷爷,那您这屋子也算是多了点人气了,有个什么事儿,家里也有了跑腿的人。而小结巴呢,有了您做依靠,将来这读书,工作,娶媳妇的,也有了长辈,这是两好合一好了。”
边上的邻居若说一开始还觉得这么一个孤老头养个孤儿,日子难了怕是他们也得搭把手,心下有些不安,等着沈夏一说完,那心思立马就变了。
是啊,老张头这么一个孤寡老人在院子里,什么时候,有什么事儿他们不得伸手?一个不好没看顾好了,还容易让人说嘴,说他们不尽心。可日常自家日子过得就够忙乱的了,谁能时时刻刻的注意着别家?有了那小结巴就不一样了呀,有了这么一个半大孩子,不指望能顶什么大用,将老张头的事儿全接过去,可有了这一双眼,一张嘴,他们就不用时时盯着了,只要孩子喊人的时候去就行,那能省多少心?
旁的不说,就说先头老头摔伤了腿的事儿吧,若是有这么一个孩子,那他们用的着一日三趟的过去陪着?用的着轮着给做饭?只要给上些东西,过去帮老头翻个身,上个厕所,其他什么都不用烦心了呀。
不管是什么年代,人心再淳朴,遇上事儿谁都会在心里算算账的。而算清楚了,知道是利己的时候,他们还能说什么?自是立马一脸赞同,一脸“您老高兴就行”的体贴样拿出来了。
“这样也好,这虽然不是亲孙子,按照关系,也能算是表侄孙了是吧?有了孙辈,老张叔,您这日子啊,必定热乎起来喽。”
“那还有啥要跑的不?要不咱们帮着去说和说和?”
“对对对,这事儿咱们帮着说说吧,这说来是好事儿啊。”
“那孩子既然确实有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不符合规矩又怎么了?总是要先顾着孩子的性命的呀,这要总是睡不安稳,过不踏实,这孩子以后能好?”
都说人嘴两张皮,看看,这人啊,一想明白,舌头底下滚一滚,说出的话那就不一样了。一个个特别的有情义。连带着老张头的举动也一下变得合情合理起来。
沈冬在家不过是待了一天的功夫,就亲眼看到了街道的人来了又走,又看到了小结巴被带回来,这速度的,真真是给她上了一课,让她明白众人齐心的效率有多高。
“小结巴长得瘦小,看着三单都比他高些,大哥,寻些三单的旧衣裳给送过去吧。应该能用上。”
“这还用等你发现?周围几家已经都送过了,从里到外,连着鞋子都齐全了。我看,咱们家还是送别的吧,比如堂屋里那张我以前睡的小床就挺合适,老张爷爷那边屋子虽然不小,可床就那么一张。”
“给了他们,那二叔来怎么办?”
“先和我一起睡呗,到底他来的少,再不济我过阵子从单位寻摸一下,总能再寻个板子,到时候再搭就是了。”
“那也行吧。不过要这么说,这几日老张爷爷家倒是一下东西多了不少啊。”
“肯定的,连着隔壁院子都有人送东西来,怎么可能少。”
是不能少,看看,沈夏小床一送,一会儿的功夫,连着铺盖被褥都齐备了,这众人热情欢迎的样,将小石头给吓得,直接躲到了老张爷爷的身后,怎么都不敢探头了。
“孩子,别怕,这都是邻居,都是你的长辈兄弟,以后可以依靠的亲人呀。”
当着这么些人的面,老张头这一句话说的感慨又感动,总觉得心窝子里暖的让人想流泪。与此同时,这分人情的分量也让老张头心里沉甸甸的,总觉得自己若是不能多活个一二十年,为这院子里的人多看上几十年的门户,人情怎么都还不完了。
“爷爷得活着,好好的活着,看着院子里一家家的过上好日子,看着你长大成人。”
若是他撒手没了,那这养孩子……怕是就要坑了这么些好邻居喽。
作者有话说:
第63章 继续、熟人
院子里多了个孩子, 对于其他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不过老张头的日子是日渐的滋润起来了,有了这么一个养孙,老头白日出去干活的时候有人送水了, 空闲时候拉着小拖板去捡废品的时候, 也有人跟着忙前忙后了, 雨天在家时有人一起糊纸盒,夜里睡觉前有人帮着拉灯说话, 日子可不就热闹了嘛。
而且啊, 因为他领养的是孤儿,街道那边还特意过来关心了一通, 一面帮忙让小结巴继续免费上学, 一面还承诺了每个季度街道都会送点米面, 虽然数量可能不多,可叠加上他孤寡老人的那份, 怎么也能够他们一老一小一个月的吃喝,这么一算, 日子比原来盘算的不知道好了多少,真是越想越划算。
沈冬每次回家都能听到一二有关于老张爷爷家的新发展, 吃瓜的同时,对这个时代的福利制度多少起了点了解的心思, 只是不等她多多了解, 学校那边就有了新情况,为了庆祝五一劳动节,省里要组织一次运动会, 虽然不知道这运动会和工人阶级庆祝劳动节有什么关系, 可有了这么一个事儿, 体校自然免不得要积极参与进去,而作为学校的一份子,沈冬能不积极备战一下?所以连着一个月多月的时间都没能腾出空来回家,不是在练这个,就是在练那个,忙乎的不行。
好容易等到了比赛那个月,又匆匆的跟着学校的老师去了省城,而就在省城他们即将借宿的学校宿舍楼下,她意外的遇上了一个熟人,是谁呢?你再也想不到,竟是当年同校的同学杨灿。
“你怎么在这里?”
“我考上了省里的高中,自然在这里。”
杨灿见到沈冬也是一脸的意外,听到问话也不嫌沈冬唐突,很自然的笑着就回了这么一句。可也正是因为他笑着回答的模样,让沈冬感觉颇有些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