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黄大仙今儿个要升天(149)

看着这些忙碌的女子或严肃或微笑的脸庞,莫梓驹心中似有所悟。

于是,当他见到大着个肚子的菜花正叉着腰,在衙门大堂里审案时,好像也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审过了一堂后,菜花转到后面,见到了正在发呆的莫梓驹。

“莫大哥!”知州大人笑呵呵喊了声。

莫梓驹醒过神来,连忙道:“哎,弟妹,你快坐下。这是几个月了?”

菜花摸了摸肚子,笑着道:“五个月了,结实着呢。放心,我不会为了那些虚规矩难为自己的。”

莫梓驹想到菜花两口子都身怀绝技,身体比普通人好上许多,倒也放松了下来。

“穆昇兄弟怎么不在跟前?”之前莫梓驹就曾听人说过,这两口子在生木墩的前后那简直恨不得天天腻歪在一起的事情。如今没见到穆昇跟在菜花身边,他就好奇地问道。

“哦,他想着下半年我要生的时候,恐怕没什么时间管事。就带着几个新招来的生手,跑去下面的县衙里换人了,呵呵呵。”菜花想到跑来告状的谢尔,不由傻笑了几声。

莫梓驹忍笑道:“这确实是他能干出来的事情,拿着新人换人家的熟手。”

“对了,”莫梓驹想到今天所见,就开口道:“我这一路走来,发现好多女子都在外忙碌,这是……?”

菜花喝了杯水,道:“嗨!我们也没打算做什么,只是广原地广人少,不比中原人力充足。能怎么办,只能把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了。”

“噗,咳咳咳……”莫梓驹呛了口水,边笑边摇头。

“对了,这次有个好东西给你。”菜花想起一事,站起来从她桌上拿起一个陶瓶来。

莫梓驹坐直了,问道:“是什么酒水吗?”

菜花失笑,道:“回头请莫大哥好好喝一顿,不过这可不是什么酒水。”说着就拔了瓶口的塞子,朝一个浅瓷碟中倒了一点。

只见白色浅碟中,一汪黑亮粘稠的液体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药味。而菜花从桌上拿起一管毛笔,蘸了蘸那黑液就在一方绢布上写了几个字。

莫梓驹在一旁看着,道:“这竟墨汁吗?”

菜花也不答,拿起绢布略吹了吹,待上面黑液干了,就将茶几上的水杯拿过来轻轻朝绢布一泼。

“诶?!”莫梓驹刚想拦着,结果,就看到那写了墨字的绢布迅速被水弄得湿透了。

但更让他傻眼的是,那些浸了水的黑色墨字竟然丝毫没有化开,之前是什么样子,如今还是什么样子。

莫梓驹上前一步,接过绢布仔细打量,片刻后,他抬起头,对菜花道:“这,这可是极品好墨啊!!!”

菜花点点头,道:“之前我们广原这边又是垦荒,又是养鸡,后来还弄出了漆器来,大家的进项都多了起来。只是相对而言,南疆各族却并没太大的改善。好在,后来我无意中从南疆绘制纹身用的黑釉中提炼出了这种墨汁,没想到竟然有遇水不化的特殊功效。我想着,写在纸上,用处还不太明显。若是写在绢布,竹片上,就再不用担心受潮之类的问题了。今后这墨汁的原料就从南疆各族中收购,也算是给他们添一份收益。”

莫梓驹点头道:“这果然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而且这墨汁用途恐怕会比弟妹想得更广。如今江南已经渐渐太平了,大家也愿意掏钱买些好东西了。咱们这次就卖贵些,毕竟如此特殊的墨水,现在可就咱们一家能做啊。”

菜花笑道:“我正要说呢,这墨汁确实便宜不下来,因为里面要用到几十种草药,制作起来工序还很复杂,成本就低不下来。”

两人商量了一阵,给这南疆出产的墨汁定了个不太便宜的价位。

次日,抢人成功的穆昇,带着五个处理公务的熟手,得胜还朝。

他与莫梓驹吃着小菜,喝着小酒时,玩笑似地给这后世被改良后用做印制钞票的墨汁取了个名儿——洗洗乐墨汁。

☆、大结局

宏德四十八年昌国京都大乱, 一路由流民组成的军队围住了京城, 连续猛攻了七日。

原本应该拼死守城并及时报信的皇家近卫营却成了斩断昌国气运的最后一把利刃。

宏德帝为了养生, 早就不理朝政。他在华美奢侈的长春园中,修身养性了十几年。因此,当近卫与太监们闯入园中时, 这位刚采完初阳紫气的帝王,觉得自己还能再活上五百年没有问题。

然而,早就搜出了传国玉玺的近卫,上来一个字都没说, 直接一刀就送这位长寿帝王归了西。

紧接着,流民军队攻入皇城, 烧杀抢劫、肆虐一番后, 只找到了皇帝老儿的尸体, 却遍寻不见传国玉玺。

为了逼问玉玺下落, 京城里的皇家人一个都没跑掉,全被流民头领挨个审问过后,哭嚎着陪宏德帝西去了。

就在流民头领拍板决定, 不管那见鬼的玉玺了, 他要直接当皇帝时, 四路人马齐聚京城,把他从还没坐热的龙椅上掀了下去。

至此,昌国终于在一片兵荒马乱中,落下了帷幕。在各方势力的争吵、拉拢、合作与内斗中,迟迟没人能登上那空空的龙椅。

而远在江南的魏王在粮草充足, 后顾无忧的情况下,也打着平乱的旗号,开始了北征行动。

一时间,江北诸势力人心浮动,有担心自身安危的,有企图拉拢利用的。夜幕下,江北之地一片乱象纷呈。

然而,在江南的更南方,越过光滑陡峭的黑石山,良田万顷的广原州正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今年,广原州风调雨顺,不但稻米丰收,连鸡场、墨汁和漆器作坊都产量很高。

粮食、墨汁与漆器这些都能存放,倒不着急。可这喂大了的成鸡,尤其是公鸡,却是越养越亏。

如今的鸡场早就在穆昇的操办下,四处开花,且越办越大。

从去年开始,本地市场就基本饱和了。今年鸡场里没病没灾的,顿时就出现了卖不出去的情况。

分管鸡场的丁大嫂急得头发一把把直掉,她找不到忙得不见人影的穆昇,就只能奔穆家去找那正在给小闺女喂奶的菜花诉苦去了。

“大,大人,”丁大嫂见识过菜花在衙门里威风八面的样子,如今看着她给孩子喂奶、换尿片的模样,一时还有些适应不过来。

“大嫂别见外,还是喊我声妹子好了。咱现在又不在衙门里,喊妹子,我也自在点。”菜花给小闺女换好尿片,笑着说道。

“诶,诶,瓜妞长得真俊呐,这小脸粉嫩嘟嘟的,爱煞人了。”丁大嫂看着大眼溜溜的瓜妞儿,心里的焦躁也淡了一分。

是了,穆家的小闺女今年二月出生了。闺女的大名自然是他爹娘操心,可谁都没想到闺女的小名却早就被她哥给起好了。

原本,木墩儿为了保持穆家的长幼有序,给阿娘肚子里的小娃起了两个小名。如果是个弟弟的话,就叫木桩儿;若是个妹妹的话,就叫木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