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对他的独子出手的人藏得很深,却还是在他抱回了他儿子的“挡箭牌”的时候露出了端倪。
那个用来代替他儿子的婴儿是玉罗刹捡来的,他出现的时间和地点都太过凑巧了。玉罗刹表面上接受了这个设定,暗地里却让自己亲手培养的暗卫仔细探查这个婴儿的来历。
这一查,果然查出了问题。那些线索虽然隐蔽,但是却指向了一个人——大祭司。
这个被玉罗刹亲手推上神坛的大祭司,真正的出身并非西域圣地,他有一半的血统,是来自他那个出身苗疆的母亲。苗疆擅蛊,想起了那只逼得自己不得不将亲生儿子送走的蛊虫,再看一看那个明显是大祭司亲子的婴儿,玉罗刹已经全部都明白了。
玉罗刹隐忍多年,设下这样精密的计划,又岂只是针对岁寒三友那三个小小的被他从侍卫提拔而来的长老。
他真正的要对付的,其实是教众敬仰的大祭司——他不仅仅要大祭司死,还要他声名狼藉的死。并且,他不能死在自己或者西门吹雪手中。
玉罗刹本来的计划是拉陆小凤下水,借着陆小凤的手,甚至是君瑄与叶孤城的剑将大祭司灭杀。至若什么岁寒三友与飞虎堂,那对于玉罗刹来说只是顺带而已。
宫九的横插一手,虽然打乱了玉罗刹的计划,却误打误撞的提高了整个事情运转的效率,也省去了玉罗刹的许多麻烦。毕竟抛开陆小凤这个习惯被人当枪使的人不说,玉罗刹本身是不愿意欠纯阳的人情的。
眯着眼睛看着泡在池水中的玉天宝,玉罗刹轻轻笑了起来。
丝毫不觉玉天宝如今容形可怖,玉罗刹伸手轻轻抚在玉天宝的头顶,温声安慰道:“好孩子,没事的,很快就不痛了。”
玉天宝拼命的摇头,似乎看见了什么极为恐怖的事情。他身上的皮肤被人用极薄的柳叶刀剖开,身上的每一寸血管都被人玩笑似的划过。他的确是疼,身上的每一处都在疼。可是,只有这种疼才能让他觉得自己还活着。
玉天宝是相信玉罗刹的话的,他也知道,死人是不会痛的。
可是玉天宝想不明白,他不是父亲的独子么?他的父亲怎能如此狠心?可是这个问题,玉天宝已经永远想不明白了。
只听见“咔嚓”一声骨骼断裂的脆响,玉罗刹内力一吐,玉天宝的头便软软的偏了过去。
“玉教主可要净手?”
一道带着笑意的声音从玉罗刹身后响起,玉罗刹回身,只见宫九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而宫九身边,正跟着两个手捧铜盆与毛巾香胰的婢女。三月乍暖还寒,那盆水正冒着白烟,还隐约飘着茉莉的香气。
玉罗刹也笑了笑,走过去将手浸入水中,细细搓上香胰。看了一眼宫九,玉罗刹道:“我这不成器的儿子倒是承蒙你照顾了。”
宫九将手中的折扇缓缓展开,又慢慢收拢,幽幽道:“西门吹雪若是不成器,这天下哪还有成器的儿子?”
玉罗刹挑了挑眉,对宫九知道这件事情并不意外。
“在下已经备下茶点,玉教主不若与在下详谈一二?”宫九笑得温文尔雅,这样的君子风度,简直只有花满楼能与之比拟。
玉罗刹颔首。两人一道往书房走去。
☆、第78章 太平王府的一点儿辛秘。
第七十八章。太平王府的一点儿辛秘。
玉罗刹随着宫九一同到了他的书房。
“这是盛京的合芳斋最有名的茶点什锦,玉教主一路辛苦,不妨尝些?”宫九为玉罗刹倒上了一杯茶,婢女轻手轻脚的奉上精致的茶点。
平南王世子的厨子自然不会连茶点都不会做,之所以用合芳斋的点心招待玉罗刹,却是宫九的一点小心思了。合芳斋与西门吹雪的关系,旁人或许并不知晓,然而却还是被宫九察觉出了一些端倪。
玉罗刹抬眸看了一眼宫九,而后神色如常的拿起一块芙蓉玉糕咬上一口。玉罗刹和宫九都心知肚明,他们正握着彼此的把柄。而这把柄之所以是把柄,是因为无论是玉罗刹还是宫九,他们终归不是无情之人。
“你帮了我一个忙,我也会还你一个的。”
将手中的芙蓉玉糕吃尽,玉罗刹端起手中的茶轻呷了一口。他一双幽深的眼眸盯着宫九,唇边扬起一抹讽刺的笑意:“只是,用芙蓉碧落对付我,稍微不入流了一点。”
那一方出自合芳斋的芙蓉玉糕软糯芳香,只是玉罗刹刚刚一入口,便尝到了一点些微苦涩的味道。合芳斋是他为了西门吹雪的母亲所创建,里面的每一样甜点,西门吹雪的娘亲都亲手为玉罗刹做过。虽然斯人已逝,可是那种种滋味,玉罗刹却永远不能忘记。
玉罗刹纵横西域三十余载,遇到的暗杀下毒不胜枚举。若是对毒对蛊一窍不通,玉罗刹早不知道死多少回了。那块芙蓉玉糕一入口,玉罗刹便知道那是芙蓉殇。端起茶水一尝,杯中的茶水果然是黄山碧落。
芙蓉殇本身并不是毒素,因为气味馥郁,它多被用于女子的胭脂之中。可是芙蓉殇一旦与黄山产的碧落茶一同服用,便会当即转化成剧毒。
在茶水吃食中下毒,这样的手段的确不入流了些。宫九如此为之,只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握可以以武力战胜玉罗刹,可是兹事体大,不能控制玉罗刹这个不安定因素,他永远无法安心。
眼见被玉罗刹识破,宫九刚想要开口巧辩,却只见玉罗刹翻手一掌,狠狠击向宫九胸膛。
宫九瞬间就飞出了十余步远,喉间腥甜,宫九的唇畔沁出了一丝血痕。然而他将这一口热血咽下,抚胸喘息一阵,他竟然笑着站了起来。
“晚辈失礼了,玉前辈见谅。”宫九向玉罗刹拱了拱手,仿佛方才的剧毒只是晚辈的不知分寸。
受了自己一掌,他居然还能站起来。玉罗刹有些诧异的挑了挑眉,将宫九上上下下的又打量了一遍。
宫九依旧微笑着任玉罗刹打量,若非桌上的糕点和茶水还散发着诡异的香气,宫九的白衣之上也有着点点红痕,几乎没有人能够察觉到这两人方才发生了什么。
半晌之后,玉罗刹收回视线。他将杯中的茶缓缓饮尽,这才说道:“龟兹小国而已,本座应下了。”
这一次,宫九的笑容才终于真诚了一些,他对玉罗刹再一揖首,郑重道:“多谢教主。”
玉罗刹冷哼一声,身形倏忽消散,眨眼之间就不见了踪影。
宫九也不恼,他坐回了自己的檀木桌旁,蓦然笑开了——那是终于卸下了心头沉重的包袱之后的微笑,竟是宫九十余年年都未曾再有过的轻松笑意。
十七年前,宫九还是一个不足四岁的稚童。
那也本是太平王府的一个极为寻常的春日,他睡过了午觉,趁着乳母不注意,便偷偷的溜去书房找他父王。那个时候,对于四岁的宫九,不,或许该说是君见明来说,他的父王是天底下顶顶厉害的人,再也没有人比他父王更让他崇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