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我家太子幼崽为何这样(123)+番外

作者:白孤生 阅读记录

允禔:“……”

什么赞许?

鞭子炒肉丝吗?

允禔上蹿下跳没寻到出路,最后居然找到允禛去了。当康煦帝得知给允禔补课的人,居然是出阁读书没两年的允禛时,那脸色当即就垮了,冷着脸就去旁听他们几个皇子读书。

允礽兴高采烈地比划,“阿玛狠狠地揍了大哥一顿,罚他抄写经文,大哥现在还没出乾西五所呢。”

贾珠想笑,但又觉得这样笑出来甚是对不起大皇子。

他咳嗽了几声,“……即便如此,皇上还惦记着带大皇子,也应当是不生气了罢?”

允礽更加兴高采烈地摇头,得意洋洋地摸着自己的小肚子,“是我向阿玛说的。”

那日,乾清宫内。

康煦帝惊讶地看着小太子,这小子正趴在他的扶手上,无聊地丢着皇帝的奏折,小胖腿还压在皇帝的膝盖上,丝毫没有形象地赖在皇帝身旁,“保成想要叫保清一起过去?”

皇帝方才与太子谈及了避暑的事情,他自是要带着太子去的,其余的皇子,他让保成挑几个自己喜欢的玩伴,太子就随意地点了大皇子,三皇子与四皇子。不叫五皇子是因为这小孩的身体太弱,前几日又发烧了。

大皇子眼下还在乾西五所奋笔疾书呢,康煦帝还以为太子会特意避开老大。

太子露出得意的小表情,摇着手说道,“阿玛这就不懂了。您现在责罚大哥,等咱们去了承德避暑后,岂非是叫大哥如同撒缰的马驹,怎可能还认真学习读书?就需得日日跟在阿玛的身边,方才能得到最好的教训。”

康煦帝若有所思地戳了戳太子的小肉脸,“你这小滑头。”

皇帝看出来太子的小心思。

这是要气死保清呀。

这名义上是带着他出去了,可是康煦帝对他下的禁足令在他抄写完之前,是不可能取消的。而以康煦帝对老大的了解,他想抄完,最起码也得一个半月的时间,那这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大半时间,都未必能出得了房门一步。

阴啊。

康煦帝又戳了戳太子的小肚子。

太阴了。

皇帝喜欢。

他觉得,允禔就需要这样的教训。

不好读书也就罢了,都十二三岁的年纪,居然回头去找自己的小弟弟教导自己读书,也不嫌弃丢脸。

康煦帝这一次非把保清的厌学坏毛病掰回来。

贾珠听完这对天家父子的对话,沉默了许久,幽幽地说道:“……保成,你觉不觉得……大皇子以后,会更加厌学?”

哪有这样,咳,凶残的办法?

远在乾西五所的大皇子大大打了个喷嚏,惆怅地看着自己抄也抄不完的功课,只觉得自己这辈子怕是要埋在纸堆底下活了。

呜呜,呜呜呜。

保清怎么会这么可怜?

康煦帝离开京城,赴承德避暑。

宫内两位太后最终并没有随同,皇上只带了几位皇子,并着好些个大臣,在动身那日,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贾府早得了消息,准备好了一应的事务,到了城门口又下了马车,将东西都提到了预备好的新马车上。

两人一辆马车,各自都能带着个小厮。

贾珠带着的郎秋。

格图肯和曹珍在他之前带着小厮上了马车,贾珠则是入了后面的车辆,但等了许久,车队都出发后,贾珠还是没等来自己的随同者。

贾珠感觉有些奇怪,而郎秋已经探头出去问。

好一会,郎秋缩回来,与贾珠说道:“大爷,说是这辆车本就只安排了大爷一个,再没其他人了。”

贾珠敛眉,缓缓颔首。

怕是太子殿下特意嘱咐过了。

去承德若是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一日内便能到。

可是如皇家出行这样的大队伍,时速便会降得很低,一日也只能走出几十里,少说要花费十来天才能到。

贾珠没事的时候,就在马车上看书。

格图肯和曹珍来过一回,还没来得及感慨贾珠独自一人的快乐,就发现他在读书的事情,格图肯当即就露出一个痛苦的表情,“我真是搞不懂你们这些书呆子,怎么连出来都能读书?”

他是个闷不住的,在问过了侍从可以换马后,他第一天就在外面骑了半天的马,直到晚上才回去歇息。曹珍虽然没有格图肯这般,但也是在外面走了走的,谁能想到贾珠一点都不出去呢?

贾珠漫不经心地说道:“我坐在马车内看景,也是一样的。”

这哪里一样了!

格图肯和曹珍在心里怒吼。

但和对贾珠来说,还确实是不一样。

他一路上挑高着车帘,跟随着马车的走动,也能观赏到外面的景致。这车马的流动,与外界的热闹,叫一直闷在屋中的贾珠,的确能感受到别有不同的感觉。

仿佛眼界也开阔了些,令心情舒畅起来。

这也叫贾珠读书更有劲儿了。

曹珍和格图肯回到自己马车上,曹珍皱着眉,“我看贾珠读书要读傻了。”

格图肯懒洋洋地说道:“你没看贾家那情况,如果他不支撑起来,他家没几年就等着败落了。”

“贾府除了他,我倒没怎么在意。”曹珍无所谓地说道。

他们这两个出身都算是显贵,尤其是格图肯,他的祖父乃是索额图,对一个荣宁两府,倒是有些看不上眼。

他们在意的是贾珠。

曹珍琢磨了一下,转身出去了一趟。

回来的时候,格图肯已经不在了,留下的小厮说道他家爷已经出去跑马了,曹珍也没将此事放在心上,优哉游哉地躺下歇息了。

而贾珠那头,本是在琢磨着离开前,李守中给他布置的题目。

——李守中与贾政交好,又命贾珠去拜访过他。而李守中向来是喜欢那些读书认真的孩子,尤其是贾珠这般的小少年,更得他的喜欢,见猎心喜的前提下,便给贾珠出了些题目。

正巧贾珠要陪伴太子出行,路上,就将这些题目拿出来思忖了。

郎秋知道的时候是有些崩溃的,这与老爷相交的官员怎也是这个脾性,哪有见人喜欢就给人出题的?

但他也说不得什么,只能见缝插针地请大爷多休息,莫要劳神。

正在郎秋苦口婆心的时候,马车外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

似乎正在和外面的侍卫说话。

贾珠听着耳熟,撩开了车帘,正见着玉柱儿走在外头。

马车是在缓缓前行的,玉柱儿不紧不慢地跟着马车,将贾珠撩开车帘,便高兴地说道:“贾公子,太子殿下有请,还望贾公子与奴才一道前往。”

贾珠将手中的书籍文章交给郎秋,掀开门帘下了马车。

玉柱儿为贾珠牵来了马匹。

太子殿下的御座是在队伍的中间,乃是最森严保护的地方之一,正与皇帝的御驾后头,他们要赶过去还是有点距离的。

贾珠翻身上马,与玉柱儿一前一后地赶去。

待到太子御座前,贾珠刚下马走到前头,就有一双胳膊从里面伸出来,将贾珠给拽了上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