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我家太子幼崽为何这样(462)+番外

作者:白孤生 阅读记录

贾珠一把抓住了宝玉的胳膊,“我问你,是不是那两位姑娘来时,尤其是岁数小的那位,太太总是会叫你作陪?”

宝玉认真思忖了一会,脸色逐渐苍白,“……是。”

贾珠抿唇,许是因为在他身上碰壁,让贾政和王夫人吸取了教训,想要早早将宝玉的婚事给顺势定下。

一来,宝玉十岁出头,年纪是小点,可是订婚却是可行的;二来,如今贾府这势头,总会有合适的人选。

“不行,我还是要回去。”

宝玉转身就要走,被贾珠给拦住,“你这么急切地回去作甚?你不喜欢那个姑娘?”

“喜欢呀。”宝玉脱口而出,对上贾珠含笑的眼神,又了摇头,“我是喜欢她,可这喜欢,就和对元春姐姐,对迎春,探春,惜春她们是没什么差别的。”

对这世间女子,不论何人,只要不是那些鱼目疙瘩,他一贯是喜欢。

“但是,但是……”

宝玉“但是”了半天,没说完下半句话。,

贾珠留意到,宝玉刚才说的话,却是漏下了一个人。

——黛玉。

第137章

黛玉在贾府待了好几年,和府上姊妹兄弟关系甚是亲近,每月也会和远在江南的父亲通信。

贾珠和黛玉少有接触,可或许当初是他护送黛玉入京的缘故,黛玉待他也算亲厚。

贾珠倒是从未想过宝玉和黛玉两人,毕竟他俩同进同出,所以……

贾珠微顿,忽而想起,他和太子不也是如此?

正在贾珠沉思时,宝玉在贾珠跟前踱步来踱步去,瞧着很是焦虑。粉雕玉琢的小脸上,眉头都皱皱着,让贾珠没忍住笑着问,“你便这么在意?”

“我怎能不在意?”

宝玉险些跳起来,若不是贾珠提及此事,他根本就没往自己身上想。

一来他的岁数还小,对男女之事懵懵懂懂,就算王夫人有意往他身边塞几个丫鬟,可在宝玉眼里都是姐姐妹妹,并无不同;再则,他的心里已经有了旁人,纵是连宝玉自己都不清楚这份朦胧的情感,是方才受到此事刺激,才有了些许感觉。

贾珠揉了把他的脑袋,感到了为难。

他喜欢黛玉那个小姑娘,可他知道,贾政和王夫人肯定根本没将人小姑娘列入选项,且不说别的,他们定是将黛玉当做自家府上的姑娘,哪会想到宝玉这小子暗生情愫?

贾珠带着宝玉回到自己院子,哪怕他时时不在,这府上也时时清扫,不染尘埃。

“你和黛玉是怎么回事?”

贾珠直到屋内无人,方才将这话问出来。

刚才外头,哪怕无人,他都不愿提及,便是生怕坏了两个玉儿的名誉。

宝玉坐在贾珠的对面,神情低落地说道:“大哥哥,你这般问我,我也不知……但我不愿意娶那位姑娘。”

贾珠一巴掌拍在宝玉的后脑勺,“那也只是我的猜测,要是我的猜测是假的呢?这话藏在心里,不许胡说。可别连累了人姑娘的清誉。”

宝玉恹恹地说道:“大哥不就是觉得是真的,这才带我出来吗?”不然,贾母定然会把他留在那里。

贾珠:“毕竟有女眷在,你岁数也到了,不能总和她们在一块。”

宝玉想说什么,又憋了回去。

经过一小会的思忖,他总算恢复了理智,看着贾珠的眼神也带着少许好奇,“大哥哥,别只说我的事了。难道太太和老爷,是在预备你的婚事?”

不仅是预备,怕是连老太太那里也说服了。

贾珠淡淡说道:“你话怎这么多?”

“弟弟这也是关心,大哥哥就与我说上一说罢!”宝玉古灵精怪地朝着他眨了眨眼。

这情绪一下子就恢复了,也着实厉害。

贾珠:“我不愿嫁娶,也不想连累其他女子。这世道女子艰难,总不能叫她们嫁进来守活寡。”

宝玉瞪大了双眼,上下打量着贾珠的身体,眼底的好奇呼之欲出。

“别瞧了,这事和你没关系,父亲那边,我会帮你推掉,其他的……”

“大哥哥,我也可以帮你啊!”宝玉脱口而出。

“帮我?你想怎么帮我?”贾珠好笑地说道,“这可是老爷的意思。”

宝玉一想到贾政那模样,立刻就收敛了神情,咳嗽着说道:“老太太那头,就由着我去说。”

“老太太虽是宠爱你,却也将你们都当做孩子。”贾珠摇头,“你想说服她,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宝玉颔首:“我知这不容易,可便是如此,才要去做,不是吗?与不喜欢的姑娘在一起,既会让大哥哥痛苦,也会让她艰难,还不如从一开始就莫要结缔婚事。”

贾珠笑了笑,“怎这时候,就能说会道?当着老爷的面,就什么都说不出来。”

宝玉皱了皱鼻子,哀怨地说道:“父亲太叫人害怕了。”

贾政:“可你要是心有所属,想要达成所愿,你还是要面对太太和老爷。”

宝玉一想到这件事,脸色便煞白起来。

贾珠还在不紧不慢地讲述。

“这也不是最要紧的,你焉能保证,你喜欢的姑娘,也喜欢你?”贾珠轻笑,“若她不喜欢你,你也不过是一厢情愿。”

宝玉稍显茫然,对于他来说,从未想过这些。

他生活在贾府,所接触到的便是这样的生活,盲婚哑嫁才是正常,如大姐姐元春那样和夫婿互相喜欢的也是少有,多的是如父亲和太太那样看着相敬如宾的。

他坐在那里沉默了很久,小脸上浮现犹豫之色。

正当贾珠不忍,想要打断他的胡思乱想时,宝玉蓦然开口。

“大哥哥,我不知……我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可方才你说,太太有意为我定亲时,我最先想起的便是黛……那位姑娘,”宝玉面露愁苦之色,“什么叫欢喜,什么叫在意,大哥哥,那算是吗?”

贾珠叹息着摸了摸宝玉的小脸,“不够,你还没想清楚。”

这可也难怪,他们这才多大呀?

茫然莽撞,酸涩吵闹,不过少时常态,如何就能断定将来的喜欢在乎?

若不是这神来之笔,贾珠倒是没猜到父亲与母亲打算如此行事。

贾珠送走宝玉时,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微微挑眉,回头看向跟在自己身边的郎秋,“你去查查,近来这府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郎秋欠身。

贾珠回来一趟,临走前将事情暂时交给了县丞、主簿他们,不过这么近的距离,一般也少有能出上大事。

临近京师的好处,便是这流寇盗贼的数量少有,若是遇到灾祸,就近也能得到支援,算得上顺风顺水。

不过贾珠不满足于此,这过往数年,几乎走遍了县内每一寸土地,丈量了田地的数量,查处了不少侵占农田的麻烦事。他知道私下不少人骂他没事找事,不过百姓们高兴,他自然也是高兴。

县丞倒是隐晦劝说过贾珠,毕竟这地方靠近京城,也就代表着不少庄子背后其实是有人撑腰,说不得谁的后面就站着个难以抗衡的大官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