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知青女配(3)

江秋月跑回房间后关上门,急躁地在原地转悠了几圈才平静下来。

本来以为是离奇的穿越,却发现原来是穿书!

她还记得加班前为了丰富精神生活寻摸到一本年代文小说消遣。

文名什么的早就过眼就忘,只记得是一篇文笔不错的种田宠文。

大概讲的是一对生活在七零年代的小夫妻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她当时看到女配如此巧合地跟她名字一样,还特意关注了女配的情节和结局。

文中女配起初被下放到柳家湾当知青,一去就看上了村草小白脸男主,几番示爱送礼物勾搭。

结果男主来者不拒,粮食营养品等好东西照收不误,转身却娶了同村的辣妹子。

女配不甘心输给一个村姑,频频找茬献殷勤,反而让男女主之间渐生情意愈加和谐。

最后在一次阴差阳错差点害女主流产的情况下,男主出手教训女配,让她失了名声地位,还赔上全部财产,被所有人唾弃。

导致女配贫病交加孤立无援,病死在寒冷的冬夜,一卷草席胡乱埋在荒郊野外。

而女主在来年春天平安生下一对双胞胎,男主对她宠爱有加,两人跟着政策种果树搞养殖,带领全村人勤劳致富奔小康。

江秋月:“……”有一句渣渣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书看完气得她差点把刚买的水果机给摔了,简直被又当又立的男主婊给气个半死。

幸好第二天就来了紧急项目,江秋月全心投入加班奋战,倒把那本小说的内容抛在脑后。

谁能想到她现在成了那位遇上白眼狼人财两失的悲催女配呢?

江秋月为自个默哀三秒钟,之后重整旗鼓,焕发对生活的信心。

好歹她也算是有金手指的人,又知道了剧情,不信还不能躲过男主的桃花劫,如果他敢撞上来骗吃骗喝,她会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那样红!

不是没有那么一刻想让江父给她换个地方避过剧情的。

但是,先不说江父辛苦安排好的地方不会轻易更换,再说与其去其他两眼抓瞎的陌生小村子,还不如待在山清水秀还算淳朴的柳家湾呢。

呆上几年等高考恢复了,她再考回京都,到时候也算衣锦还乡了。

江秋月嚼着几片薄荷,想着未来的打算和出路,渐渐抗不过身体的疲惫陷入沉睡。

一夜纷扰的梦境,第二天按照身体生物钟醒来时才早上六点,房间内已经能听到外面楼道里各家做早饭的嘈杂声。

江秋月起来穿戴好,齐肩发随意扎个马尾,出去遇到小五江冬临递给她一副雷锋牌搪瓷杯和牙刷,一起去过道另一头的公共水池洗漱。

江母正在门口烧煤炉子上烙饼炒菜,锅碗瓢盆占据了门两边竖立的水泥台空间。

放眼望去,红色时代典型的筒子楼里,各家各户都把中间楼道门口的位置当做厨房用,一到做饭的时候烟雾缭绕油烟气弥漫。

公共洗漱池相当于以前寄宿学校的那种公共洗手间,水泥砌成的流水台上安上两排水龙头,最里面的空位置上还有几家人在煮玉米糊糊。

江秋月秉持原主内向不多话的性格,洗漱后跟着小五回去,期间避让了好几波来往拿锅端菜的人。

等回到家门口,她都觉得刚洗干净的脸上又蒙上一层油腻的烟火气。

好在早就收拾好自己的小四及时递过来一条干净的湿毛巾,江秋月又仔细擦了一遍,姐弟三个在屋里排排坐擦百雀羚护手护脸。

早饭是烙饼和炒白菜,还有一锅小米汤,一家人围着老红木圆桌,两只小的眼巴巴的看着米汤锅,显然也是不常吃的东西。

江母先给江父盛满一瓷碗,接下来却把稠稠的一碗递到江秋月手边,让她愣了一瞬。

或许是补偿吧,昨晚和今早最好的食物都紧着她,但是江秋月对小米兴趣缺缺,不爱吃那个,还不如留给半大小子特能吃的两小只。

于是她顺手接过碗,又转手分给小四小五一人半碗,她自己拿张烙饼卷白菜吃。

两个兄弟高兴地道谢,“谢谢三姐!”

“唉,你这丫头,有好吃的赶紧塞嘴巴里顾他们俩干什么。”江母嗔道。

江秋月摇摇头笑了笑,“两小子正长个儿呢。”

况且她有物资在身,等离开这里有的是机会犒劳自己,没必要再抢家里一点吃食。

俗话说,半大小子饿死老子,两只小的加上成年前后的兄姐,费粮食的时候还在后边。

或许江父江母执意送原主去下放,不光是填补指标不留人把柄的问题,还有孩子太多了,都逐渐长大,两个职工的收入已经不够吃了,送走一个好歹能省出一份口粮。

江秋月心中叹气,这样的现实对原主来说既残酷又无奈。

不过终究她不会知道了。

饭后,江父和江春华去文工团上班,老二江夏日去学校,江母已经办理离退把工位让给了大女儿,她在家收拾行李。

至于小四小五,吃完饭吆喝着一栋楼的小伙伴们挎着小书包呼啦啦的跑去上学了。

作者有话要说:文中一切历史和常识来自度娘和想象,考究党莫较真,作者会尽量还原那个时代的特色,阿门!

第3章 临行准备赶火车

江秋月本来是要去学校的,初中毕业证虽然拿了,但距离初三真正结束的时间还有几个月。

然而一波知青运动袭来,她们那个班从前段时间就形同虚设了,大家要么跑关系赶紧找个工作留在城市要么在家里收拾包袱等着下放,没几个人再去。

趁着江母翻找零零碎碎的东西,江秋月回到小房间关好门也开始准备工作。

大致符合这个时代风格的四季衣服挑出来单独放,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拆掉包装和一切显示生产日期的标牌,鞋子袜子深色浅色能穿的归到一处,还有一些小首饰小零食生活用品等能在这个时代出现的物件儿都先放置到同一个储物架上,方便取用,更以防出错。

期间忍不住诱惑,自己给自个加餐,吃完一块蛋糕喝了瓶旺仔牛奶。

整理完后,江秋月心中不由更加安定,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啊。

客厅中,江母端着一个大肚白瓷缸子,站在桌子边一只手握着手柄推来推去,貌似在用老式的方法熨衣服?

江秋月只在书中看到过用搪瓷缸装热水来熨衣服的,还没实际见到过,不由好奇地上前仔细看。

铺在桌子上的是一件半湿的草绿色军装上衣,整整齐齐没有一丝褶皱的平铺在桌面上,大肚的白瓷缸子里装满滚烫的热水。

江母小心翼翼的握住缸柄使力往下压推,反复几遍后杠子底部接触的布料就变得平整顺滑点了。

这种方式看起来很费劲啊,而且效果也不明显,这个时候电熨斗应该已经有了吧。

江秋月记得她空间里还收藏着几把电熨斗来着。

她仰头望望天花板上五十瓦的灯泡,决定以后可以找机会寄回来一把。

江母转身时发现了她,拿过一边熨干的草绿色军装裤给她。

“穿上试试,妈特意去淘换来的新军装。”

这时候光大人民群众不爱红装爱武装,以穿军装为荣,能有一身草绿色军装穿那真的是时髦又风光。

江父江母的文工团属于部队单位,接触到军工用品的机会多,总能时不时淘换些实用又长面子的东西来。

江秋月第一次穿这样的衣服,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土里土气的。

“真好看!”江母看她穿好,啧啧称赞,语气里都是满满的骄傲。

除了一身合身的军装,还有配套的墨绿色军用水壶、迷彩斜挎帆布包、青绿色解放鞋和一顶正中钉上一课红色五角星的灰绿帽子。

真是严格遵守本时代的一大特色,全国上下一片绿!

家伙都挂上,最后再在腰间系一根驼色皮带,十分具有年代气息的下乡知青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