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贵妃的自我修养(244)+番外
争权夺势便是这样,一步退,步步退。
皇帝的性子宋云昭知道,不会愿意被朝臣压制,是个掌控欲极强的帝王,而先帝到了晚年已经不务正事,朝中大权就握在两位丞相手中,所以想让他们把权利彻底交出来,不要说丞相自己愿不愿意,那些簇拥在他们身边的人就不会同意。
宋云昭看着韩锦仪,略有深意地说道:“皇上如今可不是初登基时,去年舞弊案一出,倒是让皇上收了一批天子门生,过些年,这些人的前程就不好说了。”
天子门生,自然是尽忠皇帝,跟左右二相两派人马没有干系。只要能从这人的关系网中挣脱出来的人,将来在朝堂上必有一席之地。
韩锦仪听了这话面上的笑容松缓几分,“是啊,皇上识人善用,也是学子们的福气。”
她可得跟她爹好好说说,可不能轻易掺和皇帝跟两相的事情。
韩锦仪也没有久呆,与宋云昭闲聊一会儿就起身告辞,宋云昭送她到殿门口这才折回身来。
于嬷嬷这才上前说道:“主子,奴婢让人去看了,寿慈宫那边六尚局已经开始动手修葺了。”
宋云昭笑,“这回动作倒是快得很。”
“不快也不行,陛下的旨意他们就算是心里不舒服,可也不敢在这样的事情上做手脚。”于嬷嬷也笑着说道。
“大概得修几天?”宋云昭又问道。
于嬷嬷摇摇头,“这个奴婢没有问,不过按照六尚局以前的速度,怎么也得五六天。”
“那这个速度可不快,太后娘娘回宫的日子不会太远,他们修这么久,那殿中的事宜又得拖到什么时候?”
檐角塌了好大一块,不只是外面修复,殿中也得修复,修复之后还要刷墙布置熏香,这些都需要时间。
“这就要看六尚局那边怎么周全了,不过颜宫正这人做事一向有自己的主张,想来有办法的。”于嬷嬷道。
宋云昭知道真正的历史上,六尚局与宫正司的关系与书中不一样,书中宫正司统领六尚局,而历史上是六尚一司各司其职。
现在嘛,作者写成大杂烩了,不管是宫正司还是六尚局都成一体了。
想起宫正颜瑜,宋云昭当初见她时就觉得此人不好相与的人,不只是能屈能伸,而是做事有她自己的一套体系,这样的人很难会被外界影响,别人也难以轻易撼动她的地位。
不过,眼下她跟颜瑜既没有利益往来,也没有私人争端,勉强算是和平相处,至于以后如何,得走着看了。
“舒妃娘娘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也是奇了,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翠微宫居然安稳如山,一动不动。”于嬷嬷笑着说道。
宋云昭乐了,“去年舒妃可没少吃了亏,这是学聪明了。而且事关太后,舒妃应该是有自己的打算。”
“主子说的是。”于嬷嬷笑着点头,“那寿慈宫那边的事情还要盯着吗?”
“把人撤回来不用盯着了。”宋云昭摇摇头,“如今舒妃袖手不理,婉妃跟秦婉仪都病了,只剩下一个庄妃,想来寿慈宫那边的事情,庄妃必然不会假手她人。”
想要借太后的手压制她,庄妃肯定不会对寿慈宫的事情不管不问,现在受的累都是将来在太后面前邀的功。
于嬷嬷闻言脸色也不太好看,轻声说道:“庄妃娘娘这是针对主子来的啊。”
宋云昭浅浅一笑,“也没什么怕的,庄妃如意算盘打得响,但是能不能得偿所愿可不一定如她所想。”
就太后那种性子,可不是谁能轻易说动收买的,这种人永远以利益为上,今日对着人笑,明日就能下刀。
跟这种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寿慈宫的事情果然在前朝引起了不少的争端,好在皇帝决断下得快,下旨亲自接太后回宫,皇帝亲自前往行宫,左右二相还能说什么?
皇帝出行的前一晚来忘忧宫过夜,两人也没做什么,她能感觉到皇帝的心情不是很好,似乎在压抑着些什么。
她能理解,每次她见蔡氏也是这种心情,甩不掉挣不脱还是时时刻刻与她斗,长年累月如此,那种烦躁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那天一早,宋云昭起身送封奕离开,离开前,她伸手抱了抱他,“我等皇上回来。”
她现在还记得皇帝看她的眼神,让她觉得那一刻的他有点陌生。
皇帝一走,后宫的气氛也能感觉到有些不一样了,养病的秦溪月已经病愈,这两日总是在后宫串门子,如此勤快真是令云昭佩服。
婉妃不一样,病还未痊愈,柔福宫宫门紧闭,一副万事不理的姿态。
倒是庄妃格外的活跃,不止盯着寿慈宫的修缮,还设了个茶宴请后宫诸人前往喝茶,云昭以身体不适拒了。
舒妃也没前去,婉妃养病,陆知雪连个借口都没找,只说是对茶无甚喜好,不扰了庄妃雅兴。韩锦仪跟冯云瑾不像是陆知雪的性子这么尖锐,俩人不好拒绝,只能赴宴。
等第二天,韩锦仪跟冯云瑾就来了忘忧宫,听俩人一说,宋云昭才知道庄妃设宴为的是给太后娘娘接风洗尘一事。
“皇上并未有旨意下来,庄妃娘娘倒是贤淑得很,不愧是后宫第一贤德人。”
宋云昭看着韩锦仪,大概是真的被气到了,以她的性子能说出这话可不容易。
冯云谨在一旁补了几句,“婕妤有所不知,庄妃娘娘这个接风宴是想要各宫凑些银子出来,不只是要摆宴席,还想给太后娘娘准备一件见面礼。”
宋云昭:……
不愧是庄妃!
“你们都答应了?”宋云昭看着二人问道。
韩锦仪嗤笑一声,“张口就要一人出一百两,这可真是好贤惠啊。”
宋云昭也给惊到了,“一百两?”
妃位每年的俸禄是三百两,贵嫔每年是两百两,贵人一年的俸禄才一百两,更不要说位份更低的,像是美人才人充衣等人,一年也不过五十两三十两的收入。
当然除了每年的基本工资之外,赶上重大节日、嫔妃过生日或者生孩子,皇上都会有额外的赏赐,有时是直接发钱,有时是赏赐珍贵宝物,至于赏赐多少就看皇帝心情了。
但是这些隐晦收入是不固定的,毕竟像是宋云昭这样直接跟皇帝哭穷的,大概开国以来独一位。
除了皇家收入之外,还有嫔妃娘家补贴,但是娘家补贴也有多寡,而且嫔妃要维持平常的花销,除了衣裳首饰等硬性消费,还有上下打赏宫人也是一笔大开销。
除了这些之外,能剩下多少银子?
三妃不会将一百两看在眼中,但是其他嫔妃呢?
拿着云昭举例,只靠着月俸活得很艰难,不要说去御膳房随意加餐,便是想要多做一件漂亮的衣裳打件首饰都得仔细衡量。
她现在有皇帝的贴补,再加上进宫前的小金库,后续还有谢家那边的银子,这日子才过得舒服。她有这些收入,别人未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