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整个人要和床长在一起了,才不情不愿地接受了,这并不是个梦,而是现实,她追随着时代的潮流,魂穿了。而这具身体的原主,因为被那女孩,也就是荀淑芳捂住口鼻,就那样死在了假山的石洞内,换她后世的灵魂,做了这身体的主人。
她的病倒,并没有引来太多关注。因为荀淑芳早就向方氏说明,两人一直在紫藤架下玩,荀卿染忽然不知怎地就昏厥了。
嫡母方氏曾经来过一次。方氏脸上的笑容向面具一样完美,但是眼底却是冰冷的,还带着几分试探。她身后跟着两个道姑打扮的女人,一进屋就在荀卿染身上瞄来瞄去。还有两个满脸横肉的粗使婆子,似乎不怀好意。荀卿染只觉得脊背一阵阵发冷。
她躺在床上这几天,耳朵并没堵上。荀淑芸的死被当作意外,说成是溺死,身边的人死的死,撵的撵。她偏在同一天病倒,这府里已经有些留言出来。她恍惚听得有人说什么冲撞了花神,又说冤鬼附身、替死鬼之类的。
荀卿染知道,她不能再装聋作哑下去了。
方氏开口询问,未等荀卿染说话,一边跟随而来的荀淑芳早替她开了口。
“……我一直带着她在紫藤架下玩,突然她就中了邪似地,发了疯,还咬伤了我。母亲,您那天也看到了,我这手就是她咬伤的。”荀淑芳说着,伸出手让大家看。
荀淑芳手上果然有一道伤痕,不过并不严重。以荀卿染看来,根本看不出是不是牙咬的。
众人目光都集中在荀卿染身上。
荀卿染心中一动,掂量着词句,故意说道:“……是在那玩,不过一会就睡着了。后来大姐姐叫醒我,带我回来……并没有和大姐争吵。”
荀卿染说不清为什么会这么说,她只是直觉如果附和荀淑芳的说辞,那么她将非常危险。
果然她这话说完,方氏目光缓和,荀淑芳却有些着急。
“我一直和你在一起,就是你咬了我,怎么还不承认?在母亲面前你也敢撒谎?”荀淑芳伸手来拉荀卿染。
荀卿染缩到床里面。方氏瞥了荀淑芳一眼,荀淑芳抖了一下,低头退到一边。
“别怕,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说给我听,我为你做主。”方氏柔声问。
“……就是和大姐姐玩累了,在石凳子上睡着了。”荀卿染坚持。荀淑芳又急又怒,投向荀卿染的目光中夹杂着恐惧和怨恨。
“三姑娘不该睡在石凳子上,虽然是太阳地里,这个时节,石凳子上是冷的。这不,着了风寒。多亏太太请了大夫,吃了几贴药才好了些。不过还是没精神。太太,不是做下人的多嘴,三姑娘不敢和大姑娘争的。那天大姑娘送了三姑娘回来,也都是好好的。”荀卿染的奶妈在旁进言。
方氏看向荀淑芳,荀淑芳额上冒了汗。
“是我不好,没看好三妹妹,让她受了风寒。我见她睡着了,赶紧就叫她起来,送她回来。她咬我……是因为玩的时候,不小心咬到的。女儿是当姐姐的,没照顾好妹妹,又怕母亲责怪,说了糊涂话,请母亲责罚。”荀淑芳跪倒在方氏跟前。
看来荀淑芳并不笨。荀卿染的原则是你不招惹我,我就不为难你。
“我刚合上眼,大姐姐就叫我起来了。我受寒,是自己贪玩,不怪大姐姐。”
这件事就这样揭了过去,荀淑芳受了些责罚,而荀卿染则逃过了一劫。
这还是后来才知道的,原来荀淑芳在方氏跟前添油加醋,请道姑的主意也是她提起来的。那天方氏来,是打算看荀卿染稍有不妥,就要交给道姑们驱邪。方氏带来的两个道姑,也颇有些名气。在她们手底下丢了命的,不只一个。
荀淑芳这么做是单纯的出于恶意,还是怕她嘴巴不严,想除掉后患?荀卿染当时猜不透,现在却明白了,应该是两者皆有,这就是荀淑芳。
荀卿染回到自己屋里,换上平常衣服,把香囊交给麦芽,让她将里面的薰衣草留下,另外选好布料,另绣了香囊来。
“是红绡姐姐回来了!”宝珠在院子里高声说道。
第十章 灯油
宝珠话音落地,门外脚步声响起,一个身材苗条,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走进屋来,给荀卿染行礼。
荀卿染点点头,问红绡家里可好,又说,“怎么没多留一会,明天早上回来也无妨的。”
红绡笑着答话,“托姑娘的福,家里都好。想着姑娘屋里事情多,就早点回来伺候了。”
荀卿染一笑,“还是你懂事。咱们屋里,你也知道,并没什么事,只是忙着做太太的活计。这样,这一天你也累了,下去歇息吧。”
红绡答应一声,转身出去,走到门口,又转回来。
“姑娘不嫌我的活计差,我也能帮着做一些。”
荀卿染认真瞧了红绡一眼,笑道:“正愁活计做不完,到时候交不上去东西,大家都要挨罚。你的针线好,有你帮忙,这可好了,只是,要让你受累了。”
荀卿染指着旁边桌上的尺头、针线,道:“这就是要赶的针线,是太太做寿的时候要用的。分了三份,你针线最好,可也不能让你累着,便和桔梗一样,每人绣两床被面,两床帐子出来,花样子太太已经选好了。还有些帕子、袜子这些小物件,就交给麦芽。”
红绡答应了一声,自去挑了几件活计,就退了出去。
“说什么回家看亲戚,分明是借她老娘的光,跟着太太一起去进香。外面逛了一天回来,偏还装成那个样子。每天什么都不用做,还要姑娘说了做不完,大家都要受罚,她才肯做一些。就这点活计,她还只拣轻省的拿去。”麦芽见红绡去了厢房,就带着宝珠又从门外进来,整理桌上挑剩的活计,一边忍不住低声抱怨。
“可不是,占着姑娘身边的位置,活计都推到别人身上,只拣巧宗儿。她这样,就该留在太太院子里,何苦非要到姑娘跟前来。”桔梗也跟着直摇头。
“是啊,可苦了你们两个了。”荀卿染道。
桔梗和麦芽都脸上一红,放下手里的活计,低头垂手。
“姑娘,我们不是那个意思。”
“她是怎么回事,你们心里都知道。以后不管人前还是人后,再不准说埋怨的话。”荀卿染命令道。
桔梗和麦芽郑重地应了。半晌,桔梗和麦芽抬头见荀卿染脸上并无怒色,才解释,“姑娘,我们并不是埋怨姑娘不公,多摊给了我们活计。伺候姑娘,再累我们也是情愿的。就是看她不顺眼,忍不住就抱怨了两句。”
“红绡有红绡的用处,我又不是没跟你们说过。别的不论,只说哄住了她,咱们就是多做些活计,也是清净的。”
红绡是伺候荀卿染的丫头,可荀卿染要安排她做事,还要好言好语哄劝,甚至要看红绡的脸色,荀卿染心里难道是愿意的?她当然不愿意,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