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深闺(27)

这也是他们做父母的对女儿的一种爱护,只让女儿感受到好的、善的、美的。所有小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也都是父母的保护搭建起来的。

柳若姒也就没再说什么了。通过这件小事,能够让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认识到一些事情,一些人,目前来说,也就够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她心中的谋划,也要一步步的实施,才能水到渠成。

而以后的事情证明,这件事的结果比柳若姒期待的还要好。柳二老爷从此更加关注柳二太太和她在家里的情形,对柳玉江也渐渐疏远了起来。

这让柳若姒喜出望外,也让另外一些人始料未及,后悔不迭。

次日,柳二老爷就打发了人接了柳玉汶进府。柳二太太和柳若姒拿出给柳玉汶赶制的新衣,将柳玉汶从里到外的衣裳都换下了。

柳若姒又拿出一个荷包,一块玉佩,并一个平安符来。

“荷包是姐姐亲手绣的,别嫌难看。”柳若姒告诉柳玉汶道。

“姑娘的针线可是难得。”一边帮着给柳玉汶打扮的腊月就笑道,“汶二爷,你不知道,姑娘一年到头,总共做不了几件的。这件,婢子知道,是最好的。”

“就你话多。”柳若姒瞪了腊月一眼。

腊月和六月两个丫头,腊月性格更加泼辣,六月则比较稳重。

“玉佩是你叔叔给的,他以前带过的。这平安符,是你婶子去庙里求来的,我也陪着去了的。”柳若姒又道。

柳玉汶忙珍而重之地将东西收下,小心地戴在身上。戴荷包的时候,他才发觉荷包有点重,就抬头看着柳若姒。

“一点香饼子,你用的着的。”柳若姒就道。

柳玉汶将荷包装了,当下并没有看。等他空闲下来,才发现那荷包里果然有几块香饼子,而除了香饼子之外,还有几块碎银子。这是柳若姒怕他有急用,给他的零花钱。

至于笔墨纸砚、手炉新炭、书包等一应物件,更是准备的齐齐整整。

这份体贴、周到,在柳玉汶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终其一生,都没有忘记。在丧母之后,他终于在柳二太太和柳若姒这里,再次感受到了母爱和温情。柳玉汶并没有口口声声说要报恩,他更多的,将这些好,都记在了心里。

将柳玉汶打扮好了,柳二老爷、柳二太太和柳若姒就将他带到了柳老太太跟前。

柳玉汶给柳老太太磕头,按着辈分,他要称呼柳老太太为伯祖母。

柳玉汶虽因家境困苦,瘦弱了些,但是五官清秀,举止有礼,柳老太太年老的人,见了这样的小孩子没有不喜欢的道理。柳老太太就忙让柳玉汶起来,问了两句话,让丫头取出两个尺头来,给柳玉汶做了见面礼。

“回去做件衣裳吧。好好念书,以后有空,就往府里来。”柳老太太道。

柳玉汶没有立刻接那尺头,而是看向柳二老爷,柳二老爷微微点头,柳玉汶才接了,向柳老太太道谢。

柳玉汶又见了柳大老爷等人,柳大老爷、柳玉江都给了见面礼。

大家都斯见过了,柳二老爷亲自送柳玉汶和柳玉海去宗学。柳大老爷也出门,去礼部衙门,柳玉江则自动随了柳二老爷,说也要送两个兄弟去宗学。

屋中只剩下女眷,大家陪着柳老太太说了两句话,外面就有人送了一封书信进来。

柳三老爷一家不日即将入京。

这一下,家里可要热闹了,柳若姒一面四下看了一眼,一面含笑心中想到。

第二十三章 机会

听说柳三老爷一家即将到京,柳老太太立刻喜的眉开眼笑。她一面让人将信再念一遍,一面又吩咐让送信的人来,她有话问。众人自然依从。直到接近晌午,柳老太太这才打发了那送信的人下去。

“……赶紧安排了人去接,”柳老太太又吩咐柳大太太,“老三那院子,可给他收拾出来了?”

“这就安排人去。”柳大太太忙笑着答道,“三老爷的院子,早就收拾了。这几天,每天都有人打扫。诸样妥帖。”

柳大奶奶和柳若媛也在旁边帮腔,说柳大太太如何辛劳,很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你办的事,我放心。”柳老太太就道,“这会也闲着,我坐的乏了,出去走走。就去老三的院子里看看吧。”

柳老太太嘴上说着放心,却要亲自去看一眼。

屋子里有些人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其实,要说柳老太太不信任柳大太太,这也不是。只是,柳老太太太看重、心疼柳三老爷了,所以才要亲眼去瞧瞧。

“老太太,该吃晌午饭了。要不,老太太先吃了饭再去?那时候,外头暖和点,再把三老爷屋子里也烧的暖和些,免得冻着了老太太。”柳大太太就陪笑劝道。

“是啊,老太太,忙了一上午了,老太太还什么都没吃,饿坏了身子可怎么好?不瞒老太太,我也饿啦。”柳若媛就跟柳老太太撒娇道,一边又示威地瞥了柳若姒一眼。

柳若姒假作没看见,她心里在想着别的事情,才没这功夫跟柳若媛做这样无聊的争斗。

“那也好。还是大丫头留下,陪着我吃。”柳老太太笑着道,一边就瞧见了柳若姒。

今天柳若姒的一些话,很让柳老太太高兴,再加上老儿子一家就要回来了,柳老太太瞧见柳若姒,脸色更加温和。

“三丫头我就不留了,你陪着你娘回去吃,免得只你娘一个人。”柳老太太就道,“你那伤才好了没几天,我这一道奶子汤就给了你吧,那还有茯苓饼,你也拿去些。”

柳若姒忙笑着谢了,跟着柳二太太从柳老太太的屋子里出来。

柳二太太满心欢心,柳老太太对柳若姒好,那就是对她好。东西是小事,她们并不缺,贵重的是这份体面。从前柳老太太可是从不给她这样的体面的。

“以前,咱们委委屈屈的,又退又让,老太太也没有这样对咱们。今天,本来老太太要驳回的事情,咱们办成了,还得了老太太的欢喜……哎……”柳二太太颇有些感慨。

柳若姒只是笑。

“这算什么那。”柳若姒跟柳二太太说道,“娘,趁着老太太高兴,咱们还得办几件事。”

“还有什么事情?”柳二太太问。

“娘,你难道忘了?”柳若姒就道。

柳二太太这会也明白过来,就笑着点头。

“怎么会忘,娘只是一时没回过神来。这会子,还真是好机会。”柳二太太就笑道。

下晌,常嬷嬷就被从府外送了过来。她如今的伤已经好了许多,脸面上看不出什么了,只是行走还不大利落。跟着她一起进府的,还有大妞儿和双喜两个孩子。

两个孩子比上次见的时候更多了规矩,因为要进府里来伺候,常嬷嬷这几天没少教这两个孩子。

大妞儿就直接放在了柳若姒身边,跟着柳若姒的几个丫头改了名字,叫做初五,双喜还是个小童,也放他在内宅行走,里外传递个东西、送个消息,也改了名字,叫做十二。

上一篇: 妻有妻术:关门,放王爷 下一篇: 莳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