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深闺(435)

如今,却是机会自动送上门来了。

关侍郎宠爱郭姨娘,如今郭姨娘受辱,小舅子受伤,关侍郎不会善罢甘休。而长公主自来溺爱韩青,韩青受伤,还是当众被打伤的,即便是韩青不对在先,长公主却是不会理会这些。听苏晴暖的叙述,韩青这次可是伤的不轻。长公主绝对会为韩青报仇的。

两虎相争,大有可为。

柳若姒极沉得住气,直等到荣成翰回来。看荣成翰换了衣裳,喝过了茶,柳若姒才跟荣成翰说起这件事。将苏晴暖的话向荣成翰转述了一遍,柳若姒就问荣成翰,这件事他知不知道。

“事情闹的动静不小,我也知道了。”荣成翰就答道。

“事情真相如何,细情如何?”柳若姒忙又问道。

“我也是听人说……,与七妹妹说的八九不离十。”荣成翰就道,他自然比苏晴暖还知道的多些。见柳若姒反复追问,也就告诉了柳若姒。

出事的地点是在城北一处偏僻的小庙。那小庙不仅便宜而且还有些简陋。京城中的贵人们是不屑于去那小庙上香的,但是韩青和郭姨娘却偏偏都去了。

郭姨娘去那小庙是有缘故的。郭姨娘虽备受关侍郎的宠爱。但是一直未能有身孕。近两年来,求子心切的郭姨娘除了求医问药,也常常拜佛求仙,只是一直都不应验。这一回,她听她兄弟说了这座小庙虽无名,但是却极为灵验的。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态,郭姨娘就去了庙里上香。

因为平常到小庙上香的都是些下等人,且小庙里供奉的也不是什么正经神佛。郭姨娘就有些避讳,一行人比较低调,只做平常富家的打扮。

至于说韩青怎么去了那个地方,原因则更为简单。那小庙因为求子灵验,就有许多年轻的少妇媳妇们去上香求子。小侯爷韩青知道了这个去处,自然是去猎艳的。

就这样,韩青和郭姨娘在庙里偶遇了。

“韩青伤的怎样?”这是柳若姒最为关切的问题了。韩青受伤的程度,将决定长公主的态度。

“比较严重。”荣成翰就道,“听说被送回侯府的时候,几乎只剩下一口气了。”

“那么,是救过来了不曾?”

“救过来了。”荣成翰就说道。

柳若姒哦了一声,似乎颇有些遗憾。

据荣成翰说,韩青受伤,侯府的人不敢怠慢,立刻就想法子报给了长公主知道。长公主听说韩青重伤,当时几乎厥了过去,立刻就从宫里带了太医回府,保住了韩青的性命。

如今韩青只怕还在昏迷当中。

这是真的伤的十分重了。

“郭家姐弟那?”柳若姒又问。

“都是轻伤。”荣成翰就道。

韩青伤重几乎丧命,郭姨娘和她兄弟却只是轻伤,长公主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阿翰,你说关侍郎会舍得他那个姨娘吗?”柳若姒想了想,就问荣成翰。

出了这样的事,即便关侍郎肯交出他小舅子,也是不能够消弭的,所以柳若姒根本就没问郭大爷,只问了郭姨娘。

“难说。”荣成翰摇头,“就算他舍得他那个姨娘,长公主也不会消气的。”

“是啊。”柳若姒点头表示赞同。长公主是什么人,那是个没理都横行霸道,得理绝不饶人的主。出了这样的事,只怕她恨不得灭了关家和郭家的九族。“关侍郎应该也想到了这一层。”

所以,即便没人推波助澜,这两家也只有鱼死网破一条出路而已。

“老天有眼!”柳若姒合掌道。

“不错。”荣成翰点头。

转天,柳若姒就得到消息。那个郭大爷被抓了起来,已经被关进了死牢。而朝堂上也热闹了起来。

有御史上书,弹劾关侍郎。这位御史在上书中历数了关侍郎种种贪赃枉法的罪行,请求皇帝严查关侍郎。这份奏折还仅仅是个开头,紧接着就有不少朝臣上书,也纷纷揭发关侍郎的罪状,甚至连几十年前关侍郎还没做官时的事情都被揭了出来。

在众官弹劾关侍郎的同时,也有朝臣上书弹劾贞定侯和长公主,更让京城轰动的是,还有人拼了性命告御状。

第三一一章 功成

韩青好色,又被长公主宠溺的胆大包天,每天在外面游逛,曾糟蹋了不少的良家女子,其中也牵涉了命案。从前这些人家畏惧贞定侯府的权势,不得不忍气吞声。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怨恨。如今,就有那么一户人家为自己冤死的女孩儿状告韩青,状纸中还提到了长公主依仗权势、草菅人命。

若是从前,这样的状子必定是不能得见天日的。可如今情况不同,这张状子不仅见了天日,还被送到了皇帝的御书案前。

紧接着,就有更多状告贞定侯、长公主草菅人命,还有状告两人依仗权势与民争利,霸占百姓田产等事。

一时之间,朝堂上风云色变。

这一天,荣成翰下朝回来,柳若姒忙迎上前帮荣成翰脱了朝服,换上家常的绸布直缀。

“今天可有什么事?”柳若姒就问荣成翰。她这几天几乎每天都会这么问,荣成翰每次都会告诉她朝堂上最新的进展。

“关侍郎被下了狱。”荣成翰喝了一口香茶,就告诉柳若姒道。

这是包括柳若姒在内,大家早就预见到的结果。不过柳若姒听了,还是缓缓地舒出一口气来。每天皇帝的御书案上都会有新的弹劾关侍郎的奏折,今天才将关侍郎下狱,也算得关侍郎这些年经营的不错了。然而,那些弹劾关侍郎的罪状却都并不是虚假的,关侍郎被查办下狱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

而且,他一旦被关了进去,也就再没有机会活着走出来了。

关侍郎这是倒了。

“侯府那边,长公主那?”柳若姒又问。比起关侍郎来,柳若姒更关注长公主这边一些。因为这边显然比关侍郎那边更加难缠。

“陛下是极重情的人。”荣成翰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

“阿翰,你是说……”皇帝会包庇长公主一家了?

“陛下虽然重情,但却不是是非不分。何况。如今长公主民愤极大。”荣成翰接着又说道。

民间挖出几桩长公主和韩青酿成的惨案,这些惨案惊动了儒林。那些书生们纷纷上书。要求皇帝能够秉公办理。长公主和韩青的贪暴行迹也被广为流传开来。皇帝就算是想包庇长公主,也要顾忌他的士林中的名声,和已经被激起的民意。

“今天朝堂上,陛下已经颁下了旨意,削了贞定侯的爵位。”荣成翰又告诉柳若姒。而长公主也被命令闭门思过,不得迈出贞定侯府的大门。因为许多案子还在调查当中,皇帝还没有明确旨意会怎样处置长公主、贞定侯和韩青。

但是事情发展到这里,虽还没有明确的结果出来。有些事情也已经变得非常明显了。贞定侯一脉必定会衰落下去,而长公主也再不会有往日的权势和荣光了。

“阿翰,明天你上朝要是看见我父亲,记得跟他说一声,我想我娘了。”吃晚饭的时候,柳若姒突然对荣成翰说道。

上一篇: 妻有妻术:关门,放王爷 下一篇: 莳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