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深闺(492)

今天因为额外安排苏氏往苏府中去的事情,柳若姒是比平时回来的要晚。

“宝贝想娘啦。”柳若姒心中软软的,低头笑着问小猪儿。

“啊……哦……哦……”小猪儿快乐地叫。

“乖宝贝,以后娘尽量早回来,多陪着我们小猪儿。”柳若姒亲了亲小猪儿的脑门。

小猪儿趴在柳若姒的怀里,笑的眉眼弯弯。

柳若姒带着小猪儿玩了一会,小猪儿就在柳若姒的怀里挣扎起来,嘴里哦哦地,似乎是在跟柳若姒说着什么。这个时候,外面就有小丫头进来回话。说是老王爷打发了人来问小猪儿醒了没有。

“王爷想小爷了。如果小爷醒了,还请夫人带小爷过去。”

大概每天的这个时辰,就是老王爷小睡之后带着小猪儿玩耍的时辰了。小猪儿虽小。对于时辰也不会有什么概念,但是每天这样。久而久之,也就行程了习惯。就像柳若姒回来的略晚些,小猪儿就要找她。到了去春晖堂的时辰,小猪儿方才是在提醒柳若姒。

小猪儿很喜欢他的祖父。

“我们这就过去。”柳若姒答应了,忙就让奶娘过来又给小猪儿换了一身衣裳。

柳若姒也略收拾了收拾,就带着打扮的如同散财童子一般的小猪儿往春晖堂走。如今天气已经有些热,柳若姒走在青石小径上,六月在旁边小心地打着伞。免得柳若姒和小猪儿被此刻有些强的阳光晒到了。

出了门,看着外面花红柳绿,小猪儿的眼睛就有些不够用。比起待在屋子里,小猪儿更喜欢到外面来,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满是对这个世界的新奇。

柳若姒因此也就放慢脚步,看到什么,还仔细地告诉小猪儿,仿佛小猪儿现在就能听懂似的。

“……祖父还在生病,小猪儿一会见了祖父,要讨祖父开心。不可以累到祖父,知道吗?”柳若姒还在小猪儿的耳边谆谆教诲。“记得千万不可以再扯祖父的胡子啦。”

“哦……哦……”小猪儿就笑,眉眼弯弯地似乎是答应了。

“你这小坏蛋。”柳若姒忍不住也笑了。虽是百般的告诫,但是小猪儿对于老王爷胡子的钟爱依旧分毫不改。也就是老王爷实在宠着小猪儿,从来没有因此生过气。

说到老王爷的胡子,柳若姒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荣成翰。

“等着叫你爹爹将胡子留起来给你扯着玩吧。”柳若姒笑,不知道如果再让荣成翰留起胡子,这父子两个相处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就以现在看来,小猪儿也很喜欢他爹爹的胡子。

就是因为小猪儿,荣成翰每次刮胡子都要留下短短的胡茬,好哄儿子高兴。

“见到祖父要乖一些……”迈进春晖堂的时候。柳若姒还在嘱咐着小猪儿。

老王爷正坐在榻上,见到柳若姒带着小猪儿来了。就放下了手中的笔。

柳若姒带着小猪儿给老王爷行礼,然后就上前将小猪儿交到老王爷的手里。老王爷抱着胖墩墩的小孙子。笑的两只眼睛都眯了起来。

“这小子,一天比一天压手。”老王爷掂了掂小猪儿的胖屁股,笑着说道。

“他能吃能睡的。”柳若姒就道,“而且,这个时候的小孩子,长的最快了,几乎一天一个模样。”

“是的。”老王爷点头,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每天都要求要见小猪儿。

老王爷不想错过小孙子成长的任何一个时刻。

看着坐在自己腿上的小猪儿,老王爷的眼睛一时有些模糊。仿佛此刻坐在那里的并不是小猪儿,而是荣成翰。小猪儿长的和儿时的荣成翰有七八分相像,尤其是笑起来的时候。

只是小时候的荣成翰却并不经常笑。

又或者是荣成翰经常笑的时候,他并没有注意到。等他注意荣成翰的时候,荣成翰已经不喜欢笑,或者是过了那个喜欢笑的年纪了。

看着扑在自己胸前,大眼睛笑意盈盈地看着自己,毫无畏惧地伸手抓自己胡子的小猪儿,老王爷的思绪飘的更远了些。

老王爷的记忆中,与几个儿子相处,是从来没有这样的情景的。

小猪儿抓住了老王爷的胡子,开心地笑的前仰后合。老王爷没去抢救自己的胡子,而是一手托住小猪儿的屁股,一手揽住小猪儿的腰。小孙子的骨头还没长结实,靠自己根本就站不住。只要这皮小子不使坏使劲扯他的胡子,他也就由着这皮小子撒欢了。

自己的儿子,别说这样来扯自己的胡子,就是坐在自己怀中这样的事,似乎也是从来没有做过的。

老王爷几乎从来没有抱过自己的儿子们。

想到这些,老王爷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

荣成翰十三岁就随军出征了。在很多人的眼睛是,是他这个做父亲的不近人情,对儿子太过严苛。但是那些人或者不知道。或者是已经忘记了,永靖王府中十三岁就出征的人。不只有荣成翰一个。

老王爷自己,就是少年从军,在战阵中冲杀出来一条血路。虽然他身为永靖王府的嫡长子,那个时候已经是册封的王府世子了。他的父亲,老永靖王爷坚持要带他这个唯一的儿子出征。

老王爷少年随军,一生戎马,他的人生中是容不下多少柔情蜜意的。所谓的天伦之乐在他看来,也是教导儿子们文武艺。督促儿子们成才。而要儿子们成才,任何的纵容和溺爱都是不容许的,只有最严厉的教导才是对儿子们最大的慈爱。

而这些,他是传承自他自己的父亲,上一代的永靖王。

只是可惜的是,他虽然有三个儿子,但是儿子们却并没有按照他的期望成才。

他曾经对长子怀着巨大的期望,希望长子能够跟随着他的脚步,成长为国之栋梁。就是现在,有些情景在老王爷的脑海中依旧清晰的仿佛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一般。

小小的荣成翊。在晨光微曦的小校场上扎马步,练习拉弓,在烛光下朗诵诗书。那个时候。老王爷不仅对他满怀期待,而且也相信,荣成翊能够成长为和他一样的男人,王府合格的继承人。

但是这些景象的旁边,总有另外一幅图景若以若现。那是一个脸色有些苍白的妇人,眼神哀怨的,欲说还休的模样。

那是他结发的妻子,荣成翊的母亲。

荣成翊的母亲对于老王爷对荣成翊实施的教育,心底里是并不赞同的。但那又是个性情和顺。极为贤惠的女人。虽然心里不舍、不愿,却从来不敢宣之于口。只能自己郁郁。

老王爷那个时候专心于军务,对于家中的事情。除了儿子的教育,其他一应事情都并不放在心上,自然也就疏忽了他的妻子。

直到她提出要为荣成翊定娃娃亲,老王爷才吃惊地发现,她已经消瘦如斯,且命不长久了。

荣成翊的母亲,是抑郁成疾,才会早早过世的。

虽然对于定娃娃亲这件事老王爷心中是不以为然的,但是看着那个女人泫然欲泣的模样,老王爷还是答应了下来,并且点头认下了她提出的人选。

上一篇: 妻有妻术:关门,放王爷 下一篇: 莳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