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鹿鼎记(170)

那喇嘛接过信去,看了一遍又一遍,嗫嚅道:“这个……这个……”韦小宝道:

“甚么这个那个的?快说!”那喇嘛道:“是,是!那信中说道,师兄所问那个人……”

刚说到这里,另一个喇嘛咕噜咕噜的说起话来。双儿尽身过去,在他“天豁穴”上

一脚踢去,这喇嘛话声立时变成呻吟和呼号。

第一个喇嘛脸大变,颤声道:“那信中说……说道要打的那个人,我们找来找

去找不到,一定……一定不在五台山上。”

韦小宝见他目光乐烁,说话吞吞吐吐,心想:“我虽不懂你们的鸡鸣狗叫,可

是瞧你神气,定是在说假话,只不过你这家伙太笨,假话也说不像。”向双儿道:

“这喇嘛又在撒谎骗我了。”双儿道:“他这样坏,那可饶他不得。”伸足再在他

“天豁穴”上一踢。

那喇嘛叫道:“你……杀了我罢。我师兄说……说的,倘若说了信中言语,我

们……我们三个都活不成的……你……你快杀了我罢。”

韦小宝道:“别理他,咱们走罢!”和双儿跃上大车。那车夫见他二人小小年

纪,居然收拾得三个喇嘛死去活来,佩服得五体投地,赞不绝口。

韦小宝低声道:“到得前面市镇之上,你可得改装,这串明珠也得收了起来。”

双儿道:“是。我改甚么装?”韦小宝微笑道:“你改了男装罢。”

车行三十余里后,到了一座大市镇。韦小宝遣去车夫,赴客店投宿,取出银子,

命双儿去购买衣衫改装。双儿买了衣衫回店,穿着起来,扮作一个俊俏的小书僮。

这一改装,路上再不引人注目。双儿武功了得,人情世故却全然不懂,一路上

全由韦小宝拿主意,但他的主意也不大高明,往往有三分正经,却有七分胡闹。

不一日来到直晋两省交界。自直隶省阜平县往西,过长城岭,便到龙家关。那

龙家关是五台山的东门,石径崎岖,峰峦峻峭,入五台山后第一座寺院是涌泉寺。

韦小宝问起清凉寺的所在,却原来五台山极大,清凉寺在南台顶与中台顶之间,

自涌泉寺前去,路程着实不近。

这晚韦小宝和双儿在涌泉寺畔的卢家庄投宿,吃了一碗羊肉泡馍,再吃糖果,

心想日间在涌泉寺问路,庙里的和尚见自己年纪,神情冷冷不大理睬,不答去清凉

的路径,反问:“道路又远又不好走,你去清凉寺干什么?”一副讨厌模样,倒有

七分便似扬州禅那些势利的贼秃,到清凉寺中去见顺治皇帝,只怕挺不容易,须得

想个法子才好。

他嘴里吃糖,心中寻思:“有钱能使鬼推磨,叫和尚推磨,多半也行罢。曾听

说书先生说《水浒传》,鲁智深在庙里乱闹一通,又喝酒又吃狗肉,老和尚也不生

气。是了,我假装要做法事,到庙里大撒银子,再借些因头,赖着不走,慢慢的找

寻老皇帝,老和尚总不能赶我走。”

但入山之后,除了寺庙之外便没大市镇,一张五百两银子的银票也找兑不开,

只得再出龙泉关,回到阜平,总换银两,和双儿俩打扮得焕然一新,心想:“我要

做法事,可是甚么也不懂,只怕一下子便露出马脚来,先试演一番。”

当下来到阜平县城内一座庙宇吉祥寺,向佛像磕了几个头。知客和和尚取出缘

簿笔砚。韦小宝挥手道:“布施便布施,写什么字?”取出一锭五十两的元宝,送

了过去。那和尚大惊,心想这位小施主乐善好施,世间少有,当下连声称谢,迎入

斋房,奉上斋菜素面。

韦小宝吃面之时,方丈和尚坐在一旁相陪,大赞小檀越仁心虔敬,定蒙菩萨保

佑,日后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子孙满堂,福泽无穷。韦小宝暗暗好笑,心想你拍

我什么马屁都好,我瞎字不识,说我高中状元,那不是当面骂人吗?说道:“老和

尚,我要到五台山去做一场大法事,只是我什么也不懂,要请你指教。”

那方丈听到“大法事”三字登时站起身来,说道:“施主,天下庙宇,供奉的

佛祖,菩萨都是一般,你要做法事,就是小寺里办好了,包你一切周到妥贴,却不

用辛苦的赶上五台山上去。”

韦小宝摇头道:“不行,我这场法事,许下了心愿,一定要去五台山做的。”

说着又取出五十两银子,说道:“这样罢,你给我雇一个人,陪人上五台山去做帮

手。五十两银子是给他的。”老和尚大喜道:“那容易,那容易!”他有个表弟,

在庙里经管庙产,收租买物,全由他经手,却不是和尚,当下去叫了他来,和韦小

宝相见。

此人姓于,行八,一张嘴极是来得,却有个外号叫做“小一划”,原来“于”

字加上一划,变成个“王”字,于八便成王八了。三言两语之间,韦小宝便和他十

分投机。这等市井小人,韦小宝自幼便相处惯了的,这时忽然在阜平县遇上一个,

大有他乡遇故知之感。

韦小宝再向方丈请教做法事的诸般规矩,那方丈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韦小

宝心想:“和尚们的规矩倒也真多!”又多布施了二十两银子。

韦小宝带了于八回客店,取出银子,差他去购买一应物事。于八有银子在手,

办事十分快捷,不多时诸般物品便已买章,自己也穿着一身光鲜,说道:“韦相公,

你是大财主,我做你亲随,也该穿着得有个谱儿,是不是?这套衣服鞋帽,不过花

了三两五钱银子。”韦小宝心想不错,又叫他去衣铺替自己和双儿多买几套华贵衣

衫。

三人兴兴头头的过龙泉关,后面跟着八个挑夫,挑了八担斋僧礼佛之物,沿大

路往南。

一入五台山,行不数里便是一座寺庙,过涌泉寺后,经台麓寺、石佛寺、普济

寺、古佛寺、金刚库、白云寺、金灯寺而至灵境寺。当晚在灵境寺借宿一宵,次晨

折回向北,到金阁寺后向西数里,便是清凉寺了。

那清凉寺在清凉山之巅,和沿途所见寺庙相比,也不见得如何宏伟,山门破旧,

显已年久失修。韦小宝微觉失望:“皇帝出家,一定拣一座最大的寺庙,只怕海老

乌龟瞎说八道,老皇帝并不在这里做和尚。”

于八进入山门,向知客僧告知,北京城有一位韦大官人要来大做法事,斋僧供

佛。知客僧见一行人衣饰华贵,又带着八挑物事,当即请进厢房奉茶,入内向方丈

禀报。

方丈澄光老和尚来到厢房,和韦小宝相见,问道:“不知施主要做甚么法事?”

韦小宝见这澄光方丈身材甚高,但骨瘦如柴,双目微闭,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