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鹿鼎记(481)

立即前赴北京,将这番情由面奏皇上。你既到了北京,什么意图在台湾自立为王的

谎言,自然再也没人相信了

施琅一拍大腿,说道:“对,对!大人指教得是,卑职明天就动身。”突然灵

机一动,说道:“台湾的文武官员,就请大人暂且统带。皇上对大人是最信任不过

的,只要是大人坐镇台湾,朝中大臣谁也不敢有半句闲话

韦小宝大喜,心想在台湾过过官瘾,滋味着实不错,笑道:“你不得圣旨,擅

自将兵马大权交了给我,皇上怪责起来,却又如何?”施琅一听,又大为踌躇,寻

思:“他是陈近南的弟子,反逆天地会的同党。皇上虽对他宠信,这些年来却一直

将他流放在通吃岛上,不给他掌权办事。他一得兵马大权,要是联同天地会造反作

乱,我……我这可又是死罪了。”转念一想,已有了计较:“我只须将全部水师带

去,他就不敢动弹。他如大胆妄为,竟敢造反,水师回过头来,立时将他平了。”

当即笑道:“兵马大权如果交给别人,说不定皇上会怪责,交给大人,那是百无禁

忌的

当下酒筵草草而终。施琅连夜传令,将台湾文武大员召来参见韦小宝,由他全

权指挥,便宜行事;又请师爷代韦小宝写了一道奏折,说是忧心国事,特来台湾暂

为坐镇,陴朝廷无东顾之虑,请赦擅专之罪;又说台湾百姓安居已久,以臣在台亲

眼所见,似以不撤为宜

诸事办毕,已是次日清晨,施琅便要上船。韦小宝问道:“有一件大事,你预

备好了没有?”施琅道:“不知是什么大事?”韦小宝笑道:“花差花差!”施琅

不解,问道:“花差花差?”韦小宝道:“是啊。你这次平台功劳不小,朝中诸位

大臣,每一个送了多少礼啊?”施琅一怔,道:“这是仗着天子威德,将士用命,

才平了台湾,朝中大臣可没出什么力。”韦小宝摇头道:“老施啊,你一得意,老

毛病又发作了。你打平台湾,人人都道你金山银山,一个儿独吞,发了大财。朝里

做官的,那一个不眼红?”施琅急道:“大人明鉴,施琅要是私自取了台湾一两银

子,这次教我上北京给皇上千刀万剐,凌迟处死。”韦小宝道:“你自己要做清官,

可不能人人跟着你做清官啊。你越清廉,人家越容易说你坏话,说你在台湾收买人

心,意图不轨。这么说来,你这次去北京,又是两手空空,什么礼物也不带了?”

施琅道:“台湾的土产,好比木雕、竹篮、草席、皮箱,那是带了一些的

韦小宝哈哈大笑,只笑得施琅先是面河邡赤,继而恍然大悟,终于决心补过,

当下向韦小宝深深一揖,说道:“多谢大人指点。卑职这次险些儿又闯了大祸

韦小宝召集文武官员,说道:“施将军这次上京,是为众百姓请命,假如不成

功,大伙儿都要家破人亡。这请命费,难道要施将军一个人垫出来不成?各位老兄,

大家赶紧去筹措筹措、摊派摊派罢!”施琅居官清廉,到台后不曾向民间取过金银。

此刻韦小宝接手,第一道命令便是大征“请命费”。台湾百姓听到内迁的消息后,

正自人心惶惶,得知施琅依了韦爵爷之计,上京为百姓请命,求不内迁,这笔“请

命费”倒是谁都出得心甘情愿。好在台湾民间富实,只半天功夫,已筹到三十余万

两银子。韦小宝命官库垫款六十余万,凑成一百万两,又指点他向何人必须多送,

何人不妨少送。施琅感激不尽,到当晚初更时分,这才开船

次日韦小宝升堂,向众官员道:“昨晚施将军启程赴京,这请命费算来算去,

总还是差了一百多万。兄弟为了全台百姓着想,只好将历年私蓄,还有七位夫人的

珠宝首饰,一古脑儿又凑了一百万两银子,交施将军带去使用打点。唉,在台湾做

官,可真不容易,兄弟只不过暂且署理,第一天便亏空了一百万。我这可是倾家荡

产,全军覆没了

台湾府知府躬身说道:“大人爱护百姓,为民父母,真是万家生佛。除了公库

垫款六十多万要还之外,韦大人这一百万两银子,自然也是要全台百姓奉还的

韦小宝点头道:“你们每个人也都垫了银子,个个都弄得两袖清风什么的,这

个我也不是不知道。你们官大的垫了成万两,官小的垫了数千两、数百两不等,大

家齐心合力,为来为去,都是为了众百姓。这些垫款,自然也是要地方上归还的。

咱们做父母官的,也不能向老百姓算利息,大家吃些亏,拿回本钱,也就算了,这

叫做爱民如子

众官大喜,一齐称谢,均觉这位韦大人体贴下情,有财大家发,果然是一位好

上司

韦小宝第一天署官,便刮了一百万两银子,此后财源滚滚,花巧多端,不必细

过得数日,韦小宝吩咐备下祭品,到郑成功祠堂去上祭,要瞧瞧这位名震天下

的国姓爷到底是怎么一副模样 来到祠中,抬头看时,只见郑成功的塑像端坐椅

中,脸形椭圆,上唇、下唇及下颚均有短短黑须,双耳甚大,但眼睛细小,眉毛弯

弯,颇有慈祥之意,并无威猛豪迈的英雄气概,韦小宝颇为失望,问从官道:“国

姓爷的相貌,当真就是这样吗?”林兴珠道:“这塑像和国姓爷本人是挺象的。国

姓爷是读书人出身,虽然是大英雄大豪杰,相貌却文雅得很。”韦小宝道:“原来

如此。”见塑像两侧各有一座较小塑像,左女右男,问道:“那两个是什么人?”

林兴珠道:“女的是董太妃,男的是嗣王爷。”韦小宝道:“什么嗣王爷?”林兴

珠道:“就是国姓爷的公子,继任为王爷的。”韦小宝点头道:“啊,就是郑经了,

跟郑克爽这小子倒也有些相象。我师父陈军师的像呢?”林兴珠道:“陈军师没有

像。”韦小宝道:“这董太妃坏得很,快把她拉下来,赶紧叫人去塑陈军师的像,

放在这里陪伴国姓爷

林兴珠大喜,亲自爬入神龛,将董太妃的塑像搬了下来。韦小宝向郑成功的神

像跪下,磕了几个头,说道:“国姓爷,你是英雄豪杰,我向你磕头,想来你也受

得起。这老虔婆坏了你的大事,每天陪着你,你必定生气,我帮你赶走了,让我师

父陈军师来陪你。”想到师父惨亡,不禁流下泪来

全台百姓对董太妃恨之入骨,而陈永华屯田办学、兴利除弊,有遗爱于民,百

姓称他为‘台湾诸葛亮’。郑克爽当国之时,谁也不敢说董太妃一句坏话,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