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家致富(16)+番外
陆文当然知道,肯定是武氏想起了什么伤心事才哭。
至于武氏的伤心事,就算她不说,陆文也心知肚明,无非是伤心命运凄苦,爱女离家不知去向,唯一的儿子又体弱。
这些事,即使陆文再怎么安慰,事实就是摆在这里,他能做的无非就是尽量让武氏减轻压力,多帮她做点事情,日后争取出人头地,让武氏过上好日子,把陆芸娘接回来,了却她的心愿。
第二天,族长跟村长把大家都召集去祠堂。
在陆家村,无论是什么大事都是需要征求大家的意见,做决定的时候都会集合到祠堂大院,让所有人发表意见,很像后世的表决大会。
陆文家只有母子俩,当然是一起去的,不过他们俩都没有什么发言权,只能坐在陆大伯父子身后听着族中长辈商量村中的大事。
其实陆文早已经猜测此时需要表决的事情,应该只有眼下的秋收仪式。
上次大雨过后,就没有在下过雨,地里的稻谷也渐渐都泛黄,把大家集合在一起,商议举行秋收仪式,然后开始秋收也在情理之中。
陆文以为就是商议秋收事宜,没想到族长陆方琪站出来说道,“这次召集大家,除了说秋收和举行仪式的事宜,还有一件大事情和大家说。
上次京城传信回来,除了做月饼分享喜悦,还因为七哥融升从四品翰林院讲侍,从四品已经可以竖牌立碑,七哥传信回来说立碑就算了,却可以竖个牌匾,让子孙后代知道我族中出过四品官员,以警训后代。”
说完了官面上的话,陆方琪开始说实质性上的事,毕竟竖牌立碑都是需要人手,主家全家加起来也就20多口人,不可能让他们自己家全部来负担这些事情。
经过商议,主家出钱,各家出人,秋收后把牌坊给立起来,确定了就要登记每家出的人丁。
等轮到陆文家的时候,陆大伯站了出来,说道,“我二弟家仅剩阿文一个男丁,他也才八岁,够不上出丁的年岁,就我们父子两吧。”
武氏跟陆文都说不上话,而且人家已经申明了必须是男丁,武氏就是想厚着脸皮出工也不行。
陆文更是不敢在这众多长辈面前说话,他还打算入学科举考试,若是得到一个轻狂不尊长辈的名声,那他也不用存什么痴心妄想了。
村里仅400多户人家,陆方琪当然知道陆文因去族学外听学淋雨生病,导致陆芸娘卖身救他的事情,毕竟这件事情也被人津津乐道说了很久。
陆方琪见陆文皮肤白皙,眉眼精致,比一般的女孩还要好看十倍,乖巧的跟在武氏身后,心下就有些喜欢,“孩子好学是好事,若是家里实在困难,不如我跟族里商量一下,让他免费入学,你们把他送去学堂吧,以后说不定也能让族中再出一员!”
陆方琪作为族长,当然希望自己族中的子弟能有出息,不过这些旁枝末节大部分都只是在家务农,觉悟很低。
而且孩子的资质也很差,但陆文看着就很不一样,虽是瘦弱,也许是随母的原因,长的实在太过精致,看着就让人喜欢,若是他能去入学,就算不能出仕,也可以留在族中教导族中子弟读书,就像陆方洲一般。
陆文并不经常见到陆方琪,人家住在村东,他们住在村西,相隔着整个村。
而且此时也不是他说话的场合,只能让陆大伯出来回话。
陆大伯早已打定主意,一有钱就送陆文去入学开蒙,听到陆方琪愿意让陆文免费入学,不禁欣喜非常,“多谢族长,今年过完年,两家凑点钱就让孩子去入学。”
陆大伯刚才已经听到了村长说今年赋税不会增长,而且前段时间大家齐心协力把河堤垒高,田地里没进水,所以不像往年那般损失,今年的收成可能会多于往年。
若是能凑出一点笔墨钱,在给陆文打一个书桌,就可以让他入学了吧。
武氏虽然很想拒绝,但是这种时候她也不能随意说话,听到陆大伯决定让陆文入学,一时不知道要如何能打消他的想法。
陆文能感受到握着他手的武氏有些焦虑,回去的陆上,武氏虽然没说什么,陆文还是劝道,“阿娘无需担忧,入学的钱,儿子不会让大伯来出的,我们家已经麻烦大伯家太多,如今还是大伯当家,什么都好说,日后换大堂哥当家,恐大嫂会对我们心有芥蒂。”
武氏见陆文能想到这一层,心里又喜又悲,“真是苦了我儿,若不是你投身到我们家,做识文断字的人也好,可惜我们家实在没有那个财力。”
陆文听到武氏没有意识到他想去入学的决心,还坚定打消陆大伯的决定,现在没有钱,劝她也是白劝,只能说道,“阿娘,我如今也算长大了,这些事就交给我吧,大伯那边也交给我,我会和大伯商议的。”
作者有话说:
即使免费,我们男主还是不能入学,这个时代没有流水线生产,笔墨纸砚都是出自名家,名匠的手工艺品,属于奢侈品范畴之内,对他家来说,还是天价!
估计我们男主要恨死十荒了,不过他肯定能入学的。
过完明天,我们就开始双更,看书的小天使都奉献一个收藏,我们一起完成官图!
第12章 打猎
◎到天黑之前,他腰间上就挂了五只灰兔。◎
就像陆文明明知道武氏的伤心事而不明说,武氏自然也知道陆文没有放弃入学的决心,这事并没有对错,只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执念。
陆文想通过科举出人头地,然后找回陆芸娘。
但武氏知道这条路不好走,特别是陆家还如此窘境,若是陆文执意走这条路,那未来对他来说就是荆棘之途。
所以这个话题只能不了了之。
陆家村执行能力很强,前一天才决定的事。
第二天就开始宰猪杀羊,然后在村东举行秋收仪式,陆文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仪式,自然跟着陆方过去瞧热闹。
陆文还以为秋收仪式上的祈求舞和跳大绳应该都属于封建迷信一类的仪式,应是没有实际上的意义。
但站在人群中看热闹的陆文,却从那种祈求舞中感觉到了一丝庄严,而且那个神婆也并非穿着五颜六色滑稽的服饰。
看神行,应是一个中老年的女人,一身黑衣,戴着鬼牙面具,左跳跳,右闪闪,然后就大喊,“收,丰收,大丰收!”
陆文很是奇怪,这女人是从哪里请来的?昨天在祠堂才商议好的事情,今天就这么快就请来了神婆,就拉着陆方小声地询问,“这位婆婆是哪里请来的?我怎么不知道村里有神婆。”
陆方知道陆文很多事情都记的不太清楚,所以对陆文的提问也没有太过在意,“不是请来的神婆,是村里的六祖婆,这是丰收仪式,又不是驱鬼,怎么会请神婆呢,丰收仪式上的祈求舞一般会请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来跳,因为跟神明接触,所以要带面具,以免触犯了神明,自己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