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要发家致富(47)+番外

作者:十荒人 阅读记录

不管陆文的学问如何,但他的礼仪进度确实已经很好了。老者也没有想到入学几个月竟然能达到如此程度,

不由的在问道。“可是城南的青山书院入学。青山书院可算是汇集了临州的人杰地灵。能教出你这等学子也算在情理之中。”

陆文刚开始还以为老者也许就是青山书院的老师之类的人,毕竟他没有明显的身份标志,一身文人气度又如此明显,

只是他恭维青山书院,却不了解书院详情,“小子并不是青山书院的学子,而是刚刚在族学中入学,不过小子在族学中开蒙个几年,估计也要入青山书院继续学业。算是青山书院未来的学子吧。”

老者没想到陆文说话还如此有趣!许是心情好,想找人说说话,“人家散的是喜钱,虽说没多少,但也算是钱,你不是说你家境平寒吗?为何说会不需要钱?

这些抢钱的百姓只是为了温饱度日,你作为文人却花钱如流水。所以你应该是比他们更需要钱才对。”

陆文一个人站在这里也是无聊,有个人说话也觉得挺好的,便笑道,“小子并不认为温饱和学业相比,是学业更重要,若是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学业又如何继续?”

老者是文人脾气,见陆文竟然把学业和温饱做对比,温饱还成为重要的,不由地指责他。

“你怎么可以如此认为,你当知道我们大楚以文当先。以文治国,若是没有文,国又何为国呢?如果国都没有了,温饱更是谈不上。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陆文摇摇头,回道。“老伯,这话是从国家大义方面设想,可老伯也想想,若是从百姓方面作为设想,又会有所不同。”

老者也没想到这样大义凛然的答案,竟然没有把陆文一个孩子给震慑了,没好气的示意陆文给他举个例子,怎样从百姓的角度设想。

陆文也没含糊,“若是有几户人家生活在深远山里,那他们是否需要学文,是否需要国家?他们首先需要的是如何能让一家人过上温饱的日子。

这才是从小处设想,若是从大处设想,当然是老伯的理论更为合适,老伯扪心自问,如今我们大楚国,是应该从大处设想,还是应该从小处设想?”

老者没想到他没震慑住陆文,却被陆文的言论给震慑了,虽然有点大逆不道,

可他说的也没错,一个是大视角,一个是小视角,

从政治的角度看,肯定是要从大视角出发,只是从百姓的视角来看,确实是温饱最重要,

而大楚百分之九十都是需要温饱的百姓,所以陆文说该从哪个视角出发,其实不用他来回答。

老者看着陆文沉默了一会,才说道,“你待会有事吗?难得遇到思维新颖的学子,不如老夫请客喝茶如何?”

陆文闻言惊讶的看着老者,这老者别是人贩子吧,不过随即就苦笑,大楚可不是现代,大多人都还是目不识丁呢,人贩子肯定不会是读书的人,哪里有老者这般气度。

老者见陆文犹豫,以为是他顾忌两人素不相识,就自我介绍了起来,“老夫韩选从,是刺史大人的族弟,这次刺史大人家的喜事还是老夫来传达的,还未问小友姓名!”

人家都自报家门了,陆文自然也要礼尚往来,“小子陆文,乃翰林院讲士陆方城的族孙,见过韩老伯!”

韩选从没想到陆文竟然是陆方城的族孙,若他没记错,陆方城的孙子辈都带子字,既然陆文没有,那就是旁支。

“陆征铎肃穆钢炼,没想到竟然有你这么思维新颖的族孙!”

陆文记忆中只见过陆方城一次。只记得那年他让所有的陆家男丁淋着雨在祠堂中祭祀祖先,

确实是有些严肃的,没想到外界对他的评价竟然是肃穆钢炼。

“今年陆爷爷并未回族中祭祖。小子也只是去年见过杜爷爷一次。是否如韩伯所讲,小子不敢妄言。”

韩选从见已近中午,就不打算带陆文去喝茶了,而是说道,“已近中午,不如我带你去吃饭吧,我们边吃边聊。我来彭城不久,在当地还未有知交好友,有些烦闷。今日小友陪我吃顿饭,难得我们投缘。”

陆文有些哭笑不得,看对方四十好几了,竟然要和自己一个不到十岁的孩童交朋友,真是不拘小节。

“本应该应韩伯的邀请,只是今日小子是跟家中的大伯进城采购年货,大伯本让我在书肆中看书等他。只是我并没有要买书的打算!怕看久了,恐掌柜会开口赶人,

便坐在书肆门口等候大伯,见刺史府有热闹看,才过来瞧瞧!现下该回去书肆了,怕是大伯已经回书肆找我了吧!”

韩选从听到陆文说是让书肆的掌柜转告陆大伯,他在刺史府门口看热闹,想了想,又说道,“采办年货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完的。我让家仆在这等候,待会你大伯找来,让他去酒楼找我们,也顺便吃些饭,你说好与不好?”

陆文不想去人家门前抢钱,当然不是觉得人家需要钱的程度比他高,而是怕出意外,此时跟别人去酒楼吃饭,肯定是不会有危险的。立刻就二皮脸上来,答应了韩选从的邀请。

韩选从非常欣赏陆文的爽快。让陆文把陆大伯的形象体貌说了,留下一个仆从在此等候,拉着陆文就去了附近的酒楼。

待知道陆文只进了不到四个月的学,字已经识完,大学也快学完了,如今正在自学论语,更是喜爱他的聪慧。

“我们韩家怎么就生不出你这等神童来呢?你是不知道我,不...我和刺史大人都没有科举,我是因为身体不好,加上一直在守孝,错过了多次科试。刺史大人是国公府出身,官职是荫封的,我和他都遗憾没能科举。”

陆文也没想到临州新上任的刺史竟然是荫封的官职,在大楚做官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科举考试,这是主流,还有另一种是不太常见,是荫封出仕,荫封的这些人大多都是爵位即将被收回,才会荫封官职,还有一种情况,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不过这类出仕大多是武将的晋升方式。

作者有话说:

十荒:陆文,有招了,小天使说抄书能脱贫,你还不赶快去!

陆文:十荒,给你普及一下我们临州的环境,临州多出名匠名士,像族长爷爷的好友甘蓝就是做笔的名士,

你以为我那还没有行的字,抄的书谁会买,

像我这样的寒门学子,大家都是抄书自己用的,要不然陆夫子为何不给我介绍抄书的活计!

十荒:你答应富贵了带上我的,苦笑不得.JPG

第35章 坚定

◎我说过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就会说到做到◎

给予武将的官职一般都是管理兵事的半文职,

刺史可是正四品的真正文职,那刺史大人就算爵位因为家族而荫封,这类的官员虽然也有做到二品总督的,

却不能入阁, 即便在如何的惊才绝艳,只因一句不入翰林,不能入阁,内阁就把这些人拒之门外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