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家致富(64)+番外
来的人是和陆文有些矛盾的李逐风,
李逐风此人和陆文都是寒门子弟,也是从小顶着天才神童的名号,
如今在洛林书院算是有一席之地,只不过随着陆文在洛林书院名声鹊起,把不少属于他的风头都给抢走了,
李逐风自认学识在陆文之上,就因为陆文长得太好,所以恭维陆文的人才会多一些,若是让他承认陆文的学识比他高一些,那绝对是不行的。
李逐风见陆文正在跟一个身穿蓝衣清俊的少年说话,看那少年一副官宦子的打扮,就出言讽刺陆文。
“我们陆公子可真是有几分本事,结交的都是官宦子弟,还能让人家坐在大厅席上,怎么?金公子没带自己的妹妹邀请陆公子上雅阁坐坐吗?”
陆文的脾气也不太好,平时的好脾气都是为了名声装出来的,能不发脾气的时候就不发,实在生气的时候直接就给别人挖坑了,
不过李逐风只是出言讽刺几句而已,陆文还不至于生气!
“李公子来了,不如和我们一桌吧,虽是离天台远些,但胜在清静,待会儿写文的时候也能才思泉涌。”
李逐风四处看了看四处,也没有其他比较好的位置,就坐了陆文对面。
苏悦娘看着李逐风刻薄的脸象,有些嫌弃,对陆文说道:“不是还有别桌吗?你请我喝茶,还让别人一起坐,真是没诚意,要不我去问问还有没有雅阁,我们上雅阁坐吧。”
幸好苏悦娘虽然不太聪慧,还记得陆文提醒她声音要低沉些,所以坐在她身旁的李逐风,并没有听出她女子的声音,只是觉得苏悦娘声音有些细,不过苏悦娘年纪也不大,所以李逐风也没有怀疑。
见苏悦娘讽刺自己!李逐风冷笑道,“这位公子别是怕被寒门学子刁难吧,既然已经坐下了,再退到雅阁去,未免有些太难看。”
苏悦娘只去过几次文会,并不太懂文人圈的规矩,但是见陆文对她轻微的摇头,就知道他们不能轻易的在去雅阁,要不然她苏家丢了人,陆文肯定也会埋怨她。
虽然苏悦娘并不在意陆文会不会埋怨,但她并不想丢苏家的脸面。
李逐风见陆文一个摇头就把苏悦娘给劝住了,又冷笑的说道,“今日可不是比拼诗文,今日的主题!唐固先生早已宣布,说是要谈及徐州改田为桑的政策,希望众多才子能引发高论,所以我们是要写策论,陆公子的诗文确实可以达到七步成诗的地步,但策论就未必了吧。”
毕竟陆文也才十四五岁,诗文已经如此厉害了,要是他的策论还那么厉害的话,李逐风也能甘拜下风,
可是他也曾见过陆文在洛林书院写过的几篇策论,还是有欠火候的。
陆文是假借青山书院的名头去洛林书院旁听讲学,他当然不敢告诉别人,他还没有从族学中毕业,也未真正的写过策论。
陆文如今的策论水平在模仿阶段,想要有所突破,还需要观察更多人的策论才行,
不过族中的策论文章实在是有限,除了几篇是陆方城留在族学的比较值得借鉴,其他的就都是陆夫子的所作,陆方洲也早就说过,春期堂就是学习基础的,陆文实在不适合在留在春期堂了。
近日他在洛林书院观察过很多夫子的写文偏向,还有一些书院外请的名士来讲学,他就是在洛林书院真正学的策略规范,确实进益很多。
这时候,陆文才明白,真的要名师指导才行,所以回到临州之后,他需要尽快到青山书院入学,毕竟马上就十五岁了,而且明年就是科举之年,陆文必定是不能错过的,就是明年他才十五岁,就怕被人诬陷作弊。
并非没有这样的案例,听说就有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考中解元卷,结果被人诬陷作弊入了牢,虽然因为才名不小,最后放了出来,但卷子还是被收了,结果怎么样了,陆文倒是没有听说,只是处境肯定不好,毕竟名声都坏了。
只是科举三年才有一次,若是明年他错过,毕竟要等到18岁,陆芸娘离家快六年了,要是不能尽快找到她,希望就更加的渺茫。
而他还得接着继续承受内心的煎熬。
对于李逐风的讽刺,陆文并不放在心上,只是回道,“在下在诗文方面还行,策论方面确实薄弱,待会若是不能做出什么高论,看看别人的就是,听说李公子的策论尤其出色,我们又是同桌而坐,就近观摩也是好的!”
李逐风虽说很嫉妒陆文的诗文天赋,但最讨厌陆文不管是他怎么冷嘲热讽,陆文都笑语晏晏,一副君子做派。
大家都是寒门子弟,陆文就应该像他这样激进才是,要不然谁会把他们放在眼里?
见陆文又笑!李逐风就忍不住抱怨道:“成天一副惺惺作态的模样,也不知道累不累。”
其实李逐风并没什么恶意,就是随口抱怨而已。
只是他颧骨有点高,俗称刻薄像,此时说话又不讨喜,陆文能忍,苏悦娘可就不能忍了。
“你这人一脸的刻薄相,人家恭维你也不对,有才学你也嫉妒,平日里,你对谁能和颜悦色吗?”
李逐风走的就是那种狷介的路子,平时有很多像苏悦娘这样的官宦子弟对他出言讽刺,对苏悦娘的指责,一点都不显得慌乱,还立刻就给反击了回去。
“这位公子姓甚名谁,对别人出言讽刺的时候,是否可以先礼貌的报上姓名?
至于在下是否对别人能和颜悦色,陆公子都没说什么,就更不关公子的事情了。”
陆文知道苏悦娘是个女孩子,涵养可能没有男子好,李逐风这样性情是容易会起冲突的,急忙打圆场。
“李兄稍安勿躁,这位是我今早相识的苏公子,是京城名门苏阁老的族人,苏公子要去临州探亲,我们打算过几日一道回临州去,
今日正好有文坛盛会,苏公子也无事,所以就一道来了,苏公子年纪尚幼,说话比较直,还望李公子宽容一二。”
若是陆文说的是别的苏家,李逐风定要和苏悦娘在辩出个一二三来,只是京城的苏家是首辅,是文人的顶峰,李逐风再怎么狷介,也不敢得罪苏家的人,要不然日后走科举,苏家要是一个抬手,说不定就把他从榜单上撸下来了。
陆文见苏悦娘又想刺激李逐风,急忙和她解释道,“今日本想只是请你喝茶,但是又想来文会,苏公子四处看看,是否有发现大厅中并没有官宦子的学子。”
苏悦娘当下就四处望一望,除了她,确实都是穿普通衣着的学子。
陆文又对苏悦娘解释道,“曾经我的族兄告诉我,学院里面的学子一般都会分为三种,一种是极其有才学的人,类似于李公子这样的,
第二种类似书公子和金公子这样出身富贵的官宦子弟,
而最后一种是别于方才我说的两种人。
类似这种文会,第一种人跟第三种人一般都是坐在大厅里,因为这两种人大多都是寒门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