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家致富(67)+番外
交的时候要亲自去交,这是避免有人能把文章给弄混了。
而且自己去交的话,让点评文章的人有一丝的印象,若是能得到点评人的点为头名,也免得人家叫不上人的名字,而显得尴尬。
陆文下来之后苏悦娘就一副自己人的口吻对陆文说道,“你有没有把握啊?刚才那个李逐风经过我身边的时候,还冷哼的瞅了我一眼,待会你要是不能吸引众人的目光,估计他就要找我麻烦了。”
陆文好笑苏悦娘大大咧咧的性子,刚刚才诚恳道歉呢,现在就立刻放下了!“怕什么,他要是再找你麻烦!你在把他骂回去就是了,反正他肯定也不会放过你,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尽快回临州才好。”
苏悦娘可不这么想,“我爷爷虽然没有责怪我丢人,但我不想一直给他丢人!”
苏悦娘想到上辈子她被姜岭设计后!他爷爷一气之下和长信侯府退了婚,为了保住她的体面,她爷爷转身就设计誉王赵詹娶她为正妃。
整个京城都知道赵詹为了娶李莹玉为正妃,宁愿去幽州督战都没有对圣上服软,可他爷爷硬是联手圣上让赵詹不得不娶出身名门的她。
她爷爷是两朝元老,劳苦功高,深得圣上恩泽,却因为她的事,在赵詹上位后被挤兑得郁郁而终。
她爷爷死的时候!她连苏家的门都不能进,要不是心存愧疚的姜岭陪她去敲苏家的大门,连她爷爷的最后一程她都送不了。
苏悦娘虽然不聪明,但她有自知之明,她爷爷和赵詹的主要问题就是,她爷爷为了她夺走本该属于李莹玉的嫡妻之位。
陆文见苏悦娘神情低落,不明所以,只以为她难过处境尴尬,确实,书香门第本该会舞文弄墨,可她却对文章一窍不通,从而被人排挤,就像是一群白天鹅之中混进了一只黑天鹅,自然引人注目。
不过陆文是个理智的人,成就这等境地,肯定也有苏悦娘自身的原因,她是女子,只要贞静,别人顶多说她平庸,
偏偏她又性情娇蛮,出言刻薄,本是好意,也说不出好话来,即便能立刻道歉,毕竟扫了人家的颜面,文人墨客最看中的就是面子,命都可以不要,面子是一定得要,哪里会轻易原谅她。
“苏公子年纪尚轻,以后稍加收敛,定会士别三日,你爷爷也会欣慰的。”
苏悦娘跟着陆文,其实就是怀疑陆文跟李莹玉有什么关系,虽然陆文的长相要比李莹玉精致数倍,性格也要好数倍,可两人实在太像了。
苏悦娘虽然对陆文已经没有那么介意,甚至还有些好感,但也得好好查查他,正好和陆文一道回临州。
临州可是她外祖父的地界,身后的侍卫她是使唤不动了,但她可以拜托外祖父帮她查陆文的底细。
当初苏阁老就怀疑过李莹玉的身份,说她只不过是李家冒名顶替的女儿,根本不是李家的嫡女,
可是李家是赵詹外家的姻亲,有赵詹护着,苏阁老也不能太光明正大的查,
而且看着赵詹对李莹玉的维护,就算查出来了,也顶多能让赵詹心里不舒服,肯定是不会舍得动李莹玉一丝一毫的。
苏悦娘正想和陆文在说话,却见到天台正中央的唐固走到台前,“请问哪位是陆子文陆公子?”
她顿时欣喜的看向陆文,“叫你了,赶快上去,你还真行啊,一个临州学子竟然能在青州出风头,看来李逐风应该顾不上找我麻烦了。”
陆文没有和苏悦娘说话,只是对她点点头,就往天台上走去,对着唐固就是作揖,“久仰唐先生大名,上次唐先生在洛林书院讲课,在下未能及时到场,真是引为憾事!”
唐固是青州名士!对青州当地的才子多多少少都认识,他看过陆文的行文,文章的内容脉络独树一帜,唐固并不熟悉,想来他应该不是青州本地人。
“老夫不过是闲散人士,都是大家给个薄面而已,老夫对青州的才子都熟知一二,对陆公子却是陌生,不知道是何方人士?”
陆文回道:“学生乃青州人士!族中一位长辈有事来青州,便跟着长辈来青州见识见识,近日结识了青州不少青年才俊,收获甚多,如今又与唐先生交谈,回去后,青山书院的各位学长定会羡慕于我。”
唐固当然知道青山书院是临州最盛名的书院,便说道:“原来陆公子是临州才子,幸会幸会。”
俩人寒暄了几句,唐固就向陆文询问他策论的内容,“陆公子的策论确实绝妙,只是老夫想问问陆公子,是否觉得朝廷的改稻为桑政策可是为难百姓了。”
这问题很危险!稍微回答不好就会被人攻陷,陆文斟酌了一下,说道,“学生的观点已经在策论中明确了,学生还未考取功名,对时事并未有多少了解,
但是朝廷既然有风声传出,必定是要发行国策,若是学生没有猜错,
朝廷此时传出风声,就是希望各州才子提些许建议,让朝中大臣能看到各方的民意,唐先生以为在下猜测的是否相差甚远?”
其实唐固在陆文上台时见到他如此年轻,又如此俊美,就已经心生喜欢,会问他的观点!无非是想和他多聊几句而已,见他一语就道破了朝廷的目的,对他更是满意。
“老夫也不过是闲云野鹤之人,对朝廷是否有此目的,并不敢肯定,
不过老夫也和陆公子猜测的一般无二,所以才应邀知汇楼来主持这次文会,其实也是想听听青州的才子们,如何看待此次的改革。”
陆文点点头,说道,“不管朝廷事出于何种目的,最终因是想增加赋税,临州,青州,徐州相互比邻,徐州盛产丝绸,临州善于制作工艺,青州贸易繁华,三州相辅相成,若徐州因改稻为桑而缺少粮食,定要从临州和青州调遣,
所以三州应共同进退,在下在策论中也写明不应操之过急,若是改革遇到阻力,可往后退一步,立即调整方针政策,若是可行,再增加进度,如此才能让百姓安稳,又能让朝廷增加赋税。”
唐固不由得赞叹道,“好一招鱼与熊掌兼得,青山书院真乃人杰地灵之处。”
称赞完陆文的唐固,转身对载重的所有学子宣布道,“金日文会博得头筹者,乃临州陆子文。”
按理,文会在点评人宣布头名之后差不多就要结束了,可惜陆文别有目的,又打算免费给娇蛮的苏悦娘上一堂人生哲学课,便对唐固提了一个请求。
“先生,学生有一个不情之请,方才洛林书院的李公子出言讥讽学生年纪轻轻,眼界见识不够,
学生身为青山书院的学生,不想无端被人轻蔑,丢了尊严事小,坠了书院的名头就事大了,可否请李公子上台,让他当众指出学生的策论,到底哪里缺少眼界与见识了!”
陆文此言一出,知汇楼的人立刻鸦雀无声,不管别人如何惊讶,苏悦娘就差点拍手称快,实在太打李逐风的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