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今天真千金讲故事了吗?(清穿)(120)
但是这次回去水军上下都很兴奋,他们做这一行的, 也知道船和船的区别, 西洋的船能够远航, 和他们的肯定是有不一样的,以前是没有机会,这次直接俘获了一条船, 足够叫匠人研究了,到时候他们的水军也能扩散得更远了。
佟珍瑶听着胤褆兴奋的讲述, 思绪飘忽得挺远, 澳门除了产业还有什么出名的来着?葡式蛋挞?那以后是不是没有蛋挞吃了?
想到这里她忽然有点馋了, 当即吩咐下去叫人开酥烤蛋挞。
“怎么了?突然想到吃的了?”胤褆觉得有些委屈,到底有没有认真听啊!有的人真是越来越敷衍了,不会是感情淡了吧?
他忽然警惕起来,“最近家里没添什么人吧?”
“怎么了?”思维这么跳跃?作坊上一直在添人啊,这算家里的吗?尤其是她现在折腾水泥作坊修房子, 到处都在要人,福州府现在几乎没有闲人了,什么街头流民乞丐的,早就有了去处。
佟珍瑶掰着手指数那些作坊, 胤褆听着听着,表情就缓和了,“真是辛苦你了。”
不辛苦……你不在的时候我们已经乘船把附近逛遍了, 甚至招人开路去了日月潭,吃得好玩得好, 整体的秩序也稳中向好。
与此同时,关于广东的风波正在往京城传递。
鄂伦岱难得收敛,认真的查起了税务,对于自己掀起的风波,他深藏功与名,按着心中的得意,等待着京城的示下。
消息传到京城,霎时激起轩然大波,首先反应过来的是文臣,他们一出手就是弹劾。
接着是原本无所谓的索额图,发现这里面有大阿哥参与之后,瞬间跳到了反对派一起弹劾。
明珠和佟国纲佟国维站在中立,试图让康熙弄清楚始末后再决定。
事情也很简单,鄂伦岱背了主责,说他无意中发现了这块地方上的葡萄牙人,对于他们干扰关口的正常秩序感到恼怒,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什么他们不能处置这里,于是他就带人去了当地,但是由于葡萄牙人的拒不配合,态度恶劣,他只好动用武力收回。
这话要是让葡萄牙人听见,只会疯狂的想骂人,合着你还委屈上了,莫名其妙被赶出去的不是你是吧?
康熙看着提交上来的经过,不痛不痒的说了一句,“年轻人总是容易激动。”
胤礽对此心知肚明,找到索额图跟他说站在大清的利益说话,因此勉强让朝上弹劾鄂伦岱施琅和胤褆的人数减少了。
不过仍然有十分头铁的大臣,声称这块地是葡萄牙人久居之地。
当时朝上安静了一瞬,很快被反应过来的人反问,“那他们是什么时候得到的许可?”
“明……”完了,这人终于意识到问题,拿前朝的东西让当朝认。
“带下去——”
带刀侍卫们跑进来,这个大臣被摘掉顶戴,求着饶拖了出去。
对于葡萄牙人是否能够处置那块土地的问题,再也没有人质疑,大家在此刻都达到了一致,前朝允许的关我们什么事,既然有妨碍,收回也是应该的。
但是贸然开启战端总是要处理的。
认同了这块地应该归大清管,不等于说这个贸然开启战端的事情会被认可,这是程序上的问题。
康熙没有阻止,下旨把鄂伦岱和胤褆都召回来自辩。
鄂伦岱收到的是旨意和一个人——
隆科多交出旨意,对着鄂伦岱挤了挤眼睛,干得漂亮。
“我会照旧处理关口事宜。”
他是来接任关口的事务,大约做个一两任就可以回去,选他来一是他和鄂伦岱的关系,二是他处事更加圆融些。
胤褆那边则是接到了圣旨和一封家信,表面上是调回京自辩问责,实际上家信上写明了让他回去参加太子的婚礼。
“这么快?”佟珍瑶一顿算,这不对吧,为什么这么赶,太子大婚有这么仓促吗?
但不管怎么说,旨意到了,他们就得收拾东西回京去。
若是只有旨意,胤褆自己回去就行,但是现在要参加太子的婚礼,那她也得跟着一起回去。
嗯……还得考虑带点什么礼物,毕竟是人家新婚,石文炳这段时间也相处得不错,互相没有为难,看样子他不会被调回去,那就要问问,再把石文炳给女儿准备的东西一起带回去。
他们自己的礼物倒是不难准备,在南边多少有些收获,总能拿出适合做礼品的,比如那一株年节后收到的珊瑚,就很适合贺新婚嘛!多喜庆!
整个宅子的下人就这动了起来,裙裙整里本文饲二尓弍巫酒一亖七这样的动静不免叫外人好奇,这也没有什么能遮掩的,不多时就叫人知道了,因为拿下澳门,这里的皇子和皇子妃要被叫回京里请罪的消息。
谁知道消息传出没多久,他们家门外就来了不少百姓,还有不断增加的集市,门房见状只得去回报。
佟珍瑶二人听了,心知不出面是无法劝走这些百姓,便出了门来。
有那面熟的妇人见了她就上前来。
“夫人,怎么这就要走了?”
这里的百姓不习惯什么福晋的满人说法,总是叫她夫人。
“只是暂时回京城去一趟,还要回来的。”
妇人却不依,“我们都知道了,不就是收回了一块被洋人占的地方,难道还做错了?”
“是啊!这京里的官老爷也真是的,我们生在海边的,最是烦这些洋人,现在是被收拾得规矩了,早年可嚣张得很!”
“是我们失了分寸,私自出兵。”胤褆出言揽下来,这样的话不好叫扩散出去。
“那这是非走不可了?”几个百姓一脸期盼的看着佟珍瑶。
胤褆:“……”
看出来了,他根本就无关紧要,这都是冲着他福晋来的,所以福晋到底做什么了?
见佟珍瑶沉默不语,她们也知道了答案,“夫人你走了,那些作坊怎么办?谁还操心我们这些妇孺的生计,要不是夫人拨来水泥,我那破屋早就倒了,那还能出来收拾海货。”
好吧,也不用问了,回来几天他早就通过来报账的知道,现在手下的作坊非常可观,明明来了还没有一年,这是怎么做到的?比起福晋的成果,他拿捏住水军,改革作训方式,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佟珍瑶觉得有些意外,其实她也没有刻意做什么,作坊到工厂本就是工业化的进程,她自然会考虑把作坊扩大化,所以不管是造纸印刷还是酱料,她都下意识的往工厂的模式靠,女工还能少吗?
福建经过几年的开海观念冲击,能够出海的青壮早就投入了茫茫的海波,留下的人手里,妇孺自然就占了先,所以她就优先录取了女工,这也不是她刻意,主要自己也有船,余下的这批男人里,总还是要学一学筛一筛出海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