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今天真千金讲故事了吗?(清穿)(124)
像胤禛一张冷脸,实际上说出的都是激进的话,胤禩会在有分歧的时候打圆场,胤祉对海外风物更好奇,对战机的感知不强。
看着看着,佟珍瑶注意到胤禟一直坐在那儿不说话,觉得有些奇怪。
谁知道胤禟看到她反而更生气了,抱着胳膊撅着嘴坐在那里,把对她生气表达得明明白白,叫她只觉得莫名其妙。
“胤禟这是怎么了?”
“你出去玩不带我……”到现在胤禟都坚持不肯开口叫嫂子,称呼起来乱七八糟。
“哪是出去玩了?”佟珍瑶哭笑不得。
“你说过去海边要带我的!”胤禟倔强的不高兴着。
佟珍瑶有些诧异,这些话也就是他还小的时候提过几句,居然有印象吗?看来脑子的确是好使的。
一瞬间,她就给数学应用题找好了去处。
殊不知惦记数学好的也不止她一个,这个墙角她注定挖不动,再怎么培养也只是方便了大清的人才培养。
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散席后, 佟珍瑶努力扶着胤褆回到住处。
这家伙酒的确有点喝多了,手揽着她的肩膀靠过来,在她耳边不停的喃喃,“福晋……福晋……”
佟珍瑶心里长叹一口气, 这能怎么办呢?纵容呗!她知道是有话不好说, 不就是情绪不好吗?安慰!
针对为什么亲爹一碗水端不平这个问题, 他们探讨了半晚上,总算是勉强困倦,进入了睡眠。
不睡也不行, 在宫里起床的时间都有人盯着,早上还要等着太子和太子妃见家人, 实在是没有偷懒的余地, 毕竟太子总不会起晚, 他们又没有夜生活。
好在她是去承乾宫,在姐姐光明正大的偏心下,她还能歪一会儿。
太子太子妃拜会完康熙和太后,走到了承乾宫,佟珍瑶远远看着太子在门槛前还扶了一把瓜尔佳氏, 觉得他们感情尚可,起码开局不错,历史上就有些冷淡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结婚时间不同的缘故。
历史上的瓜尔佳氏嫁进来, 侧福晋李佳氏已经让她无痛升级当妈了,局面也确实不怎么乐观,现在这里胤礽身边的人干净得很, 起码没人给小夫妻的相处添堵。
太子妃一一认了人改口,佟珍瑶和三格格作为嫂子和姐姐, 回赠了一份见面礼,余下的就只等着收礼,如此流程顺畅走下去,很快就把人认了一遍。
佟珍瑶注意到了十一阿哥,虽然脸看着还有些白,但能够正常出现在人前,身体应该没有大碍,这辈子应该不会轻易夭折了,宜妃这人还是有几分运气的,现在看来她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
太子的婚事结束,朝臣也有精神去想澳门的事宜了。
恰好几个西洋国家的抗议送到了京城,御史们领了任务就开始旧事重提,再次参了一本,又因为鄂伦岱和胤褆都被叫回了京,他们很自然的放掉了施琅,专门针对在京城的两位。
鄂伦岱十分摆烂,早就上书请罪,说自己是一时冲动,见不得洋人在大清的土地使威风,哪里想到大清的土地不属于大清,一本折子下来十分的阴阳怪气。
御史本想说他几句,但是他已经主动引咎辞职了,现在躺在家里赋闲,还能怎么样呢?难道挥泪斩了给洋人交待?他们也没有这么卑微,一块弹丸之地,还没有这个分量,更别说是往回拿地了。
但是鄂伦岱跑路,这一切就轮到胤褆头上了,盯着皇帝长子的身份,索额图恨不得一下子给他锤死,叫他名声败坏再难当大任,这才能叫他放下戒备。
于是御史们的弹劾雪片一样的递到了康熙的案头,京中也开始传起这件事。
不明真相的百姓十分纳闷,澳门是哪儿?怎么是洋人的?打下来怎么了?
芒芒抓紧这个机会,狠狠的在报纸上登了几篇文章,蹭了这个热度,从地理志的介绍,到葡萄牙人的由来,再到发出抗议的西洋国家之间的纠葛,京城的百姓吃瓜吃得分外开心。
其中也不乏有这几个国家不是有过节吗?为什么要提葡萄牙人出头这种得不到的回答的讨论,总之天朝上国做久了,百姓们对洋人的印象只有在南海捣乱挡我财路,对于拿回一块自己的地,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应该,即使程序上有那么点不正确。
但你就说这地在不在大清吧?
既然在,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改朝换代他们也要去换地契,葡萄牙人连个地契都没有,还要拿着前朝的东西理直气壮占这块地吗?
至于外交问题,那在京城百姓心里也不是问题,有本事打进来啊?在南海也就是烦人了些,没有到他们一手遮天的地步,更别说大清本土了,之前才和沙俄打了一场,这些海外漂来的,还能比沙俄狠?
百姓都这样了,想要扣多大的锅实在是不能,最多就是程序上的问题,还有对外的形象不好看,这部分的问题虽然不大,但总要有人处理,脸面什么的也得捡一捡,归根结底,这些官员只是对于增加的工作赶到烦躁。
胤褆和佟珍瑶更是早就看破了这一切,该干嘛干嘛,以后对南洋下手的时候多得是,比如琉球,既然被倭国困扰,帮了他们起码投诚承认自己是附属国吧?
再比如如今被土人环绕的南洋诸岛,非要说那是国家也有些勉强,少不了了西洋人争一争。
更不要说回京报道的李煦还带来了新消息,南下寻找新大陆的事已经有眉目了,碍于他是朝廷商船的代表,任务在身,这才没有跟着一起去,如无意外,一年内就能有消息了。
这样一来,康熙觉得近几年把国内平定就很要紧了,没有稳定的环境,他也不敢抽走蒙古人去建设南面大陆。
但如今粮草未足,康熙只好按计划推进,令太子出京观政。
虽然觉得儿子什么都好,但是康熙也知道他到底是对民间缺乏了解,还是想抓紧时间让他见识见识人间疾苦。
送走了太子,康熙腾出了空见大儿子夫妻两个,问他们之后的计划。
“汗阿玛怎么知道我们有想法?”
听着傻儿子的问题,康熙略有得色的哼了一声,“就你们?十天半个月听不到消息我都怕你们往洋人那边跑,说吧,这些日子都攒了什么想法?”
佟珍瑶率先摇头,“我没有啊!现在弄那些作坊挺好的,等南边水果下来了,我再让他们做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