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同人)今天真千金讲故事了吗?(清穿)(20)

作者: 羽殳 阅读记录

想到这里,佟珍瑶看了一眼另一边席上的太子,现在康熙拿到了剧透,以后会发生什么呢?对着现在的贴心好儿子,再想想惨淡的未来,康熙想要怎么安排呢?

不过转念一想,佟珍瑶先同情起了自己,太子再怎么样那都是亲亲好儿子,她就不一样了,并不在康熙顾虑的家庭范围内,现在看着是暂时逃过了一劫,但她所谓的梦,本来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哪天康熙对她拿出来的东西起了戒心,结局如何还未可知。

所以同情别人她实在是没那个资格,现在她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己的生活舒服一点,然后用心琢磨怎么拿出东西,通过康熙的考验得到信任。

实际上康熙的考验已经开始,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太子被康熙派了写日记的新功课,每天无论大小事,即便只是心情,都要写下来,然后抗旨拿着宝贝儿子的日记,一点点揣摩他的处境他的心思。

那句不知道太子位置的艰难,实在太刺激康熙这个学霸了,他不可能回去做太子,但是体会太子的生活不是现成的吗?康熙觉得只要坚持这个习惯,他早晚能堪破太子这个位置有什么问题。

要是佟珍瑶知道了,大约会去对着大阿哥补一顿嘲讽,看看这个用心程度,康熙压根就没有放弃的意思,做儿子的对自己的地位也要有点数,就他凭什么干掉太子?

————

很快佟珍瑶就得到了召见。

“勿要浪费你的奇遇。”

康熙一出口,佟珍瑶就知道稳了,她的问题在康熙这里翻篇了,接下来就是要利用她带来的信息了。

“那英吉利圈地养羊一事,你细细说来。”康熙心知她对外说的故事肯定有遮掩。

“这事情乃是后世历史课本上提及,我听后世学生闲谈而知。”佟珍瑶给了个注脚,“那英吉利国因着羊毛之利大肆圈地养羊,因此有一些农人从土地上离开,这些富余的劳力便进入了工坊等行业,后面有因为有利可图,养殖和纺织的技术不断提升,产量走高,慢慢的他们就发觉了工业的好处。”

说话时佟珍瑶一直小心的窥视着康熙的脸色,说到这里康熙皱了皱眉,但很快又点了头,于是她继续往下说。

“在利益的推动下,技术不断革新,终于有人改良了一个叫蒸汽机的机械,听说最开始是用于矿山抽水,改良后却能以机械之力带动织机,比人力又快了数倍,这便是英吉利后来兴盛几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

“竟有几百年!”岂不是远超大清国祚?康熙对这个国家生出了一点兴趣,“其他原因呢?”

“大约是航海技术的发展,如今英吉利在海上还不显,但是未来的海上霸主是落在它头上的。英吉利的人几乎可以去往世界各处,到处都是他们征服的殖民地,因此他们可以不断得到廉价的原料,又能把工业制成的成品高价卖到殖民地,来往间就获取了大额的利润。”

“征服?如何征服?”康熙又问。

佟珍瑶开始冥思苦想,假装费力,“是火器!有了工业技术的进步,他们的火器也大为不同,寻常的穿甲步兵根本无力招架,后世人管这个叫什么——降维打击……大约是全面碾压的意思。”

康熙的脸色难看起来,他们满人哪里在乎火器,虽然火器威力大,但是不便保存又有炸膛等风险,一向只是个备用,正经的武力还是靠满人的骑射,谁能想这东西在后世竟如此有用。

现在毕竟才康熙二十一年,佟珍瑶觉得没有什么来不及的,何况不是有个现成的火器研究天才在吗?这个时间应该还没有的得罪南怀仁吧?

“皇上您身边有个叫戴梓的人吗?”

“哪两个字?”康熙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佟珍瑶沾了茶水写出了这两个字,康熙顿时恍然大悟。

“他是翰林院侍讲,平日值养心殿,原是看他诗文不错给的位置,倒是小瞧他了。”

佟珍瑶松了一口气,“还在朝中就好,他会得罪了南怀仁被发往盛京,贫病交加而死,有人推测是他改的新炮让南怀仁觉得有威胁。”

“南怀仁……”康熙心里充满了怀疑,这些人明明本国也是使火器的,为什么对大清的火器研究者这样有意见?一个侍讲和他们要怎样冲突。

佟珍瑶其实也不清楚他们到底有什么纠葛,但是说出来也是相叫康熙阴谋论一把,然后对戴梓重视一点,研究人才什么时候都应该珍惜着,加重了戴梓的分量,以后才能对他的研究重视一点,这可是要耗钱的项目。

“此人朕记下了,那羊毛纺织你有更详细的要说?”

佟珍瑶这次真的很为难,她去哪里知道羊毛的纺织流程啊!

“纺织应当不少能手,不过以我的浅薄认知,我们的羊毛并不能如英吉利等国一样,大约是清洗的问题,也许弄清如何去油就能有进步?”

“罢了。”康熙哪里知道纺织的事情,只好暂时放下,既然已有大格格决心研究,多给些帮助就是了,也不好强求。“你上次提到生育年龄与母子存活度的问题,朕已命人预备着在京城先进行调查,此事可还有什么可补充的?”

佟珍瑶想了想,“您要表格吗?这东西有了分类,比文字更直观。”

搞统计怎么能不想到统计表,是时候给大臣们一点震撼了,有了表格,他们的工作量又能增加了,糊弄的几率也小了。

“呈一份来。”

于是佟珍瑶要了纸笔外加眉笔,拿着镇纸画出了框架,简略写了一个五台山寺庙僧人年龄的统计,竖向的是年龄,横向的是寺名,就这么递给了康熙。

只消一眼,康熙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如此一来,那个庙里年轻僧人多便一目了然了,高僧大德往往需要经历,年轻人过多的庙里,自然水平就一般,再者壮年为僧本就是浪费劳力,在前朝这是被明令禁止的,这样一眼也能看出各家都多少不该为僧的。

“不错,近来念书可还好?有什么想要的?”康熙脸色稍霁,暂时放过了那些糟心事。

“倒有一件事,这学只有上学时间,为何没有休假?”佟珍瑶积极争取着,这学是真的没有放假一说啊!要想休息那得看老师什么时候请假,这合理吗?这很不合理!改善生活第一步必须是得到假期!

康熙正眼看她,“你哪里听说上学还有假的?”

“后世啊,他们把全年划分为星期,一个星期七天,上五天学就休息两天。”佟珍瑶毫不心虚。

“后世……”怎么学生还偷懒?

“这叫劳逸结合。”佟珍瑶又补充。

康熙无语,但是仔细想想,这些格格们难道真要学成什么样吗?只好挥了挥手同意了,“那就依你。”

第15章 休息日

自从佟珍瑶争取到了休息,虽说康熙压成了每旬放一天,但她还是颇为坚定的过起了宫内外往返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