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今天真千金讲故事了吗?(清穿)(82)
还是店铺的掌柜看着他们在门口耽误半天,犹豫了又犹豫来叫人,“公主您看要不带几位贵人去里头说话,这门前有风,不是说话的地方。”
“也好,咱们进去说吧,铺子里还有生意。”大格格招呼着。
“啊~”班第抬起手,想起了自己的借口,“我和护卫们要买些料子,今年要在京城过冬,冬装都没买,格格你看买什么合适?”
三格格哼了一声,抱着手臂看他,“不合适!这儿没合适的。”
金掌柜一脸的欲言又止,上门的生意为什么不要啊!
“其实倒也没错,这里的呢料更多些,若是有什么场面上的事,倒是可以做来穿穿,若只为了过冬,你们的袍子更实用些。”大格格客观说道,班第是不是真的缺这点冬装大家都明白,“去上面谈吧。”
这间店铺是一个二层的构造,上面的空间比较窄小,因此没有充作店铺的一部分,这才被征用来放账本记录。
几人挨挨挤挤的在上面坐下,胤褆很不得已的挨着班第坐在了一方,但是三格格很自然的坐到了对面,倒是让几人都对座次满意了。
胤褆和班第的个子大,衬得地方更是支拙,连带出来的人都只得避出去,只有三格格的宫女很坚持的上了茶水。
之后才进入正题。
“今天本是想着请点账目,没想到这么多人遇见,倒是不便招待了。”
去别的地方不是不行,但是大格格认为还是以自己的计划为重,将来她出嫁后,必定要扩大如今的规模,若是现在不知底细,以后也难说。
再者大格格毕竟贵为公主,就算性子温和,也没有什么迁就的意识,即使是对刚出炉不久的未婚夫。
“是我不请自来,唐突了格格。”当然班第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他正在为挤进了大格格亲近的小圈子振奋不已。
“我看底下的柜子里都是堆好的料子,难道这里不卖羊毛线?这个在草原上倒是卖得好。”
三格格撑着下巴,拿过一本账册,“就是卖得好才不卖,只要有就能卖出去,何必我们插手?倒是呢料之前出得不是很好,现在看着很多出给了南方的商人。”
“这么说也该开发点新业务了。”佟珍瑶若有所思,还能再弄点什么?扎点羊毛毡?不过这玩意也不用研究吧,本来就有做毡毯的,不过毛毯是不是可以弄一下。
“先别想这个了,帮我整理了。”大格格笑着把账本分给了每一个人,婉拒了现在就开始做更多的活。
几人耐不住姐姐的气势,只好埋头干活,最后班第左看看又看看,扒拉了一下胤褆,“兄弟,京城都要学算学?”
胤褆被打破了计划本就不高兴,当即冷眼看过去,“你们不学?”
“啊?”班第疑惑了,“这是必须会的吗?”
“基础而已,凭什么不会?”不做微积分就谢天谢地吧。
……
“结束了~吃饭去吧~”三格格看着整理好的数据,满眼的成就感。
几人看了一堆账本,脑力消耗也不小,没有任何人反对。
不过饭后几人分开了,班第悄悄凑到大格格身边,“那是三格格和哪位格格?怎么她的未婚夫如此不好相处。”
大格格顿时就笑出来了,“不用管他。”
这两个还天天暗度陈仓呢,也不知道遮掩个什么,叫人一眼就看破了。
“说来你怎么看出来的?就不怀疑是我哪个兄弟堂亲?”
班第不假思索,“这还不明显么?吃饭的时候他只顾着那位格格了!就差亲自夹菜了!”
“你这话可别往外面说。”大格格收了收笑容,“那是佟家的格格,如今婚事还没过明路的。”
虽然也不远了,只是不知道汗阿玛是在等什么时机,出外谈判的佟大人么?
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十一月下旬, 前往沙俄谈判的队伍回京。
“奴才幸不辱命!”佟国纲在康熙面前打了个千,声音铿锵。
“好!快起来。”
康熙示意梁九功把定下的条约取来,又给这支谈判队伍赐座。
隆科多凑在后面蹭了个座,心里止不住的兴奋, 跟着大伯出这一趟差事, 还能在乾清宫混个坐, 这趟跑得值了!
条约最终划定的分界线是勒拿河与贝加尔湖,赔偿万两白银,而佟国纲提出的贸易请求, 则是未经指示,有待商榷。
“嗯。”康熙基本满意, 虽说不是尽善尽美, 倒也基本达到了要求。
不过康熙不知道的是, 因为火器的应用,这场和谈来的早了些,以至于噶尔丹尚且没能侵占喀尔喀蒙古的地盘,俄国也就没借口以蒙古之地不在清廷的控制中,搁置这一段的边界问题。
又加上佟珍瑶模糊的历史知识的误导, 叫他以为佟国纲是主使,又耳提面命的提醒了不可让步,没有让索额图出使,并且态度更为强硬, 反而让沙俄方的使臣没有那么理直气壮了。
当然这一次的谈判顺利还有一个原因,他们培养了自己通译,这就不需要传教士从中间赚差价了, 所以不仅要回了雅克萨,还让沙俄产生了忌惮。
虽然是有限的忌惮。
仅仅边界问题, 沙俄便反复不同意,几次反水,提出各种试探底线的位置,拉长了谈判的时间。逼得原本还想着和气一点佟国纲,险些在谈判桌上跳起来把对面的使臣摁在地上打。
虽然沙俄的人带了□□,但是他们这边的人也长了这个心眼,真要打起来那也是不吃亏的。
到底沙俄也没有无限的时间耗,在萨布素将军再次调动了军队,这个谈判也就真正的谈下来了。
“诸位都辛苦了,交割之后都回去休息吧,佟都统留下说说具体的情形。”
佟国纲努力振奋了精神,“皇上,沙皇俄国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啊!”
接下来他就从哥萨克的悍勇和战斗欲望,说到了沙俄使臣态度里对大清的轻视,再到他们对土地扩张的渴望,总结下来就是——
“将来若成气候,必成心腹大患!以商队之名获取沙俄与西面的讯息,实为可行之举。”
“知道了。”康熙神色如常,对此早有预料。
佟国纲也不纠结此事,“使臣说有意往京城驻派使节,正在传讯与他们的皇帝沟通,听说这是那些西洋人的做派。”
“那便让他们来,着理藩院处理就是。”
使节罢了,能有什么妨碍,这些洋人俱是野心之辈,不懂感念恩德,之做好打的准备就是了,若果然噶尔丹要反,便先纵容沙俄,待收拾了再回头处置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