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权臣年少时(14)

作者: 梁北音 阅读记录

苏平河满意地点了点头:“一言为定。”

“少爷,祥麟布庄到了。”此时杜若的声音在马车外传来。

苏平河跟着蒋嬷嬷下了马车,印入眼帘的就是一家一眼看去就风雨飘零的布庄。

说是风雨飘零一点都不夸张。

因为这间布庄除却无人问津以外,里头也几乎都被搬空了。

“你确定这是个布庄?”苏平河一脸黑线地问道。

“地址没错啊。”杜若指着铺子门前破败不堪的匾额道,“少爷您瞧,那不是写着‘祥麟布庄’四个大字吗?”

苏平河苦笑一声:“姨娘说这间铺子经营不善,还真是半点不夸张。”

蒋嬷嬷在一旁叹息道:“其实最初,沈老太爷将这间布庄给二夫人陪嫁时,这间布庄还算收成尚可,后来掌柜的换了人,加上城里布庄越开越多,生意就每况愈下了。”

既然沈氏和蒋嬷嬷都提到了掌柜的问题,看来这个传说中的许掌柜的责任确实不小。

苏平河迫不及待想要会一会这个人了。

正说着,一位身着湖青色锦袄的青年就迎了出来:“今日也不是月初,嬷嬷怎么来了?”

蒋嬷嬷没给他什么好脸色,冷哼道:“不是月初我就不能来了?”

蒋嬷嬷通常是月初过来查账,今日无缘无故来了,会被质疑其实也很正常,但蒋嬷嬷明显不喜此人,态度才多有冷淡。

“二少爷,这位便是如今执掌祥麟布庄的许掌柜了。”蒋嬷嬷没理会一脸尴尬的许掌柜,转身向苏平河介绍道。

苏平河点点头,拱手笑道:“许掌柜好,在下苏平河。”

“许言树。”青年的脸色变了变,似是猜到了苏平河的来意,瞬间就变得不太热络。

苏平河见状心想,难怪这祥麟布庄生意会差成这样,这许言树摆明了就不是块做生意的料,也太喜怒形于色了。

“许掌柜里面请,在下刚从姨娘那里接管了这家铺子,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向许掌柜请教。”苏平河见许言树板着个脸,便主动开口缓和了一下气氛。

许言树一言不发地带着苏平河往铺子里走,清俊的眉眼里满是抗拒,竟是丝毫也不想遮掩自己的心思。

苏平河绕着布庄参观了个遍,发现其实这间铺子内里很是宽敞,不光有一个带柜台的前厅,还有十几排木质成列架,里间还有个比前厅更大的库房,可惜里面的存货寥寥无几,看得出铺子的主人早已无心经营。

“铺子目前就许掌柜一个人在打理吗?”苏平河摸了摸陈列架上的灰尘,轻轻问道。

“二少爷也看得出目前铺子的状况,伙计的工钱早发不出来了,不遣散他们,还能怎么办?”许言树明显对苏平河充满敌意,语气里除了无奈还有些许不易察觉的挑衅。

“这么说,铺子里的布匹所剩无几,是因为发不出工钱,被你拿去遣散伙计了?”

“这也无可厚非吧?”许言树拿眼角余光瞄了瞄眼前这个一脸稚嫩的少年,“用布匹来抵工钱也是征得过二夫人同意的,并非许某擅自做主。”

苏平河突然转过脸看了许言树一眼,说出口的话听起来很是随意,但却掷地有声:“许掌柜无需对我不满,我今日也不是来兴师问罪,我是来帮你的。”

许言树闻言先是愣了愣,随后又不屑地打量了苏平河一眼。

乳臭未干的小儿,还敢大言不惭地说能帮他?

苏平河自是看清了许言树眼底的轻视,不由轻笑出声:“怎么?许掌柜宁愿关门大吉,也不想信我一回?”

“你能有什么办法?”

“不急,我出府匆忙,赶路至此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我看你这边有现成的账房,不如我们边饮茶边聊?”

苏平河说罢,也不等许言树同意,自顾自地走向了里间的账房。

许言树看着她纤瘦的背影,竟鬼使神差地跟上去沏了一壶茶,直到两人坐在账房的书桌前,才觉得自己莫名其妙。

——他凭什么对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言听计从?

然而苏平河却早已旁若无人地开始翻起了手边的账本。

其实单看铺子如今的状况也能猜到,近几年来整个布庄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苏平河到底有现代人的数学功底,算起古人的账本来还算轻松,很快她便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许掌柜,为什么我们布庄进货会这么贵?”苏平河问道,“据我所知,京城最大的织布坊和染坊也是沈家的产业,没道理供给自家的铺子还这么贵吧?”

第二十六章 故意勾引

许言树颇为意外地看了苏平河一眼,没想到这个养尊处优的小少爷倒不傻。

“因为织布坊和染坊是沈家二房的产业,他们在玄武街上也有属于自己的布庄,自然不想我们去分一杯羹。”

所以许言树在接管祥麟布庄后就一直很沮丧,在他看来祥麟布庄没生意是注定的。

“那你父亲当年为什么能以更低的价格拿到货?”苏平河翻开前几年的账本,言辞犀利地质问道。

“因为染坊的管事是我父亲的同门师兄,我父亲深谙染布的机要秘方,他们不敢得罪我父亲。”许言树苦笑道,“不仅如此,原先从我们布庄拿货的那些老主顾都跟我父亲有交情,看在我父亲的面子上,根本不会从玄武街那边的布庄买布。”

原来如此。

苏平河沉默地看着许言树,虽说此人不善与人打交道,不是个做生意的好苗子,但这样的烂摊子也确实不好对付。

就好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怕他再长袖善舞会拉客,也没办法改变沈家二房刻意抢生意的事实。

“既如此,我们就不能再只卖布了。”沉思许久后,苏平河开口道。

“不卖布卖什么?”

“我们可以卖布制品。”苏平河解释道,“比方说,成衣,鞋帽,巾帕,甚至被面,床单,枕巾。”

许言树眼前一亮,但很快又不解地问道:“这些会有人买吗?据我所知,大户人家通常都是买布匹回去请绣娘或婢女量体裁衣,寻常百姓则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做的。”

“款式好自然有人愿意买。”苏平河道,“大户人家不差钱,只要看到合眼缘的就会买,便是寻常百姓,也要忙着生计,忙起来不一定有空做这些,只要我们价格合适,总会有人愿意上门,图个方便嘛。”

“你说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实施的。”许言树又质疑道,“每个人的体型不一样,我们做出来的成衣如何能保证人人穿了合身?”

“这有何难?同样的款式多做几个尺码,总有一款能差不多合适,若是碰到身型特殊的,也不是不可以定制。”苏平河道,“最最要紧的是,我们的款式得特别,要叫客人除了来我们铺子,别无他选。”

“这便是难上加难了。”

“偏生这对我而言不是难题。”苏平河狡黠地眨了眨眼,当下便寻了纸笔,伏案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