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权臣年少时(236)
“苏淮胥那个老滑头也向来摇摆不定,要不借此机会,彻底把苏家给……”廖太师说着,做了个斩杀的动作。
太子皱起了眉头:“苏二公子对孤有恩……孤不能恩将仇报。”
“殿下!”廖太师双目圆睁,似是怒极,“殿下是一国储君,岂能如此妇人之仁?”
饶是廖太师言语不敬,太子也没有过分动怒,他只是微微凛了神色:“说到底,苏家如今也由不得孤来发落,决定权在五弟手上呢。”
确实,李景知刚一赶回京城就接手了苏宴海的案子,此时正在都察院翻着卷宗。
苏平河心急如焚地等在书房外,她很想知道局势好好地怎么就变成了如今这副样子。
太子分明表示他不想动苏宴海和三皇子,此事为何又忽然就被捅到了圣上跟前?
不过冷静分析下来,如今三皇子被软禁,太子职权被削弱,唯一得利的李景知定然就是此事的幕后黑手。
她早知道李景知不简单,在书中就是坐享渔翁之利之人。
但眼下事态的发展分明就远远甩开了她的认知范围。
段北乾提前出事,段长暮莫名离京,太子和三皇子的战争提前结束,这都是她始料未及的。
她不得不重新在心里审视李景知这个人了。
“苏平河,给本王进来伺候。”
李景知的声音从书房里传了出来,打断了苏平河的万千思绪。
第二百七十五章 忽然变乖了?
她磨磨蹭蹭地推门进去,朝他行了个有史以来最为恭敬的礼。
李景知颇为新奇地看着她:“怎么着,靠山不在了,忽然变乖了?”
“从前是微臣有眼不识泰山,今日才算是真正认识奕王殿下。”
李景知见她一直垂着头,正面只能看到两个白得透明的耳垂,微微泛着粉色,心里不由起了一股子抵触。
这人真是不男不女,难怪会把段长暮迷得神魂颠倒。
“抬起头来说话。”李景知粗声粗气地命令道,“你倒说说看,本王是个怎样的人?”
苏平河缓缓抬起头,望向李景知的眼底沉静得像一汪湖水:“微臣觉得,奕王殿下智谋超群,是个很难对付的人。”
李景知似是对这个回复还算满意,倚靠在太师椅上,漫不经心地打量着苏平河。
“本王听闻,这回指认苏尚书的罪证,是你找出来的?”
事实就是如此,苏平河不想逃避:“正是。”
“本王倒是有些看走眼了……你还算有点本事。”
“多谢奕王殿下夸赞。”
“只可惜……”李景知话锋一转,“虽然你亲手把你二叔送进了大牢,却没办法将整个苏家置身事外。”
苏平河心里咯噔一下。
果然,她最害怕的事情还是来了。
“请殿下明察,苏宴海早就与苏家脱离关系了。”苏平河急急解释道。
李景知从书桌上抽出一本册子扔在苏平河脚下:“据本王所知,苏宴海只是与苏府分家而已,户籍上并没有从苏家除名。”
苏平河的手有些发抖,她怎么没想到,大齐是认户籍制的。
虽然在她的推波助澜之下,苏宴海和苏府已经撕破了脸,但并没有人去官府公证处将他的户籍删除!
李景知甚少见到她这般无助的模样,心里顿时涌上了一股难以言喻的爽快。
“苏宴海犯的毕竟是通敌大罪,本王少不得要秉公办理……还望苏二公子能够谅解。”
悔恨懊恼的情绪一瞬间充满了苏平河的大脑,几乎要把她的意志给冲垮。
她怎么那么蠢!
为什么连户籍这么重要的事都没考虑到!
若是段长暮在,一定不会像她这般鲁莽。
她后知后觉地想到,也许太子想要拦下这桩案子,也是考虑到她根本就没能力把一切安排好吧。
她死死咬紧牙关才没有让眼泪掉下来:“如果殿下要问罪整个苏家……那干脆连我一起抓了吧。”
“本王怎么会抓苏二公子呢。”李景知森然一笑,“莫说苏二公子是安定侯的相好,便是说起苏二公子这大义灭亲的精神,本王也是敬佩不已的。”
苏平河神色颓然:“通敌罪会怎么判?”
“自然是,满门抄斩呀。”
这么冰冷可怕的话,却被李景知给说得这般曼妙动听,苏平河的心又控制不住地抖了一抖。
她不知为何,忽然意识到,这人可能是认真的。
“苏二公子,可要同本王一起,去查封苏府?”
李景知此刻的眼底竟然还透着一骨子不以为然,仿佛查封苏府对他而言,就像是去酒楼用膳一般习以为常。
苏平河的脸色已经一片惨白,她不敢想象苏府上下被满门抄斩,只有她一人苟活于世,将要背负多大的心理压力。
虽然她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苏家人”,但这三年多以来,好歹沈氏也给过她足够的温暖,就连高高在上的苏淮胥,也不曾苛待过她。
她实在做不到对这一家人的生死视若无睹。
李景知见她的脸色实在难看,也不再逗弄他,一双睡凤眼凉飕飕地扫了她几眼便开门走了出去:“看样子,苏二公子是无颜去见苏家老小了……”
苏平河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神空洞地跌坐在地上。
良久之后,她才颤颤巍巍地扶墙站了起来。
——她总得为苏家做点什么。
等她恢复理智的时候,她已经再度跪在了东宫冰凉的金砖地面上。
这一回,太子没有再第一时间扶她起来。
“求殿下救救苏家!”苏平河朝太子磕了个头,“殿下曾经允诺过微臣一个愿望,如今,微臣想来求这个恩典!”
太子到底还是没能狠心任由她长跪不起,走上前将她扶了起来。
她本就较寻常男子纤瘦许多,眼下陡然遭了变故,身子更如同摇摇欲坠一般,太子使了好大的劲才将她扶稳站好。
“不是孤不愿帮忙……”太子为难道,“实在是孤也无可奈何……父皇已经将苏宴海的案子全权交由五弟处理了。”
苏平河知道三皇子倒台后,太子和李景知已经是势同水火,但仍旧抱有一丝期望:“微臣不求苏府还能如从前一般显赫,只求能保下一家老小的性命,这样都没有可能吗?”
太子许久不曾说话,最后却给她指了条明路:“安定侯与五弟向来交好,苏二公子为何不去求安定侯相助?”
苏平河苦笑,她要是能找到段长暮,哪里还会来东宫?
事实上,自从段长暮离开京城以后,就像彻底失联了一般。
连暗影楼都推说不知道他的任何现况。
扶光也是一问三不知。
因此,苏平河心里的不安才更加强烈。
她隐隐觉得,段长暮好像是在故意跟她保持距离。
京城发生这么大的事,他没道理一点风声都没听说。
就算忙着找段北乾,以他跟李景知的关系,修书一封帮苏家说上几句好话也并非难事,可他却假装什么都不知情,完美地避开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