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春夜(104)
第62章 吉姆雷特Gimlet
早餐之于一天有多重要不言而喻,早餐吃的舒心,一整天的心情不用说多么快乐,但至少一定不会难过。
周鸢坐在餐桌前,喝了一口白粥,苏玺岳很贴心的准备了一小碟白糖放在她一伸手就能够到的位置。
“我喜欢白粥加白糖。”周鸢将小碟子里的白糖撒入自己面前乘着白粥的碗中。
苏玺岳的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尝尝包子如何。”
“你买的?”周鸢说完又犹豫了一下,餐碟里包子的皮更像是自己家中包出来的那种、没有外面速食食品的所谓的“科技与狠活”的过度发白的、自然的面皮,周鸢自己反驳自己才说出口的话,“是……你自己包的?!”
苏玺岳微笑着点点头。
周鸢有些意外,没想到居然被她猜中了。
周鸢坐在餐桌上,大脑一片空白,像是昨夜宿醉未醒。
可是即使昨夜的酒有些上头,但她仍然记得,她和苏玺岳碎碎念念了许多,甚至大多数是无聊的、毫无营养的废话,在这些话题里,就有提到过她初中最爱吃的食堂的两种菜肴。
但不论是微醺状态的她还是现在已然清醒的她,都绝未想过,第二天的早餐餐桌上,就能见到这两种菜。
怎么会有人,将喝醉后的人说的话,全然心心念念的放在心上?
周鸢不会“毫无良心”的认为苏玺岳只是单纯的想吃包子和小炒肉而已、他做这两种菜的初衷和她毫无关系。
包子要经过发面、调馅、再将它们耐心的包好放入蒸锅,而小炒肉,也明显的不符合他们两人的惯来的早餐方面的饮食习惯。
她拿起餐碟里的包子咬了一口,居然是胡萝卜馅儿的包子!
包子皮松软弹香,木耳、鸡蛋、还有胡萝卜混合在一起的馅儿冒着一股在清早就令人食欲极度高涨的味道,分明是素馅的,可有时候素馅比肉馅更诱人。
几种简单的食物经过混合,在周鸢的口中散发出令味蕾满足的香甜。
餐桌上还摆了一盘刚出锅不久、香气扑鼻的小炒肉,一道出现在早餐稍显违和的菜肴。
苏玺岳的嗓音低醇温和:“味道喜欢吗?”
“喜欢。”
周鸢又咬了一口,用实际行动告诉苏玺岳,包子的味道很符合她的口味,她很喜欢。
早餐超乎预料的满足感让周鸢短暂的忘记了昨夜的尴尬,也忘记了她原本打算不动声色旁敲侧击的询问苏玺岳昨晚发生了什么。
今天是令无数打工人痛苦的周一,但周鸢因为今天的早餐,心情意外的完全没有受到要上班的痛苦干扰。
甚至到单位时,离规定的上班时间还有十几分钟,周鸢拿出口红,对着小镜子,慢条斯理的在座位上补了个妆。
林依没多久也到了,刚好看到周鸢对着镜子涂口红的模样,明眸皓齿,红唇一点,早晨的阳光柔和的落在周鸢的手边,她手中的镜子反射着光芒,但这不及周鸢的美丽半分。
林依一早就收到了来自周鸢不自知的“美貌暴击”,她走到周鸢的椅子旁:“早啊,鸢鸢,周一还有心情化妆?”
周鸢将手里的口红收起来,冲林依一笑:“新的一周嘛。”
林依叹了口气,“新的一周,新的烦恼。”
关于社区共创品质空间的活动仍然没有落地,主任上周出差,一直不在办公室,定稿的策划林依周五一早就通过微信发给了主任。
但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主任肯定的回复。
“最后的定稿我记得你上周就发给张主任了啊,还烦恼什么?”周鸢笑了笑,“至少今天不用那么忙碌。”
林依苦笑一下:“是发给主任了,但是他的回复,基本等于没回复。”
活动文档是她和周鸢共同写的,仔细算下来,是周鸢写的内容多一些,但刚好最后林依有一些还在修改,所以她汇总后直接发给了张主任。
但是他们这位张主任看起来真是贵人多忘事,给她的回复基本和没有回复一样。
周鸢眉心微蹙:“张主任没说行?”
林依言简意赅对周鸢道:“Yesorno,咱们主任选择了‘or’。”
周鸢:“。”
林依打开微信,把她和主任的聊天记录打开。
林依:【张主任,这是关于社区品质空间共创活动策划的最终定稿,我们还需要做哪些修改吗,请您指教。】
张主任:【对。】
林依:【领导,“对”是我们还需要做哪些修改吗?还是最终版就可以呀?】
张主任:【对。】
聊天记录戛然而止,短短四句话外加一个文档,周鸢没想到,张主任的“有效沟通”竟然如此的令人沉默。
林依把手机朝着办公桌上一放,整个人靠在椅背上:“鸢鸢,你也看到了,张主任这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周鸢回忆了一下主任出差前给他们的工作的交代,“张主任是周三回来吗?”
林依冷笑一下:“对,主任是周三回江坞,但是咱们主任周三来不来上班就不一定了。”
“周三再得到答复时间太晚了,如果主任说不行,咱们修改的时间也不够。”周鸢思索了几秒钟,“不能太被动,你再给主任发个消息问她一下。”
林依微微叹了口气:“我怎么发啊,鸢鸢你也看到了,我发给主任的话,他一个‘对’就把我打发了。”
周鸢很耐心的对林依说:“这样,你就说‘好的,张主任,那我们就用最终版了’,看看他怎么说,如果他不说,那就说明发给他的文档他认为可以,如果他认为不可以,这样发给他他肯定会回复修改意见的。”
“厉害啊!鸢鸢!学到了学到了。”林依听完周鸢的话茅塞顿开,看周鸢的眼神就像看救世主,她立刻给张主任发去了消息。
张主任暂时没有给林依回消息,她和周鸢又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办公室里的同事很多,但像周鸢和林依这样的“新鲜血液”倒是没有几个,自然而然的,一些繁琐冗杂的工作、又或者说他们“老油条”能推则推的工作就落在了周鸢和林依的头上。
“程姐现在还没来?”没多久林依看了一圈办公室,小声问周鸢。
她有一份关于社区外来人口统计的数据表格需要和程芳燕对接,工作量太大,根本不是一个人能按时完成的。
周鸢摇了摇头,“送孙子上幼儿园去了吧。”
“她孙子有这么大?”林依回忆了一下,“现在最多也就一岁多不到两岁吧。”
周鸢耸了耸肩膀,“主任这几天都不在,程姐上班当然更随意了。”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有社区居民到他们办公的地方来。
“您好,我来开无犯罪证明记录,找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