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魔姬的六零懵逼日常(123)+番外

穆初夏见她奶似乎不怎么吃惊,便把和袁向北一起进城挣钱的事儿告诉了老太太。不过她好歹还长了点脑子,没敢说去了好几次,只告诉她奶,说上次一天没回家,是和袁向北一起去城里卖猎物去了。

说完了这些,穆初夏还鬼使神差地来了一句:“奶,我好像又变厉害了,我现在一跳,就能跳两丈远...”

穆大魔王觉得这样一直藏着掖着不是个办法,不如稍微透露点给老太太,让老太太给她打掩护,好方便以后行事儿。而且老太太也不是一次两次为自己遮掩了。

赵老太原本听说两娃子打野猪卖还没啥大反应,毕竟孙女不是第一次打到野猪。她和袁向北又见天腻在一起,袁小子向来有主见,能带着孙女去城里卖猪也没啥好奇怪的。

可待老太太听完穆初夏最后一句话时,愕然惊问:“啥?又变化了?”问完了,又翘起眉头急吼吼地说:“起来,起来,跳给我看看,能跳多远。”

穆初夏:“......”

正常的不是应该大惊失色,目瞪口呆吗?

奶这反就不对啊!震惊虽有,但雀喜却更多...

事实上是,自从穆初夏力气变大后,赵老太就认定这孙女不平凡,预防针打得久了,再遇上这种事儿,老太太反倒是不怎么惊讶了。

别说赵老太,连整个村的人都这样认为。

也不想想,正常人就是力气再怎么大,也不可能驼得起千八百斤的东西,更别说穆初夏还只是个小娃子。

大伙都认定了穆家这小闺女定是某路神仙下凡,只是她犯傻犯多了,大伙觉得她就算是某路神仙也是个傻缺神仙,要不然,不会这么笨。这才把她当正常孩子对待。

赵老太屋里发生了什么事儿,除了几个在场的人,没人知道,不过从那以后,穆初夏的自由度又高了。

穆初夏把自己挣来的钱掏了两百块给她奶,翌日又去把堆在黑大王洞里的布抱回来丢给了老太太,让她给她做新衣服穿。

有赵老太打掩护,穆初夏盼望的好日子又提升了一节,至少赵老太不再动不动就克扣她的肉了。

也不知道老太太是如何给初夏爸妈说的,从那以后,初夏爸妈也不怎么管她了,只要不做出啥太出格的事儿,一家人就任由着她闹。

穆家在腊月中旬把新媳妇娶进了门。新媳妇个儿不高,娇娇小小,但性子却是很急,做啥事都风风火火,从不把事儿留到隔日。

新三婶林秀是她亲弟弟送进门的,过门那天,穆家好些长辈都来老穆家坐了坐,让新三婶认人。

这年头,日子艰难,嫁娶一切从简。赵老太早早买好了糖果,在新媳妇进门头一天,把村里分下的花生煮了出来,又煮了一大锅茶水,第二天凡是来看新媳妇的也就是意思意思喝口茶,抓把花生和糖就过了。

按说,这年月闺女出嫁多少也要有点嫁妆,哪怕是两个藤条箱子,那也算是嫁妆。可林秀上头没人,家里又只有一个刚成年的弟弟,没人为她置办这些东西。嫁过来时,林秀就只带了几身换洗衣服,连进门时穿的新衣服还是穆家给布做的。

日子一晃而过,新媳妇进门没多久就到了年底,过年前两天,村里总算是把一年的账结算下来。老穆家一大家子人一年到头才挣了三百多块钱,这还是村里把穆初夏的工分给提成了成. 人工分,才结出来的钱。别看这年头三百来块钱很多,可穆家挣工分的人也多。十几口人合力才挣三百多,可想农民的日子有多难过。

今年不怎么差粮食,虽然大头依旧是交了公粮,但红薯的收成却比往年足足翻了一倍。红薯分下来,几乎就能顶一家人大半年的口粮了,这粗粮参杂着细粮一起吃,只要明年日头还和今年一样,那大伙就都饿不着肚子。

因为不怎么差吃的,过年时大家也比较舍得吃了,家家户户都把存下来的好东西煮了出来,先祭拜了祖先,然后就开如大吃口喝。今年算是这几年来,村民过得最好的一个年。

过完年,开了春老穆家就准备分家了。

毕竟如今不需要一家子人在抱团过日子了,为了减少矛盾还是尽早分了的好。穆大牛请来了穆太爷,在穆家辈份最高的长辈见证下,穆家三房和平的分了家。

老两口一碗水端得很平,按早前说的好,老两口跟着穆庭棋一家子住,正房和厨房留给穆庭棋的,毕竟他是老大。

穆庭治左边两间箱房,穆庭凯右边两间厢房,分完房子,便是分财产,老两口就着过年前分下来的钱,又添了一些,一家分了一百五十块,这几乎是分完了老穆家所有的钱财,然后把家里剩下的粮食留下一点做为老两口自己的口粮后,一分为三,分了下去。

把财产分完后,穆老爷子就去村里请人给两个分出去的儿子弄厨房。搭建厨房那天,村里来了好些人帮忙,老穆家煮了两顿饭招待前来帮忙的乡邻,两天功夫,两家的厨房就搭建好了,不但如此,连灶台都堆砌好了。

如此,穆家三房人,就算是彻底分开,各过各的了。

第87章 会煮饭的熊

春去春又来, 日子转瞬即逝, 不知不觉魔殿公主就在这个世界上过了六个年头。

这几年里穆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穆初夏时不时就会和袁向北一起进山去打猎, 弄来的钱,一部分给了爸妈,一部分给了赵老太, 自己还留了一些。分家后, 穆家人依旧齐心合力, 你帮着我, 我帮着你, 从没红过脸,除了自己开火外,和没分家时还真没有多大区别。

老两口从不找三个儿子要口粮,全靠分出去的儿子自觉。有时候得了闲还会帮着他们做下家务, 家里一大家子的衣服鞋子依旧是老太太在做。

穆初夏把钱交给老太太,就是让她多少补贴一下她大伯和三叔。

毕竟他们两家只能在地里刨工分换钱, 手头上没自家宽裕,哥哥弟弟们又要上学,到处都要花钱。

来了这么些年,穆初夏对穆家的感情越来越深,她希望大家都能有好日子过。

穆福军高中毕业,经来凤公社介绍, 远去西北做了工农兵。穆盼春倒是磕磕碰碰地和几个弟妹一起读到了小学五年级, 马上就要毕业了。

盼春这个书读得特别艰苦, 读了几年书,就割了几年的牛草,不仅如此,她还把家里所有的柴火都包了,与当初在家时干的活几乎一样,就差没下地去挣工分了。好在一起读书的弟弟妹妹多,放学时总会帮她稍微分担一些。虽是分了家,但却抹灭不了彼此的关系。

尽管如此,她也只能将就着把小学读完,毕竟年纪大了,已经是个十七岁的大姑娘,在芭蕉村这地界,十七岁都可以嫁人生娃了。

穆福昆和穆福国两人都在镇上读初中,一个读初一,一个读初三。倘若不出意外,过完这个夏天,穆福昆就要去城里上高中了。

林秀进门后没多久就开了怀,年尾的时候就给老穆家添了一个大胖小子,穆三叔时隔七年,又一次当了爹。还别说,穆三爷眼光老辣,林秀进门后到是补全了穆三叔那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