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一旦陵寝封墓,外人再难打开。反正,以那些工匠的能力,是无法开启陵寝的。”
听到华年这般说,王太后就想起了赫赫有名的明(冥)陶。
明陶的出现,是在大汉初期。当时,天下刚刚统一,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汉高祖刘邦去世之后,属于他的陵寝刚刚修建完毕。因为历史的缘故,大臣们都提议将那些工匠们斩杀。可是,光元女帝力排众议,将那些工匠们放走。而且,还改变了汉高祖刘邦的陪葬品。由各种价值连城的宝物,变成了一文不值的陶器。
那些陶器虽然被烧制的栩栩如生,精美华丽。但是,不可否认,那就是毫不起眼的泥巴做成的。
当时,很多大臣们虽然表面上赞同女皇的提议,私下里却有些诽谤。不管汉高祖刘邦的行为如何,那也是女皇的亲生父亲啊!
直到后来,这位女皇陛下的陪葬品和汉高祖刘邦一模一样,同样是这些精美华丽的陶器。大臣们这才察觉到,那位女皇陛下并不是私心,而是为了整个天下。
国库本就不丰裕,何必为了所谓的陪葬品,掏空整个国库呢?
后来,明陶就盛行于世。随着一年年过去,陪葬金银宝物的人越来越少。将明陶作为陪葬物的,则越来越多。
不过,在民间,越是精美,越是栩栩如生的明陶,价格也就越贵。毕竟,这是皇室制造品。就算在黄世仁看来一文不值,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地流入到民间去。或许因为稀少的缘故,对某些人来说,明陶比金银价值更贵吧!
此时此刻的王太后绝对想不到,在后世,精美绝伦的明陶价值连城。在后世的人看来,这种东西可珍贵多了。因此,不惜有人闯入皇陵,偷盗陪葬品。
第37章
盘膝坐在精美华丽的座椅之上, 胶东王太后看着年轻貌美的华年,继续问道:“如果有人大逆不道,闯入皇陵,惊扰了先人,那该怎么办?”
微微抬起眼皮, 华年看了看王太后眼角的皱纹, 她心中有了底。王太后已经老了, 或许过不了多久的时间, 就要追随先帝的脚步,进入墓穴安葬。她此时关心陵寝的安全问题,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华年也不隐瞒, 恭敬而诚恳的回答道:“王太后娘娘, 此事您不用担心。别说陵寝封墓之后, 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也无法打开。就算能够打开,也无人能够辱及先人。单单陵寝内密布的机关,就够盗墓贼们吃一壶的了, 更别说到最后的杀手锏。”
“杀手锏,那是什么?”王太后微微睁大眼睛,不可置信的问道。
华年微微一笑, 淡定自若的回答道:“王太后,您有所不知。秦朝始皇帝手下的方士们,曾经炼制出一种特殊的药水。这种药水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在炼制完成之后, 一旦接触到外界的气息,就会变成火焰,将所有的东西,都毁于一旦。
汉高祖皇帝在攻占咸阳城之后,就得到了这种药水的配方。后来,光元女皇就将这样的药水放在了防盗这一方面。
据说,这种药水在未炼制完成的时候,就会被放进棺椁中。经过几天的时间之后,这种特殊的药水就炼制完毕。到了那个时候,棺椁就无法碰触了。”
听到华年的解释,王太后有些傻眼。于是,她难以置信地问道:“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还不得尸骨无存。”
华年叹了一口气,耐心地解释道:“王太后娘娘,如果是正常情况的话,那种药水绝对不会发作。如果真的有人胆大包天,敢来盗墓的话,带着那些盗墓贼一起尸骨无存总比被人侮辱尸体的好。”
听到这话,王太后一想也是。如果是她的话,也宁愿自己被烧成灰烬,消逝于天地。也不愿意被那些盗墓贼肮脏的爪子摸遍全身,由人侮辱。
想到这里,王太后就在心中默默地做了一个决定。等到她百年之后,也要这样的布置。她是一国王太后,这样一点小小的要求,恐怕没有人会反驳吧!
皇太女初初登基成为女皇,除了要修建自己的陵寝之外。与此同时,皇太后的陵寝也要修建。
因为汉景帝刘启的墓穴已经封墓,曾经作为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的皇太后,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进入陵寝之中,和汉景帝刘启死同穴。
因此,皇太后必须另外修建陵寝,待她百年之后,进入其中安眠。
和女皇陛下不同,皇太后对于自己陵寝的修建十分在意。单单是选址,就前前后后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
对于皇太后如此的慢性子,女皇陛下一点也不在意。身后之事,在意一点也是应该的。不是所有人都和她一样,对身后之事毫无关心。
还没等到皇太后决定如何修建陵寝,女皇陛下就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给她修建的陵寝之中,居然因为不知名的原因而渗水。也就是说,已经修建了一年的陵寝就要废了。必须重新选址,重新修建。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女皇陛下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修建皇帝陵寝这种事情,实在是劳民伤财。重新选址,重新修建,也不知要浪费多少人力物力。国库中的那些金银财宝,与其用来修建陵寝,还不如用之于民。
将作少府(负责修建陵寝的最高官员)战战兢兢的跪在御座之下,胆战心惊地注视着女皇陛下的容颜。看到女皇陛下皱眉,他吓得魂都掉了。
已经修建一年之久的陵寝突然渗水,这可是不吉之兆。就算是没有以往的惯例,将作少府也知道,此事和他绝对少不了关系。如果女皇陛下勃然大怒,要斩了他的脑袋,他也毫无怨言。只是希望,女皇陛下仁慈,不要殃及九族。
骨节分明的手指敲了敲棕红色的桌案,女皇陛下神情凝重的问道:“爱卿,你可否知晓,朕的陵寝还可以继续修建吗?”
将作少府闻言,目瞪口呆地抬起头来,悲喜交加地回答道:“回禀陛下,臣已经派人查探过了,陵寝之中,只有一小部分地域渗水。按照臣的看法,现在还可以继续修建。”
听女皇陛下的意思,有想要继续修建陵寝的想法。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作为将作少府,虽然仍然很可能受到惩罚,但是不至于会诛灭九族。
听到将作少府的回答,女皇陛下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皇帝陵寝的修建,长达数十年。运用到的人力物力,不可计数。重新选址,重新修建,那就说明这一年来的工作算是白费了。整整几十万两的银子,全部打了水漂。
劳民伤财这种事情,女皇陛下还不屑去做。于是,她面无表情的说道:“既然如此,你便继续主持修建吧!”
“若,陛下。”将作少府热泪盈眶地回答道,一脸激动的退出了宫殿。他万万没有想到,女皇陛下竟然是如此明君仁主。面对修建一年多的陵寝渗水,女皇陛下不但没有责怪他们,还让他们继续修建。
将作少府如此高兴,其实并不是在欣喜自己保住了性命,而是在为天下人感到欣喜。有如此明君,天下百姓何愁不安康乐业。毕竟,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皇帝,能够为了百姓们,从而在百年之后居住带有瑕疵的陵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