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出兵
——两种矛盾性格集与一身,如果他不是疯子,就是天才。的应该说罗耀阳信任的人,都是行动派的。
风雷没有声泪俱下、捶胸顿足地表示风家的清白,风霆的清白。而纪珂则根本没有对熠星所说的事情作无意义的质疑和猜测,他思索了片刻,就对稳定朝局提出一个又一个的办法。
@
对朝中会有的反应,熠星不断的推想,纪珂不断的建议,讨论。
哪些人要监管,哪些人要堤防,哪些人要争取,所有可能上不得台面,或者不能用正途的解决备选方案都被扔到卫谋他们的眼前。然后是风雷,风雷手下的禁军永远是维系皇城安定的最大力量。
熠星可以想到这个消息在未来引起的轩然大波,但京城不能乱,朝廷不能乱,大殷皇朝的态度将会给对方造成难以估计的无形压力,对罗耀阳未知的处境,至关重要。
熠星与他们商议布置直至天黑,晚饭也没吃,就马不停蹄的与风雷一起赶往风府。
对战争,熠星满肚子光是理论,却从来不曾真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思考战略,对于如何调兵能最大限度的解决罗耀阳正在遭遇的危机,他一点想法也没有,幸好,罗耀阳留给他一位睿智又经验丰富的导师。
粮草,军需,后备补给线,全部都从熠星手下的商行就近调配,卫荫这个转运使还在惠州前方,卫谋对全局控制已经是驾轻就熟。
军队,在护国公的建议下,建州营,南坎营,大川营三路出兵,前两路直奔楚水,分东西夹击,后一路从西南攻击霍尔邦腹地,务必分化对方的联盟。还有领军的将领的人选……
商议一直到第二天上午,确保路线、战术、战略一切都有完备的方案。
护国公作为风霆的爷爷、军方早已神化了的人物,确实有过人之处。尽管相隔千里之遥,但对前方的地形、气候、城池、弱点,敌人将领的脾气、军队的装备……这么多年一直都在研究,而且如今看来颇有成果。
这就是熠星想要的,他没有功夫听朝臣们扯皮倾轧,他需要时间,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兵、救人。
“小熠。”风雷送熠星出府,欲言又止,忽然停下来,规矩的冲他行了一个跪拜大礼。
风霆下落不明先在,皇上被人叛变,失踪在后,不得不说风霆也是有嫌疑的,只是熠星主动找风雷商议对策,后又来找风家商议军事要事,信任护国公的建议,明显选择了对风家的无条件信任。
护国公虽然没说什么,但风雷知道,爷爷已经用行动表示了风家的感激和忠诚。
“风雷,我信任我看人的眼光,也信任我父皇和皇兄信任的人。”熠星拉起风雷,“等正式军报传来的时候,风家肯定会受到各方面的非议,因为风霆的不知所踪,我必须对风家采取一定的措施,削职、或软禁。那时候风家要表面做出姿态,而你要由明转暗了,但无论如何,我们要守住这个王朝,我哥他……一定会平安回来的,一定会的!”
熠星说这话时,语气里的强大信念,异常坚定。
要做的准备都大致有了规划,熠星几乎两天没合眼,刚刚躺下没多久,就感觉到耳边有人唤他,有一双手很有经验按摩着他一直紧绷的肩颈,以缓解打断睡眠的烦躁。
“熠,军报到了,该起来了。”
“唔?”
海宁估计军报差不多要到了,守了一宿也没睡,现在见熠星醒过来,伸手拉他起来,穿衣,“军报刚刚到了,现在四更刚过,我已经要人去鸣钟了。大臣们来朝还要有一阵子,别那么急。”
熠星呆愣了一会儿,似乎在消化海宁的话,然后慢慢清醒,随后头越来越低,最后抵在海宁的肩上,“海宁,让我靠一会儿……”
海宁放下衣服,无言的伸手抱着他,默契、支持、安慰和鼓舞,他们之间不需要言语。
良久,熠星直起身子。
“海宁,若有人敢在大殿废话浪费我时间,恐怕又得麻烦你这个大理寺少卿替我清理门户了。”
“我不介意,算作政绩,我还能升官呢!”
借着说笑调整了情绪,熠星冲海宁扯扯嘴角笑了一下,他的这场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穿上朝服,熠星朝议事大殿走去。
炸锅的朝堂跟预见的一样,熠星给了文武百官们半个时辰功夫展示他们吃惊、愤怒、担忧、忠心的情感之后,解决方案正是提到议题上来。
军队的安排早有腹稿,由护国公亲自操刀的方案,被熠星一拿出来的,几乎就得到武将们的一致赞同。
军令、军符,调配的任免书,几乎在夏日初生的太阳一升起来的时候,就被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派向边关各处大营;而朝中领命的几位将军,随行数百的亲兵家将,也全部在午前就整装待发。
“武将军,秦将军,张将军,左将军,”熠星在他们出发前,叫住了即将出征的四员大将,“我只在你们出征前说最后一句话。前线,不仅仅有我们的子民,有我们的将士,还有我们的皇上。”
熠星扫视他们四人,扫视大殿之上所有文武百官,话语铿锵坚定,“用你们手中的剑,用我们大殷的铁骑告诉他们——明犯我强殷者,虽远必诛!”
……
看着几位将军各率几百家将带着决心、希望和凛冽的杀气策马出城奔赴前线,熠星用最坚定的理智要自己把视线转回朝堂。
相比军队调动的干净利落,最难的,其实还是朝中内部的人事——混乱异常。
风家,韩英将军家属都被无一例外的软禁。
然后不可避免的,朝臣就谁需要为此事负责而争吵怀疑、攻讦倾轧。昔日曾经给‘御驾亲征’说好话的人全成了什么包藏祸心,什么里通外国,什么谋逆背叛。
众矢之的就是风霆,若不是熠星和左相事先有准备,联手压制,风霆乃至风家,都恐怕少不得被人安上叛国的帽子。
当然,除此之外,更值得人们关注的,还是太子之位。
这次跟之前的试探不一样了,皇上万一,假如说万一……,那大宝之位……
只能有两个人选——
罗堂。
皇长子,端的是一个名正言顺。
毕竟皇上没有嫡子,就只能立长子,不管他是草包,还是庸才,按照祖制,按照天下人的正常思维,根正苗红,出身正统,这是铁板钉钉的事。
还有一个是璟王。
璟王的手腕和能力有目共睹,现在是监国,又是兵马统帅,而且通过前一阵子的铁腕,让大家都知道,若璟王想得这个位子,也不是不可能。
再说,皇上的孩子都还小,也许有这个名,还没这个命呢!璟王唯一的顾虑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但不管怎么说,作为继位热门人选的大皇子的外公,本已失势的赵太师,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朝堂上,理所应当的受到了不少‘勾搭’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