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美滋滋(99)+番外
反正等唐红玫和唐耀祖急匆匆赶到家里时,整个儿家都是鸡飞狗跳的。
唐妈一看到儿子闺女回来,忙抹着眼泪哭诉:“红玫,光宗家的也不知道咋了,非闹着要回娘家,还要把文哲抱走,说什么光宗不要她了,她也不要留这儿了。你说这不是瞎胡闹吗?”
“她没把信给你看?”话一出口,唐红玫就知道自己说错了,因为唐妈不识字。
事实上,唐妈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文盲,像唐婶儿是生活在县城里的,好歹还随大流上过几年学,可也仅此而已。
果不其然,唐妈没好气的道:“给我看有啥用?我又不认得。”又把唐红玫往屋里拽,“赶紧帮我劝劝,好好的说啥分不分的,这不是拿正经事当儿戏吗?”
唐红玫无奈的进了屋,紧接着就看到哭成泪人的大弟媳,也看到了她手里已经被揉成一团的信纸。
及至看完了信,唐红玫再一次的刷新了三观。
她什么都不想说了,默默的把信递给了唐耀祖。
信的内容挺多的,足足写了三页信纸,总结一下差不多就是两个意思:第一,你配不上我;第二,我们离婚儿子归我。
要是说得更详尽有些的话,就是唐光宗在信上,大段大段的数落了妻子的不是。说他最初愿意跟她在一起,是因为她是个城里姑娘,看着就跟那些地里刨食的乡下姑娘不一样,又白又嫩又有气质。然而,她变得太快了,从怀孕到退学,再到下农村生孩子带孩子做家务等等,她现在就跟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妇人一模一样,两人已经没了共同语言。
“……‘你已从珍珠沦为鱼目,我们早就渐行渐远,干脆就这样分开吧,至少还能留下些许美好的回忆。’”唐耀祖惊呆了,“我哥这是想离婚?”
唐妈一巴掌拍在他背上:“瞎说什么?你哥咋会想离婚呢?他哪里有说‘离婚’这俩字了?不准胡说!”
都要分开了,这还能不是离婚?
“妈!你自己听……‘我在鹏城找到了一生的挚爱安妮小姐,她是蒙尘的明珠,我要跟她在一起。’……这不是离婚是啥?”唐耀祖艰难的吞了吞口水,“我哥疯了吧?”
“反正我不会让什么泥巴小姐进门的!”唐妈信誓旦旦的说着,又转身去劝儿媳,“老四家的你放心,外头的狐狸精想要进门没那么容易,在我心里你才是我儿媳妇儿!”
本以为唐光宗媳妇会跟以前一样沉默不语,或者干脆接受了唐妈的说法,然而这一次,她却一反常态的爆发了。
“进门没彩礼我忍了,在乡下办酒我忍了,他要南下跟二姐夫做买卖我忍了,现在呢?我忙着操持家里家外,忙着给他生儿子带儿子,还要照顾他父母,他又在干什么?我嫁的是唐光宗!不是嫁给了你们唐家!!”
唐妈懵了,在场的其他人也有些缓不过来,这档口,她已经抱上了儿子,径直出了门。
“快!快!快拦住她啊!耀祖!!”
眼见她要把自家唯一的大孙子抱走,唐妈连站都要站不住了。如果之前唐妈只是因为儿子儿媳在闹别扭,那么听了刚才那一席话,总算是明白了。
这不是闹别扭,就是在闹离婚啊!
唐耀祖到底是壮小伙儿,真要拦住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是很容易的。可等真的拦下来了,他又不知所措了:“嫂、嫂子……”
“你们家都是混蛋!!”眼见走不了了,唐光宗媳妇儿直接火了,“要不是你死活不跟他换,南下的人就是你了!你怕啥,你又没媳妇儿,南下又怎么了?你偏不去,非要叫他去,现在好了他偷人了,他在外面有人了,我能怎么办?我们俩口子结婚三四年了,处的时间连三四个月都没有……你为什么不换?”
唐妈匆匆赶了过来,一把抢过了自家大孙子,左看右看好一番折腾,见没啥事儿后,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退后几步回到屋里,站在门口冲着大儿媳说:“文哲是我唐家的孙子,我不管你们俩口子闹成啥样儿,不准把文哲扯进来!”
顿了顿,唐妈又忍不住抱怨起来:“耀祖你也是,早知道当初就换一下好了,多大的事儿呢?你哥能吃的苦,你就不能吃了?红玫也是!都是你弟弟,你怎么能老偏心耀祖呢?”
唐红玫、唐耀祖:…………
姐弟二人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模一样的迷茫无措。
趁着这个机会,唐光宗媳妇儿转身走人,因为她这回没抱上儿子,唐妈倒也没上前拦住她,只是一叠声的念叨着:“怎么就成这样了?唉,这事儿咋就闹成这样了呢?”
第44章
唐妈的情况跟李妈很是相似,就连自我感觉也有很多的共通之处。
就拿李妈来说,整个机械厂家属区谁不知道这人是出了名的重男轻女?可你若是问她自个儿,她可不觉得哪里就重男轻女了。
自我感觉和客观判断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在李妈看来,前头两个闺女都长成了,现在当然要紧着最小的儿子了。她从也没有虐打过两个闺女,也叫她们都吃饱了饭,当然最艰苦的那几年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可全家都这样,又不是独独饿着俩闺女。
至于把闺女嫁出去要高价彩礼,谁家不是这样的?更别说,李桃当年因为跟家里赌气,略掉了订婚后过个一两年才结婚的规矩,利索的就把自己打包嫁了,她一分钱没落着不说,还落了一通埋怨。等到了二桃那会儿,为了长远考虑,她一样没拿到彩礼,反而倒贴了两床被子给二桃当嫁妆。
李妈一直觉得,她对仨孩子一视同仁,什么重男轻女,没有的事儿。
你问为啥同样都是孩子,李桃和二桃未出嫁时都要忙里忙外的操持家务,李旦就不需要?李妈的理由足足的,女孩儿迟早要嫁人,嫁了人还能什么都不会干?横竖都要学的,当然是趁早学会了更好。男孩儿就不同了,没娶媳妇儿有妈和姐姐照顾,娶了媳妇儿就更不用多说了,学这些家务事儿有什么用?
再问她为啥要给李旦攒钱,却不给李桃姐俩攒钱?那更简单了,女孩儿嫁人以后就靠夫家过活了,要钱干什么?男孩儿就不同了,没钱谁嫁给你?
……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不能去跟三观不同的人讲道理,因为确确实实是讲不通的。
就像李妈从不认为自己重男轻女,最多最多也就是偏疼年岁小的孩子。那么,换做唐妈亦是如此,她也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太过于偏心了。
怎么会偏心呢?儿子女儿都一样养大了,又没骂过更没打过,养得这么好,她当然是个完美的母亲了。
至于唐光宗这回出的事儿,她先前是没意识到,只觉得孩子怎么就这般糊涂呢,等听到了大儿媳临走前那番话,她不由的责怪上了。
怪大儿媳连个男人都哄不住,没见她二闺女也长时间跟二女婿分隔两地吗?怎么女婿没事儿,儿子偏就叫人哄了去?当然是大儿媳自个儿没用了。
又怪年前那会儿,大儿子要跟小儿子交换活儿,却被拒了。仔细想想,南方沿海城市本来就比他们这块发达多了,经历的诱惑肯定也多,假如大儿子老老实实待在县里,又怎会有这种事情呢?
抱怨来抱怨去,唐妈最终还是接受了现实。
“你俩不是还要忙活店里的事儿吗?赶紧回去吧。光宗家的……”唐妈犹豫了一下,“我是不想叫他俩分开,可要是她自个儿都不想辙儿,我又能咋样呢?算了算了,由着他们去吧。”
唐耀祖本来就容易炸,听了这话,直接就受不了了:“妈,这回是哥他做错了事儿,你倒是好,埋怨这个埋怨那个的,你为啥不去劝劝我哥呢?”
“是是是,他是做错了事儿,可他这会儿又没在我跟前,我能咋办?再说就他错了,他媳妇儿没错?那会儿你二姐也说了,不然就叫她跟着一起去南方,她不乐意啊!一副好像我会虐待了她儿子的样子,说啥都不愿意去,还拿咱们老俩口作筏子,说要照顾我们俩……我们多大年岁?你爷爷还在种地呢,我和你爸就已经老到要人照顾了?说是照顾,她最多也就是扫扫地、喂喂鸡,连生火做饭都弄不好,更别提下地干活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