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的那天朕发现自己是反派(246)+番外
傅灵羡道:“正是因为对方胆大妄为,我才不能漏了怯去。”
穆停云怀疑地看着她。
傅灵羡苦笑道:“你怎么那么不信我?”
穆停云控诉:“昨天你在车上还说没事呢!”
傅灵羡:“……好吧,总有失误的时候,早朝不会了,路上官员众多,他们不可能真的撕破脸去,倒是我正常上朝,还可以给他们营造一种错觉。”
“什么错觉?”
“我早有打算的错觉。”
穆停云微愣,也想起昨夜回来之后,傅灵羡告诉她,是陛下派来的人救了她们。
但是陛下此举,是有打草惊蛇的风险的。
穆停云明白过来,傅灵羡一定要去上朝,是要用这种行为表现出一种,昨夜来支援的人就是她自己安排的,她还有很多后手的形象。
可以说是一种……
装模作样。
穆停云明白过来了,她走到一边,却还是忍不住说一句:“你要小心些。”
傅灵羡有些高兴:“你如今这样关心我,是不是已经把我当成你的……”
“滚!”
傅灵羡笑容一收,尴尬地揉了揉鼻子,向外走去,待走到门口,突然回头说了句:“尊重长辈还是要的。”
“你……”
穆停云的话根本没骂出口,傅灵羡已经飞速消失在了门口。
在门口上了车,傅灵羡发现自己的心情竟然久违的轻松,甚至打开车窗,看了看街道上的景色。
虽然是这样的时刻,但是她知道知道,云平已经没那么恨她,更
重要的是,陛下果然就是在引蛇出洞,如今,她比其他人都更先知道这件事了。
这是否证明,陛下也开始信任自己了?
车驾很快顺利到了朱雀门,今日宫门仍如前几日一般未开,傅灵羡在车上听了一下周围的议论,发现已经有人议论起了朱雀街西南发现的好几具尸体,陛下显然装得非常彻底,连尸体也没有遣人去处理。
傅灵羡思索了一下,还是下了车,下车之后环顾四周,很快目光落在上官命的身上。
上官命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接触到她的目光之后,抬手虚虚行了个礼。
天光渐明,宫门却还是没有打开,过了一小会儿,尚书王霁从侧门走出,对众人道:“今日还是不朝。”
但往日喧闹一番便散去的官员,今日显然是有了别的想法。
一位御史府官员突然上前一步,高声开口道:“陛下究竟为何多日不朝,是身体有恙,还是别有缘故,总要给个清楚的旨意吧。”
王霁深深作揖,苦笑道:“请诸君莫要为难卑职,卑职只是传递陛下的命令而已。”
对方继续上前,指着她:“你可见到陛下!”
王霁后退半步,面露迟疑,半晌缓缓摇头。
对方怒喝道:“你都没有见到陛下,谈何传递命令!”
他转身,面向众人,朗声道:“诸位都熟读经史,想必都曾看过前朝丞相隐瞒始皇死讯,秘不发丧,最后替厉帝谋得帝位的故事吧?当然,在下这话也并不是说陛下出了什么事,而是想说,我等官员不得面圣,定有蹊跷之事发生啊!”
人群中,上官命突然凉凉说了句:“那依君之见,该当如何啊?”
这显然是一唱一和。
对方立刻接道:“自然是让我们进宫,见到陛下,对此有异议者,都是奸臣无疑,该格杀勿论!”!
第一百五十章
傅灵羡站在人群前列,犹豫着自己要不要上去说句话。
王霁后退几步,似恐慌不已,期期艾艾道:“这……你们、你们难道要硬闯宫禁么?”
“是又如何,君王有难,臣等是要救驾!”
话音一落,不知何处传来哨声,只见一群带着刀枪棍棒,穿着甲胄的兵士,不知何时,已经围住了他们。
竟然连兵士都安排好了。
傅灵羡决定还是不说话了。
她不说话,田昐却在这时从车舆上快步下来,怒气冲冲道:“上官命,你在做什么?”
上官命堪称风度翩翩地拱了拱手:“田公何出此言,又不是下官要做什么,这是咱们诸位同僚共同的想法,更何况,若非要说下官想做什么,那也是忧心陛下的身体,警惕陛下身边的弄臣。”
田昐上前,咬牙切齿:“你不是说了么,陛下授于天命。”
上官命道:“正因为授于天命,陛下身边,更需要咱们这样的正直之事,而非某些小人啊。”
都这个时候了,陈松如终于也下了车,她咳嗽了两声,问:“大司农说的不会是我吧?”
上官命忙道:“岂敢岂敢,老夫相信,丞相与御使大夫,肯定能理解咱们要面圣的紧迫心情吧?”
田昐气得呼吸都不畅起来,大步上前挡在朱雀门前,道:“今日谁想进去,就从老朽身上踏过去!”
上官命脸色发黑,但半晌,又笑了,他走到田昐身前,低声道:“田公,你阻着我们也没用啊,我们也是听太后的命令,这个时候,太后娘娘,应该已经过去了吧……”
田昐气血上涌,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了地上。
……
“太后娘娘,大司农那传消息过来了,陛下今日仍然没有早朝,您是否要去看看陛下?”
薄四娘望着镜中的自己,一时之间觉得有些陌生。
昨夜她特意染了头发,今日看起来果真是比往常精神许多。
可若和十年前相比,就差得太远了。
想到十年前,她就不禁想起十年前那个上元节的第二天清晨,不知从何而来的士兵将她团团围住,自此以后,便是半圈禁的十年。
扪心自问,傅端榕对她不差。
除了不让她接触到外界,不管有什么需求,基本对方都会满足,每月初一十五,对方也都来请安,说话也很收敛——至少在成婚之前是这样。
但是作为曾经的掌权者,她如何能不知道,这不过是一种掌控人的手段呢。
二十年前,当年还健在的文帝亲自教会了她一个道理:“为君者,恩威并施。”
文帝一定没有想到,他只是像是调|教鸟儿似的这么说了一句,她薄四娘却好像是一棵快要枯死的幼苗久旱逢甘露,突然就开窍了。
那往后的日子,都好像在梦中一般。
她被人称作太后,渐渐都忘了,她真正的名字叫什么,薄四娘,四娘,如今,何人还会再叫她四娘呢?
她确实已经站在这个国家的最顶点了,因为甚至不会再有人知道,她真正是谁了。
除了傅端榕。
只有傅端榕这个小杂种,会指着她说她是奴婢出身。
想起此事,又恨得牙痒痒,从前对方对她的优容她也望到了脑后,站起来走到宫门口,却想起什么似的说:“既无人上朝,大臣岂不是都等在门口?那要不吾……”
话音未落,后面有人凉凉道:“娘娘,莫忘了真人的打算,从前娘娘为何受困宫人,就是因为以为羽翼丰满,想要撇开真人,娘娘莫不是又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