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的那天朕发现自己是反派(359)+番外
这新奇的规则属实是叫所有人兵荒马乱了一瞬,但很快有人先领会了其中含义,接连答题,其余诸人也渐渐冷静下来,如此一下午过去,选出了前三名。
陛下宣布,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然后大笔一挥,便直接定下了官职。
写下任命书之时,陛下笑道:“你们运气很好,刚有许多人辞官了,所以留下很多空缺,你们可知道这事?”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状元最是冷静,上前道:“擅自辞官,是为不忠,明知朝中有事而退避,是为不义,学生绝不会为此等不忠不义之人。”
傅平安道:“你说得很好,赵……覃鹿是么,朕记住你了。”
她又望向众人:“今日朕考校了你们,也算是你们的老师了吧。”
众人纷纷道:“这是学生的荣幸。”
傅平安正色道:“那作为老师,今日便告诉你们一句话,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朕希望你们不仅是朕的臣子,也是天下百姓的臣子,官途漫漫,莫忘初心。”!
第二百二十一章
赵覃鹿被指到了尚书台,上任第一件事,便是讨论公主的封号,因为公主快满月了。
其实这事并不寻常,因为眼下婴儿夭折率高,公主的大名和封号通常在周岁时才确定,陛下此举未免太过于着急了些,更何况,不仅是要那么早想封号和名字,陛下还明确表示,公主也要按辈分从玉。
这就更是头一回了,公主是地坤,理论上并不进玉字辈排序。
赵覃鹿第一天到的时候就听各位前辈们在争论这件事,争论了好一会儿,尚书王霁和丞相司方瑄过来了,司丞相听了争论,当即一锤定音:“那就从玉呗,陛下重视长公主,这很正常。”
下官不敢强硬反驳,弱弱道:“这不合规矩。”
司丞相淡淡道:“只是小事,听陛下的就是了。”
有人便道:“这都是小事,那什么是大事。”
赵覃鹿偷偷看了对方一眼,见对方银须白发,满脸皱纹,一看就是个老学究了。
司丞相看了他一眼:“漠北边民耕种困难,如何解决,两湖战况激烈,逃民如何安顿,天气渐冷,是否会有寒潮雪灾,这就是大事,有问题么?”
老学究顿时噤声。
赵覃鹿一脸崇拜地看着司方瑄,她看出来了,怪不得司方瑄能成为丞相,对方和陛下是一样的人。
她想,日后,她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有了司丞相地鞭策,大名和封号的选项很快就出来了,各写了十个呈给陛下,最后由陛下亲自决定。
傅平安收到了名字,当晚便到了景和宫和洛琼花一起商量。
洛琼花看了,指着其中的“莲”字和“梅”字道:“近来好像都流行在名字里放些花鸟草木。”
傅平安道:“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名字是这样的吧。”
洛琼花想了想,道:“好像是哦。”
弹幕也热闹——
【落英缤纷:原来古代也有明星效应嘛。】
【梦中的声音:那肯定有,不过莲和梅有点土吧。】
【常乐宝宝真可爱:哪里土啦,很好听啊,要看怎么取,莲琪不是很好听么?】
【方圆一百里我罩了:……不好
听。】
【阿花妈妈爱你:常乐在吐奶哦】
傅平安忙转过头去看,见常乐果然吐了一口奶,原本来怔怔发呆,傅平安一转过头去,两人目光一相接,便突然大哭起来。
傅平安忙抱起来哄,却哄不好,洛琼花便道:“不是不饿了,还是拉了?”
奶娘听到声音进来了,一检查果然是拉了,收拾之后哭声渐止,又慢慢闭上眼睛睡着了。
傅平安扶额道:“我现在觉得取名常乐非常有道理,我是真希望她别哭啊。”
洛琼花闻言,点着一个封号道:“这个封号不是和咱们取得正巧小名撞上了么。”
傅平安定睛一看,是为“长乐”。
“很巧啊……”
两人目光相接,皆在对方眼中看到意动。
半晌,洛琼花笑道:“那封号就定这个吧,长乐公主,感觉不错。”
傅平安扫视着上面的所有字,点了两个:“叫这个怎么样。”
洛琼花念出来:“悦璋,傅悦璋。”
只是念着这个名字,她的嘴角便不禁溢出笑容来。
她喜欢这个名字。
傅平安看出来了,便决定道:“那就叫这个了。”
到了满月宴的前一日,封号和名字就都去少府定了下来。
而满月宴在宫中举办,亦是相当盛大,比起天子与皇后的也毫不逊色,晚上烟花升空之时,洛琼花捂住常乐的耳朵,常乐一脸好奇地望着天空,傅平安看着这一幕,脸上带着微笑,但同时对身边的洛襄道:“过几日便会宣布您将带经过火器营训练的精兵前往漠北,明面上全往北方去,但过了长平城之后,便带一万人南下前往两湖郡,支援武信王。”
洛襄若有所思:“陛下是觉得……鬼戎和太平道是有合作的么?”
所以明面上发兵漠北,实际上却去南方支援,似乎是算准了发兵漠北的消息一定会传到太平道那。
“定是有的。”
从潜梁山回来遇刺开始,这件事就已经初露端倪,后面更是越来越明显的,要说起来,这次柯蓝鸢找来的鬼戎刺客所用的毒药,据说是能让人流血不止的,看起来就更像是太平道的手段。
太平道的人
很会制毒。
傅灵羡年初前往两湖郡开始和太平道接触之后,便打了好几次胜仗,将太平道压制得无法显现于人前,但因为它深入底层的做派和一些诡谲手段,总是无法根除。
傅平安从前觉得,反正傅灵羡是命中注定能打败晋王的人,让她去处理,总有一天会清除干净,却没想到晋王傅屏就好像是一颗暗疮,时不时就会恶心一下自己。
更何况连年的小股战役,也导致当地百姓流离失所,这回趁着火器成功研制并练兵完毕,正是适合将他们一网打尽的时候。
此时不激进,日后又徒增麻烦。
洛襄领会了这个意思,表示到时会借机行事,这么说完,望着洛琼花和常乐的背影流露出不舍来。
傅平安见状,便道:“岳父辛苦了,朕知您已是想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只是身边虽非无可用之人,可火器营事关重大,能相信的也只有您。”
洛襄忙道:“臣并无怨言,实际上,臣对此感到荣幸之至,从前退居幕后,不愿出头,一是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二是担心……担心……”
“功高盖主么?”
洛襄瞪大眼睛:“臣、臣、臣有什么功劳,何来盖主,陛下屡屡创造奇迹,救万民于水火,无论如何,这大魏无人比陛下的功劳更高,就算臣这回打了胜仗,这火器营也是陛下的啊。”
傅平安笑了笑:“对,朕也是这个意思,所以,不会的,英国公,无论如何,朕不会疑你,你就是大魏顶天之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