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160)+番外

“你能适应吗?”邓绥看向班昭身后的马车,十分简陋,轻车简行,实在不是班昭以往的风格。

“放心,我会带上侍卫的。”班昭笑着朝马车里示意,“对了,还有我哥,他说反正他也写史,去看看民间有没有前朝史书遗留。”

班固从马车里掀开窗帘朝邓绥行礼,他是为了给这两位闺蜜留下单独说话的空间才没过来。

邓绥遥遥地点头,然后对班昭道:“行,记得过年回来看我。”

班昭义无反顾地走向马车,也走向大汉的各个地方。

她将要去手中的笔,去记录真正的民间女子,去记录女子真正需要的知识。

大唐,李世民的女儿们听说长孙皇后在忙于管理民间女子申诉的案子,一个个都有了自己的主意,最后集中向李世民请示:

“我们要办女校!”

李世民想了想,大唐的才女没被记录在历史书上,但是绝对不差。

皇后有才,公主们同样有才。

“准了!”

武则天时期,武曌对着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笑道:“你们的事情,可是有很多。”

两人相视一笑:“没事,我们有很多姐妹帮忙。”

而且,这样的姐妹会越来越多。

大宋,刘娥听到官员反馈:“民间现在已经有了典妻行为,除了无良父母自幼培养女儿用来典当发卖,还有为数不少拐卖良家女培养发卖。”

刘娥:“竟有如此行为!”

“这些良家女除了平民百姓家,竟然还有上层贵女,那些人贩子真是胆大包天!”

大臣有些难以启齿。

谁能想到,大宋商品经济无比发达的背后,还有连人口也被商品化,婚姻生育变成了一桩桩买卖。

刘娥:“割肉侍亲之事呢?”

“这……”

被刘娥冷冷的眼神催促着,大臣惭愧地低头:

“老臣家就有。微臣惭愧!”

“你女儿可还好?”

“回陛下,留了很长的伤疤,失血过多,并未恢复。”大臣深深一拜,“臣惶恐,还请陛下赐下太医!”

“准!”刘娥加重语气提醒大臣们,“大宋众臣不要学后世明清,自己的女儿不当人,苛待的万一走在你们前面,也不怕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诸君怎知,下一世你还是男子。”

宋朝的佛教文化很兴盛,已经有了转世投胎的观念,不仅影响了火葬的兴盛,也影响了民间的习俗和思想观念。

民间的职业女性更加勤奋:“我们一定要好好工作,千万不能沦落到后世缠足被锁在家里的女人!”

仁宗时期,福康公主跟随官员家眷一起出去做慈善回宫后闷闷不乐。

赵祯主动询问,福康公主才疑惑道:

“爹爹,为什么有的爹娘要抢女儿的炊饼给男孩吃?女孩子就不会饿吗?”

赵祯:“什么?”

“我们今天去施粥,还有炊饼,本来说只给女孩子,有的爹娘让女孩来拿了不许当面吃,带回去给弟弟吃。”

赵祯心情复杂,不知道怎么解释:“你们看到了?”

十一公主小声道:“嗯,我们怕大人拿去卖给别人,就跟过去,看到他给男孩吃。”

十公主很气:“那个男孩子本来就吃得更高更壮,他爹娘还说男孩胃口大,吃不饱才要多吃!”

赵祯叹息一声,没有直接指责,温和地问道:“你们怎么做得?”

福康公主:“我们重新给那女孩子又发了炊饼,后来再发的时候就让当场吃完。”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没给家里的男孩拿回炊饼,女孩子可能会被父母打骂。”

“可是一直吃不饱会饿病吧?”福康公主歪了歪头,语气带着怜悯,“我们看到有女孩子饿得头好大,身体好瘦,走路好像快摔倒了。”

再富裕的城市也有乞丐,再繁华的盛世依然有贫民。

有的父母把女儿当奴仆,哪怕家里有米面也只给女儿吃剩饭剩菜,仿佛是有仇一般。

福康公主突然想到什么,开心地大声说:“我们有了一个新主意!帮那些女孩子自己挣钱,自己买炊饼吃!”

赵祯很有耐心:“嗯,什么主意?”福康公主:“我们决定面向民间征稿,可以给稿费!”

十公主十一公主也各种贡献自己的主意:

“文章,诗词,绘画都可以,男女不限,只看文章。”

“或者是民间新闻八卦投稿也可以!”

赵祯没说,那些连吃都吃不饱的民间女孩可能根本没机会识字画画,也根本没有时间去写字投稿,他耐心笑着问:“大学士怎么说?”

“大学士太忙了,还没递过去,大学士夫人说这个主意不错。”

“可以试试。”

“好!”

当公主们参与的面向民间的小报第一期印刷出版后,第一个主题,就是严厉打击典妻,取消对割肉侍亲的奖励。

北宋朝廷开始大力倡导对才女的奖励,甚至有风声传出,未来可能开“女科举”,给女科学家女发明家官位。

有这么大的实惠,在民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瞬间抛到脑后。

而更多女子注意到的:是报纸上的一个“征稿启事”。

还有大字标注:“有稿酬!”

这样小小的一个机会,对于很多女子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活路了……

明朝

“陛下……”郭惠妃在朱元璋的注视下,小心翼翼解开裹脚布,让朱元璋看到了她可怕的脚,心里十分忐忑,担心自己因此失宠。

朱元璋轻轻触碰一下郭惠妃的脚,郭惠妃一个激灵,下意识发出抽痛的气音,反应过来连忙谢罪。

朱元璋轻轻一叹:“以后别缠了。”

没想到,已经变形成这副模样了。

他命令宫中命妇缠足,后宫中没缠足的只有马皇后,他为此还戏谑过说她是“大脚马皇后”。

现在看来,只有马皇后一人的脚是健康的。

好在明初的缠足还没有后期折叠断骨那么恐怖,现在解放还来得及恢复。

朱元璋对女人再不重视,对自己儿子的母亲还是有几分在意,尤其是生了好几个儿子的妃子。

郭惠妃,生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永嘉公主、汝阳公主。

另一位生育了五个子女的,是马皇后。

蜀王朱椿“性孝友慈祥,博综典籍,容止都雅”,朱元璋曾亲昵地称他为“蜀秀才”,对他虽然没有长子朱标那样的看重,但也是有几分喜爱。

朱元璋不但把蜀王朱椿分封在当时很富庶的成都,在就藩前,朱元璋一直让朱椿去主持滁阳王庙的重要祭祀活动。

朱元璋让后宫中的妃子和朝廷命妇开始释放缠足,但是没想到,官员给出的民间的回馈并不理想。

“陛下,民间有些人抗议,不愿意解放缠足,也不愿意改嫁。”

朱元璋不理解:“她们不疼吗?”

“他们怕不缠足之后自己女儿嫁不到高门,也怕……”马皇后是女人,懂父母的想法,叹息,“怕朝廷不再发赏赐节妇的米面养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