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河北衡水阜城县一砖厂在挖土时,挖出大量宋代古币,足有1吨有余;
2009年,青岛胶州市常州路一处建筑工地挖出约有5吨的宋代铁钱;2010年12月,陕西华县一处建筑工地在挖地基时,挖出一个巨大钱窖,约有4吨宋代古钱币出土;
1997年7月,河北沧县已发掘出土了重达48吨的“铁钱垛”。
2011年,河北沧县再次发现数吨宋代铁钱垛,新发现的铁钱垛铁钱成串……
【以上,还不包括1吨及以下的发掘,看多了几吨几吨,再看几千公斤都没什么感觉了。】
荆咕看着新闻筛选时,已经快对数字麻木了。
这种论吨发掘的古币,难怪市场上宋钱不值钱,太多了,看麻了。
但是另一方面也足以说明,宋朝的经济,在华夏古代的确是位于巅峰,哪怕它铸币的数量是盛唐的几十倍,依然缺钱闹钱荒,足以说明宋钱的流通范围有多广。
唐代的最高年铸币量为33万贯,通常年份只是维持10万贯左右;
明代近300年的铸币总量,不及宋神宗元丰年间一年所铸的货币量。
北宋的最高年铜币的铸币量是570万贯,这还不包括铁币与纸币的发行,平常年份都维持100万贯至300万贯之间。
【还有海外各地的,从东亚的日韩和东南也诸国,到欧洲与非洲,都发掘过宋钱,铜币铁币都有,这里不重复了。】
【回到明朝,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明朝刚建国就缺钱了吧。】
朱元璋:“知道了!朕知道了!”
“标儿,记住这些位置没?”朱元璋看着天幕上详细的地理位置,虽然有的叫法与大明不同,但是大概就在那个范围,只要能找到一两个,只要多几吨宋钱,大明的钱荒就能缓解很多。
尽管朱标前段时间刚得病过,最近刚痊愈,但是朱元璋最爱的儿子,始终是长子朱标。
事关国库,朱元璋第一反应依然是让太子亲自去。
朱标也很激动,但是依然保留着理智:“父皇,当地居民现在可能就去挖宋钱了,若是挖出宋钱怎么办?”
朱元璋下意识又想提用大明宝钞换,好悬反应过来大明宝钞刚被嫌弃过,及时改了口:“若是民间有发掘的,用粮食布帛换上来,不要亏待百姓。”粮食布帛实用,而且贵族家里都不缺,朱元璋准备拿贵族的待遇去跟百姓换钱。
想了想,朱元璋又嫌弃地看起来需要他养的一群废物儿子和皇室宗亲:“标儿,你带几个没事干的弟弟和亲戚们去,不要脾气太好被欺负,尽情使唤,也不准他们欺负百姓。我老朱家不养闲人。”
皇室宗亲:“!!!”
天幕最近没骂他们啊,怎么又被皇帝使唤了!
大明如今各种新兴事物繁多而忙碌,忙着亲自种地种茶的,练武和蹴鞠的,研究火器和经营各种作坊已经使唤了一批宗亲,有心思奔事业的早已经选了各个岗位。
就连公主们也忙着开办各种作坊、做书本印刷,或者是修史写书做文职。剩下的实在不肯动的,就是完全没心思搞事业,只想吃喝玩乐。
但是朱元璋把他们最后的懒惰也给砍掉了,谁闲着没事干,他就给安排事做。
朱标看着几个熟知性情的亲戚,眼里闪过一丝好笑:
“是!弟弟们,是主动报名还是我来点名?”
藩王们:“……”
可以不去吗?
老头子在上面盯着,嘤!
【这么多铜钱铁钱,不是被藏在宋墓,就是藏在府邸的地窖或者水井。这种作风贯穿了封建王朝所有朝代。】
【大宋大部分在面临钱荒的时候,还有小部分人可以肆无忌惮地把一吨又一吨的钱币储存起来,任由它生锈腐朽。如同现代,大量的财富集中在少数的人手中。不知道宋朝皇帝知不知道,大宋的钱荒,与他们的三冗也有关系。】
朝廷大量冗官,大官欺压小官。大官把朝廷拨款据为己有,宋朝末年底层官吏甚至也拿不到俸禄,如同军队里的将领与小兵的区别。
各种巧立项目设立的冗费导致朝廷很多时候自己都记不清项目费用用到哪里去了,人员繁杂,内部混乱,最后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三冗混乱,导致钱财被藏在少数人手里,无法以正规途径流向该流向的下层。
但是下层钱荒,朝廷不得不加印纸币,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之后,上层想要更多的钱来弥补亏空,来从百姓手中敛财,于是私藏更多的钱,百姓更穷……
.
“大量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如同大量的田产集中在少数的贵族手中。”杨坚握着独孤皇后的手,站在高楼上,俯瞰远处的大好河山,“皇后,朕坚持要对贵族下手,就是因为知道民间的田再如何分,百姓也分不到太多。因为大量的田其实在贵族手中。”
他顶着巨大的压力,除了对贵族下手,对百姓是实行休养生息,不扰民的安抚状态。
这才让百姓在短短的几十年快速从战乱中恢复过来,人口迅速增加,经济慢慢复苏,有了“开皇之治”。
可惜,这一切逆子不珍惜,十几年就给毁了!
杨坚想到了这里,手猛地握紧。
独孤皇后同样也想到这里,感觉是自己的心脏猛地被攥紧。
大隋的江山,她看着杨坚出力,自己也出过不少力,怎么忍心看着大隋江山再次破碎!
“实在不行,把李渊一家人接过来吧……”杨坚妥协了一般,“若是杨勇与杨广不服,就让他们自己斗,也比连累百姓好。”
独孤皇后能听出杨坚声音里的艰难,自己同样很难做出抉择。
难道真的要把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拱手相让吗?
独孤皇后最终开口:“都依陛下所言。”
杨坚反而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这个抉择,依然很难开口……
但是二人都没发现的是,在墙角,一个小太监快速离开,把二人的话透露给了杨广……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许多朝廷末年显示出来的混乱,其实早在建国之初就能看出来。比如宋朝的制度混乱和军队弱势,从赵光义开始就已经有了。】
【我们无从改变历史,还是说回货币吧。】
赵匡胤冷冷看着弟弟:不,历史可以改变。
既然宋朝的混乱是从赵光义开始,那就永远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这一刻,哪怕是原本依附于赵光义的朝臣也暗暗下了这个决心。
赵光义只要登基,祸害无穷,为了一个完整的大宋江山,为了一个不缺腿、文昌武盛的大宋,赵光义还是永远与皇位绝缘吧!
【秦汉藏黄金,两宋藏铜铁,明清藏白银。挖完黄金挖铜钱,挖了铜钱还可以挖白银。我华夏果然是泱泱大国,遍地都是宝藏!】
不光是陵墓,还有随地挖坑埋藏,或者府邸里的地窖、水井。
有些是乱世之中为了避免被人发现身怀宝藏被劫,会临时找个地方打洞埋起来,后来因为种种意外人没有回来,一直保留到了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