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衍生同人)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629)+番外

【案发之后,范菼被流放伊犁,陈端生虽然在自己家中饱受同情,但是在外其实颇受非议。再加上生母病逝,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上异地相思,最终芳年早逝,导致《再生缘》未完。】

陈端生的父母原本有些犹豫,听到这里瞬间拍案而起。

又是科考舞弊,又是流放伊犁,还带着女儿和外孙外孙女一起流放,这是一个人不负责祸害全家!

“退婚!必须退婚!”

【论才华没才华,论人品没人品,你无才有德行也可以,但是都没有。还完全不顾大局,不知道科场舞弊事发后的严重性,看来当权者还是太仁慈了,才让学渣心怀侥幸。】

“请人代考?科场舞弊?”

这一下,炸锅的不仅仅是当权者,普通书生也愤怒了。

科场舞弊是所有文人最为痛恨的事,没有之一。

当其他文人书生寒窗苦读几十年,你却直接搞小抄作弊,这违背的不仅仅是科考的公平性,也是污辱了其他苦读多年的考生。

无论是帝王还是大臣,或者别的考生,都厌恶。

“此事必须严查!”

“科考舞弊竟然还能赦免?这到底是哪家的人这么有本事!”

“还请人代考,连自己做小抄都不用,他怎么不直接去买个官位算了!”

“天幕说得没错,这人既没才华还没人品,实在是我辈文人之耻!”

【《再生缘》非常受欢迎,在我们现代改编成越剧、淮剧、黄梅戏《孟丽君》,还有影视剧。在清朝也很受欢迎,在民间改成唱词、说书等传唱,以致于后面也有文人来续写。但是这种续写,如同高鹗续写《红楼梦》把悲剧改成大团圆结局一样,《再生缘》也成了一个大团圆结局。】

【但是,还不如不改。】

陈端生还没有结婚,听到夫君被流放的冲击性还不如听到自己的作品被改成大团圆结局来的刺激。

她想想后几十回写作时自己的境遇,丈夫流放伊犁那么遥远的地方,生母早早病逝,自己还背负着罪人家眷的名声饱受非议,这个心态怎么都写不出大团圆吧。

她苦笑中也有些无语:“这续写的文人对大团圆是有什么执念吗?”

怎么动不动全是大团圆?但凡看了前面的内容,怎么圆的回去?

【《再生缘》的原作,讲述的是元代才女孟丽君与云南总督之子皇甫少华订婚,遭豪族刘家破坏,皇甫少华只知道退让,孟丽君毅然抗旨拒婚而出逃。但是她不是懦弱出逃,而是索性女扮男装参加科考,应试中状元,自己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此后,孟丽君凭借自身才华与能力,步步高升。她掌兵权,任宰辅,与父兄同僚,纳昔日未婚夫为门生,议论朝中是非,办理国家大事,压倒须眉,为妇女扬眉吐气。】

【但是后续改得面目全非!完全不是作者的本意!】

孟丽君考中状元后,是非常坚定地走官场路。

她面对不断扑面而来的父母、夫家试探相认,孟丽君多次佯装不识,逃避回归。

哪怕当时对皇甫少华有余情,病中有过心软,但是依然智商在线,坚定地选择了不相认。

孟家私下认亲时,孟丽君不与父母坦诚相见;

皇甫少华看出端倪用画像试探时,孟丽君也推脱不识;

最后太后设计使孟丽君醉酒验鞋,皇帝欲纳为妃子,孟丽君仍不表女子之身,直至最后抵挡不住多方攻势与压力,吐血而亡,陈端生原著至此结束。

在孟丽君看来,自己既然已经获取了至高的社会地位与政治权利,具有了经济独立的能力,已经不需要依附于男性,回归“女大当嫁”的传统模式。

就像她说的,“世人说做妇道家,随夫荣辱,丽君虽则是裙钗,现在而今立赤阶。浩荡深恩重万代,唯我爵位列三台。何须必要归夫婿,就是这王室王妃岂我怀?况有那宰臣官俸巍巍在,自身可养自身来。”。

在纳昔日未婚夫为门生时,孟丽君已经是让皇甫少华对自己行礼跪拜的上位者,一直做到了权力的巅峰处,一直保持傲骨,并没有为爱情、为家族的约束妥协。

她已经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智慧“蟒玉威风过一生”、“做个一朝贤相也扬名”。“自身可养自身来”。

【如今流传的全本20卷是杭州另一女诗人梁德绳与其夫许宗彦续成的。所续后3卷不仅文词逊于原作,而且在故事发展上写孟丽君被封为“保和公主”,与皇甫少华终成眷属,形成三女共一夫的结局。】

【这么喜欢三女共一夫,这一看就是男人的口吻,很明显是许宗彦想要的结局。又要公主,又要妻妾三女,当驸马还想纳妾,做梦比较快。】

梁德绳和许宗彦被骂的齐齐脸色难看。

尤其是听到天幕说丈夫又想娶公主又想纳三妾,梁德绳眼神怀疑地看向了丈夫。

难不成,夫君真是这种心思?

【如果辛辛苦苦科举当官就是为了给丈夫纳妾,咋地,你是要去朝堂之上给你丈夫选妾吗???】

武曌被天幕说得笑出了声。

“这续作的确水平差,不过天幕说得也真是有趣。”

上官婉儿却是跃跃欲试:“这故事着实不错,可惜被续写的太差了,还不如我来!”

武曌非常鼓励:“婉儿文采更好,不如你且试试。大唐现在还没有女子写传奇话本,婉儿应该来带头一下。”

有了武皇的支持,上官婉儿更高兴了:“诺!臣回去就抽时间写!”

虽然现在事务繁多,但是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她都可以想象,自己写出这样的小说,会有多少女子受到影响,想想都令人振奋。

【这境界,比唐朝的小说家差远了。】

【而且还有更低的。】

女弹词家侯芝心里一个咯噔,想到了自己的续作。

天幕该不会……

【道光元年刊行的《再生缘全传》,女弹词家侯芝为之作序,她不满意陈作和梁、许续作,删改而成《金闺杰》,将原著改得面目全非。又作续书《再造天》,极力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格调更低。】

“我的孟丽君从没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陈端生也忍不住了。

她若是赞成“女子无才便是德”,就不会借着孟丽君的口说出“愿做黄崇嘏第二”。

黄崇嘏被人识破身份后被迫离开官场,是多大的遗憾,在自己的小说里,她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她若是拘泥于小情小爱,就不会在前文中让孟丽君即使对皇甫少华有情,依然坚决不肯相认,因为一旦相认就得回到婚姻家庭,不再能继续在朝堂之上。

她的孟丽君,是非常坚定的往上走,被人质疑宁肯撞死在朝堂之上也不愿意回到内宅之中的大才,绝对不是什么要给丈夫相夫教子还要纳好几个妾的愚人!

【孟丽君辛辛苦苦考状元,后人续作来个“女子无才便是德”,请问你是怎么看书的?无才考上状元,那些被她压下去的榜眼、探花和其他考生岂不是更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