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206)

作者: 姜红酒 阅读记录

妇人走到近前,温和的打量赵宝丫,问:“你就是那日照顾我家蜜儿许久的孩子?”

赵宝丫心说:也不算照顾吧,但你要那么认为,姑且算吧。

于是她点头。

“果然是个面善的,无怪乎蜜儿惦记着。”她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玉坠递了过去,道:“这个你收下吧,权当谢礼了。”

赵宝丫连忙摇头:“不用不用,先前夫人已经给过了。”

妇人很强势,直接把玉坠放到她手里:“给你,你就拿着,这是你应得的。”

赵宝丫只好收下,妇人牵起小姑娘:“蜜儿,我们要回去了。”小姑娘一步三回头的跟着她娘往外走。

赵小姑一直盯着那妇人看,总觉得很眼熟,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想不起来就算了,吃饭要紧。

赵小姑朝还在摩挲玉坠的赵宝丫喊:“宝丫,我们去吃饭吧。”

原本走到门口的妇人突然回头,盯着赵宝丫不放,随后又看向赵小姑,眼神复杂难明。赵小姑被看得不自在,开口询问:“这位夫人……”

然而,话还没说完,妇人拉着小姑娘匆匆坐进了马车。马车走了一段路,妇人突然喊停,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锦盒,朝伺候的婢女道:“把这个送去方才在玉器店碰到的小姑娘吧。”

乳娘讶异:“夫人,这不是给咱们姑娘的吗?”

妇人淡淡看了乳娘一眼,乳娘立马闭嘴。

伺候的婢女也不敢耽搁,匆匆去了。

等追到赵宝丫他们时,他们正在对面的食肆吃午饭。婢女把夫人的话转达后,放下东西就走了。赵小姑追到门口也没瞧见人,拿着锦盒嘀咕:“这夫人怎么这么爱送东西?宝丫,快打开瞧瞧是什么?”

赵宝丫打开锦盒,雪白的绸布上躺着一只翠色的翡翠镯子,剔透纯净,一看就价值不菲。

赵小姑惊讶:“怎得送这般贵重的东西?这镯子少说得数千两吧?”苏玉娘爱玉,她跟着对方久了,对这些东西也有一定的见识了:“原想着来京都要花费不少,没得回去还挣了。”

她多看了两眼,忽而琢磨出味来:“宝丫,方才送你的玉坠,怎么瞧着像是这只玉镯子的边角料?”

赵宝丫把收进布袋里的玉坠拿出来看,成色、水头都一模一样,确实像是这玉镯的边角料。

赵星河猜测:“那夫人不会是觉得送宝丫妹妹边角料不好意思,特别又让人送这玉镯来吧?”

赵小姑觉得就是这样,不禁感叹:“京都人果然大方,要是能在这开酒楼就好了,肯定比长溪挣的多很多。”

赵宝丫觉得这玉镯太贵重了,先前就收了对方三百两又得了个玉坠,这玉镯是万万不能要。

“下次碰到那个小妹妹还给她吧。”

“是该还给她。”赵小姑嘀咕两句,双眼又染上:“我总觉得这夫人很眼熟啊……”肌肤和宝丫的一样白。

她这么多年就没见过有人肌肤和自家侄女一样白的。

唯一见过的也就是她那早死的大嫂了。

这想法一冒出来,赵小姑突然愣住了。她终于想起来这夫人眼熟在哪了:就是像她那早死的大嫂啊!

第84章 84

赵小姑心里装着事, 夜里睡不着,白天吃不香。好不容易熬到她大哥从贡院里出来,她大哥转头补觉去了。

她在屋外来回走, 次日一大早,赵凛拉开房门的第一眼就看到了憔悴的赵小姑。

他吓了一跳, 问:“你做什么呢, 也去科考了?”他关在号舍里九日也没她这般憔悴啊。

赵小姑摇头, 吞吞吐吐:“大哥,我有事同你说。”

赵凛:“有事你就说, 吞吞吐吐的做什么?”

赵小姑咬牙, 压低声音把前几日碰到那小姑娘的事复述了一遍, 最后道:“我瞧着那夫人真的很像大嫂, 那小姑娘也很像宝丫。大哥,她会不会真是大嫂啊?”

赵凛眸色微闪, 继而道:“说什么胡话呢,你大嫂不是早死了吗?”

赵小姑迷惘:“可是当初你只说大嫂掉进山崖了, 谁也没瞧见她尸首啊。”

“如果她不是大嫂,干嘛送宝丫那么贵的镯子?”

赵凛:“你的意思是你大嫂掉进山崖没死, 然后跑到千里之外的京都生了个孩子?你自己听听, 离谱吗?”

赵小姑一点也不觉得离谱:“大嫂也不是我们村的人啊,当初不就是你从雪地里捡回来的吗?她掉下山崖被人捡走了也不奇怪吧?大哥的话本里掉下山崖连武功秘籍都能捡到呢。”

赵凛用力了敲了她脑袋, 肃声道:“少看些话本,我说你大嫂死了就是死了。那人不过是长得像而已,这种话莫要在宝丫面前提,省得她难过。”

“哦。”赵小姑揉揉额头, 仔细想想也觉得不太可能。世间这么大,相似的人多得去了。

赵凛训完她, 环顾一圈院子,问:“丫丫和星河呢?”

赵小姑:“在她自己房间里写信呢。”

赵凛往隔壁敞开的屋子走,他的闺女姿态端正的坐在窗台的桌前,正在书写。赵星河凑在她身边磨墨。他悄无声息的走到闺女身后,低头往信纸上看,信纸上就是流水账,大概写了这几日去了哪,吃了什么东西、玩了什么好玩的,碰见什么有趣的人……繁琐得像是面对面在聊天,字里行间又充满烟火味。

赵星河也往信纸上看,语气酸溜溜道:“宝丫妹妹,你还没给我写过信呢。”

赵宝丫无语:“你就在我面前,写信做什么。以后你去了很远的地方,我就给你写。”

赵星河讪讪:“那还是不要了,我就待在赵家,哪里也不去。”

赵凛轻咳出声,两人同时抬头,看到他都惊喜。

“阿爹。”

“赵叔叔。”

赵凛笑着问:“在写信给春生呢?等他回信时说不定我们都回去了。”

“我就想让春生哥哥快些看到我的信。”赵宝丫搁笔,吹干字迹,然后折叠好放进信封,交给赵凛:“阿爹,你有空记得帮我把信寄出去。

赵凛收了信,顺口问:“听你小姑说有人送了一只翡翠镯子?”

赵宝丫点头,立刻从床头翻出那只镯子给他看:“下次我看到那夫人要还给她的,这东西太贵重了。”

赵凛拿过来看了一眼,确实很贵重。他合上锦盒,翻过来看,盒子底部刻了个云字。他若有所思,然后把锦盒还给闺女:“东西收好吧,莫要丢了。”

赵宝丫点头,把锦盒藏到被子里面去了。

接下来的时日,众考生都在焦急的等待放榜。放榜那日,赵凛也不急,其余人去看榜,他和秦正卿约在茶楼闲做,直到长街上敲锣打鼓的声音响了起来。

“捷报捷报,江宁长溪赵老爷,赵凛高中辛丑科第一名会元!”唱和声响了三遍。

榜下的陆坤一脸复杂,算上府试、乡试、会试,这人已经连中五元了,只差一场殿试就成了开恩科第一个连中六元的奇才。

他眼巴巴的追着人比试未免有点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