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367)
赵宝丫讪讪点头,然后又问:“阿爹不会生气了吧?”
“没生气。”赵凛解释,“先前反对你去宫里只是因为皇位刚更替,怕还有云皇后的余党。今后若是想去提前同我说一声就行,我会安排人照顾你,只是皇家人莫要牵扯太深。”
赵宝丫点头:“知道了,下次我一定告诉阿爹。”她突然想起王太后给自己的锦盒,于是让小满把东西拿过来,呈到他面前:“阿爹,我出宫时碰见了王太后,她送了我一匣子首饰。还托我将这个‘太仓笔’送给您,说是感谢您宫变那晚的救命之恩。”
赵凛蹙眉:那晚的事,王国公已经谢过了,王太后来这么一出又是做什么?
他道:“她给的首饰你就收着,至于这个‘太仓笔’,我会让人送回去。今后再托你送东西也不要收,也少同她往来。”
王太后并不如王国公一样耿直,是个有心机的。
再说,臣子还是不要和后妃有交集的好。
赵宝丫对这个王太后的观感并不怎么好,也不是她人不好。对方对她很热情,两次都送了她重礼,但就是有点说不上来的别扭。
不能很自然的相处。
像她看到玉姨,慧姨就会有一股天然的亲切感。
之后,宫里派人来请了她几次,说是小皇帝请她进宫游玩,赵宝丫都推说有事没去。
三日后申时左右,赵小姑的马车终于到了京都。赵府早早得到了消息,赵凛这日有事,赵宝丫带着小满去城门口迎了。
赵小姑这次不是一个人来的,不仅带了好几车土特产还带了一个掌柜,两个婢女。姑侄两个许久未见,有说不完的话,一路从城门聊到了赵府。
刚下马车就碰到了休沐回来的霍星河,对方露出一口白牙,眼睛弯起,喊了声小姑。赵小姑抬头仰望,起先没认出来,直到看到他那双淡蓝的眼珠子才反应过来,笑问:“是星河吧,几年不见,怎么长得这样高,黑了些,也俊了些。”
霍星河:“小姑也漂亮了许多。”
说实话,赵小姑也变了许多。许是和苏玉娘那样的女子待在一起久了,长开的眉目秀气温婉了不少。再加之开了这么多年的酒楼,整个人看上去沉稳内秀。
几人相视而笑。
赵宝丫想起很多年前,星河哥哥还是个小‘哑巴’,小姑总是低头沉默的样子,对比现在确实变了许多。
之后,霍星河也没回去休息,撸起袖子就开始帮忙搬货物。
赵府这日热闹得如同过年,杀鸡宰鸭烹羊,好酒好菜摆了满桌,还特意煮了好几样赵小姑从长溪带过来的特产。
饭桌上,赵小姑道:“我就想着你们甚少回去,肯定想老家的味道,就多带了些来。那周掌柜啊,是何记的老掌柜了,这次同我来,也是一同看铺子的。等我们这边看好铺子,再买一处宅子,玉姐姐和春生也就过来了。”
何记这几年已经陆陆续续开了十几家铺子,请了不少掌柜。这个周掌柜是里头比较拔尖又忠诚的。
赵宝丫欢喜:“等春生哥哥来,就让他去国子监读书,那里可多医书了。”
提起何春生,赵小姑就忍不住夸:“你春生哥哥出息了,前年秀才就得了案首,医书都比齐大夫厉害了。就顾山长那个腿,齐大夫都没办法,他扎了几针,几副药下去就能拄拐了。”她又想起什么,在袖带里掏了掏,把一个玉白的瓷瓶交到赵宝丫手里:“这里头是春生重新给你配的药,你下次试试看。”
赵宝丫打开瓷瓶闻了闻,一股淡雅的香从里面传了出来,比之前的药丸闻起来更舒服。
赵凛:“难得他时时刻刻惦记着丫丫,每年都研究新的药方。”
霍星河酸溜溜道:“宝丫妹妹也时常惦记着春生呢,时不时就写信问他胃怎么样了?有没有按时吃饭?平日里都在做什么?”他小声嘀咕,“宝丫妹妹从来没有这么问过我。”
赵小姑和赵凛笑了起来,赵宝丫把面前的大虾往他面前一推:“喏,你喜欢吃的,我也是想着你的。”
霍星河立马就被哄好:“宝丫妹妹真好。”
赵宝丫冲他翻了个白眼,转头又朝赵小姑道:“小姑来得是时候,东城芙蓉园的芙蓉花开得正好,等有空我带你去一趟。”
霍星河边剥虾边跟着道:“是啊是啊,正好这个月月底还能去喝春喜叔叔的喜酒,好像也没几日了吧。”
方才还热闹的桌上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赵凛只喝酒不吱声,赵宝丫担忧的看向赵小姑。
霍星河后知后觉:“怎么都不说话了?春喜叔叔不是给赵家递喜帖了吗?”
赵宝丫桌下的脚用力踢了他一下,霍星河终于闭嘴了。手里的虾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也看向赵小姑。
寂静几息后,赵小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们都看着我做什么?春喜哥要成亲是好事啊,他都二十好几了,不成亲刘婶子不得急死?”
刘婶子是赵春生他娘,早几年赵春喜还没考中时就着急给他张罗娶媳妇,想先抱孙子。说是先成家再立业也一样。还是赵春喜不同意,坚持先立业再成家。
如今都当官了,娶亲也在情理之中。
赵小姑笑完又问:“是哪家的姑娘?”
赵宝丫确定她没什么异常,才道:“是顾爷爷家的孙女,当朝顾右侍郎家的嫡女。”
赵小姑疑惑:“顾山长有孙女?”
赵宝丫:“顾三夫人过继的旁支女儿,算作嫡女,听说长得很漂亮。”
赵小姑哦了声:“那是贵女了,春喜哥好福气。”
赵宝丫抿唇,小声说:“阿爹现在是首辅又是帝师,小姑也是贵女了。若是小姑想,多的是人想上门求娶小姑。”
赵小姑轻笑:“还是算了吧,我可不想挣银子给别人花。”
饭桌上倒是重新活络了起来,只是之后几天赵宝丫每次提出带赵小姑去看牡丹,赵小姑都推说忙。这招她才用过,怎么不知道小姑是在敷衍她。
哎,看来小姑并不如饭桌上表现得那样豁达。
四月底,顾府嫁女,刑部赵主事家娶亲。原本赵凛和赵春喜熟,是要去他府上的,可顾山长在顾府,他只能去了顾府作陪,让赵宝丫带着贺礼去赵春喜府上。临出门,一直说忙的赵小姑突然又说有空了,要同她一起去。
赵宝丫一路上都在观察她的神情,等快要到赵春喜府上,她终于忍不住问出口:“小姑还喜欢春喜叔叔吗?”
赵小姑瞧着她:“你问这个做什么,当年他拒绝我时就哭过了。小姑不是说了吗,小姑现在眼里只有钱。”她拉过赵宝丫的手拍了拍,眸色淡然温柔:“你放心吧,春喜哥怎么说也是我的老乡,又曾经帮过我许多。他成亲于情于理也要来送一份大礼。”
赵宝丫听她说得真切,也放心了不少。
等到了赵春喜府上,鞭炮唢呐声不绝于耳,宾客迎门,热闹非凡。不少人夫人贵女瞧见赵宝丫都忍不住朝她这边看来,一则是因为她容貌太盛,二则是因为她是权倾朝野赵首辅的掌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