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穿进权谋文成了香饽饽(142)

作者: 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谢皇上恩典。”

凌璋看向郭闯,重复道:“当街杀人一事,你可认了?”

有了方才郭义的打岔,郭闯脑袋恢复了运转,道:“皇上,草民是意气用事,并未伤到人,还请皇上看在爹为国效力多年的份上,饶草民一命。”

“皇上,若非吴统领出手帮忙,奴才已经死了。还有,大理寺是三法司之一,是国法伸张之重地,是为百姓鸣冤昭雪之所在,却在青天白日当街杀人,此事一出,势必在民间造成严重影响,有损朝廷声誉。奴才以为应当从严从重处罚。”

郭闯只觉得头上悬着一把刀,再一点一点往下落,他不想死,便转向了杨清宁,求饶道:“宁公公饶命,我错了,我错了,求宁公公饶命!”

郭闯贪生怕死,眼看着杨清宁揪着他不放,转头给杨清宁跪拜求饶,却让杨清宁变了脸色。

杨清宁是个宦官,虽然不怎么管事,但身份在这儿放着,如今一个官二代,被逼着朝他磕头求饶,这很容易引起当权人的警惕,就好似凌璋。

郭义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拿眼偷瞧凌璋的反应,果然见他变了脸色,心中不由一阵欣喜。只要凌璋厌恶了杨清宁,他们脱身可能就大了许多。

“咳咳……”杨清宁想要说话,喉咙突然有些痒,不禁咳了起来,且越咳越严重,一时竟收不住声。

见凌璋的眉头越皱越紧,郭义出声说道:“公公,您千万保重身体,当年您冒死救下太子,功在社稷,我等理应铭感五内。我儿有眼无珠,竟与公公起了冲突,实在是该死!”

郭义这话无异是火上浇油,自古功高盖主的人就每一个好下场,他就是想置杨清宁于死地。

凌璋没理会郭义,而是看向广德,吩咐道:“去给他倒杯水,吩咐人请太医。”

“是,皇上。”

广德去请太医,临走之前,看了郭义一眼,竟拿凌南玉说事,真是找死。

待广德走出大殿,凌璋再次开了口,“来人。”

门外的人听到召唤,急忙推开殿门走了进来,行礼道:“奴才在。”

凌璋看向郭家父子,道:“把他们拖出去,交给于荣。”

“是,皇上。”内侍应声,随即走了过去。

郭义一愣,剧情发展出乎他的意料,随即说道:“皇上,臣……”

“你已辞官,何来‘臣’?”凌璋打断他的话,淡淡地说道:“你是他父亲,连你方才都说他该死,那他确实该死,朕便随了你们的愿。拖出去!”

内侍不再犹豫,直接上手,将他们父子二人拖了出去。

杨清宁就在一旁看着,虽然咳个不停,心里却莫名痛快,犹豫片刻,道:“皇上,郭闯当街杀人,咳咳,奴才及一众大理寺差役能够作证,咳咳,抓他无可厚非。咳咳,可郭义做下何事还在调查,咳咳,若把他也一并抓了,恐遭人非议,咳咳……”

“子不教,父之过,儿子都敢当街杀人了,朕抓他有何不可?”凌璋眉头微蹙,道:“得了,你别说话了,吵的朕脑仁儿疼。”

“奴才、咳咳……”杨清宁一开口,又是咳嗽,索性就如凌璋所说闭上了嘴巴。

高勤倒了杯水给他,小声说道:“喝点水压一压吧。”

这些年凌璋因为凌南玉,没少刁难杨清宁,不过都是嘴上嫌弃,从没打算真把杨清宁如何,相反还时常赏些药材给东宫,多数是杨清宁调养身体所需的药材。东西几乎都是从他手中过,高勤自然明白凌璋对杨清宁的重视,他也就顺着凌璋的意,与杨清宁交好。

杨清宁接过水杯喝了几口,咳嗽稍稍有些缓解,道:“谢皇上恩典。”

“没事少出宫,竟给朕惹麻烦。”

八年就出去一趟,谁知道就这么寸,让他碰上了这么一位坑爹的货。杨清宁在心里吐槽,嘴上却说道:“皇上教训的是,奴才谨记。”

“听说你花十两银子买了块石料,切出了拳头大小的满绿?”

这事之前禀告的时候,他只是提了一嘴,并未提及具体内容,而小瓶子又始终和他一起,没机会禀告此事,凌璋是怎么知道得这么具体?难道他身边还跟着暗卫?

“是,奴才也没想到运气这么好。”

凌璋一边翻着奏折,一边问道:“打算怎么处理?”

杨清宁实话说道:“小瓶子说那原石有婴儿拳头大小,而且颜色接近于帝王绿,奴才打算给殿下做个发冠,剩下的料子再做几个平安扣,送给身边的人。”

凌璋随口说道:“送给身边人,你倒是舍得。”

“这是意外之财,用起来不心疼,若让奴才买,当真舍不得。”

凌璋听得一阵好笑,抬头看了过去,道:“这些年太子可没少给你赏赐,你的家底可算是丰厚,竟还说舍不得,看来你这贪财的名声是落到实处了。”

“奴才是典型的守财奴,不喜欢花钱,就喜欢钱握在手里的感觉。不过皇上放心,不属于奴才的,奴才一分也不要。”

两人正闲聊,门外传来通禀,“启禀皇上,太医在殿外求见。”

“让他进来。”

御书房的门被推开,于准从门外走了进来。王秀春是个聪明人,见张明华迟迟未被解开禁足,便知她大势已去,凌璋接下来会慢慢剪除她的爪牙,首到其冲的便是他,为了保命他主动致仕,在凌南玉的帮助下成功得到应允,现已不在太医院,杨清宁这个病号由于准接手,这些年几乎都是他在为杨清宁诊治。

于准来到近前,行礼道:“微臣参见皇上。”

“免礼吧,去给小宁子瞧瞧。”

“是,皇上。”

于准来到小宁子近前,坐在了药箱上,伸手给他把脉。杨清宁见他动作干脆利落,不禁挑了挑眉,心中暗自嘀咕:没想到药箱还有这种作用。

于准专心给他把脉,凌璋专心处理奏折,高勤则垂手站在一旁,殿内再次陷入安静当中,杨清宁不自觉地想到凌南玉,也不知他是否得到吴家父子进宫的消息。

过了一会儿,于准收回了手,道:“启禀皇上,宁公公的病有加重的趋向,还需好生静养,按时服药才可。”

“那就回去养着吧。”

杨清宁起身,行礼道:“是,奴才告退。”

杨清宁看了于准一眼,两人相继离开了御书房。

凌璋听着房门被关上,问道:“太子那边可递了消息?”

“在郭家父子来时,奴才便让人给太子殿下传了信儿。”

“嗯。”凌璋点点头,“最近宫中闲言碎语不少。”

高勤一怔,随即说道:“皇上放心,奴才会尽快处理。”

“查查源头。”

高勤眉头微蹙,道:“皇上是怀疑有人故意散播流言,那她们的目的……是太子殿下?”

“是与不是,还得你去查。”

“是,奴才明白了。”

张明华被禁足,与后宫的嫔妃而言,是天大的好消息,至少她们不必担忧怀孕后,熬不到生产便一尸两命。这八年,凌璋虽甚少入后宫,却也临幸了几名妃子,其中就包括代为掌权的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