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穿进权谋文成了香饽饽(160)

作者: 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大战一直持续到第二日中午,才接近尾声,两方人马皆有损伤,不过凌璋人多势众,又对地形十分了解,双方武力值只要不相差太多,赢得最终还是凌璋,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最终的结局,以叛军的失败而告终,骁王凌峯战死,南阳王林岚重伤,其他人相继被擒。那些曾在皇宫呆过的军士,后来全部在城外驻扎,全部隔离开来,避免他们感染天花,蔓延至普通百姓。

金碧辉煌的皇宫变成了修罗场,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地上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残肢断体更是到处都是,一车又一车的尸体,从皇宫中运出去,同样运到乱葬岗,烧成灰烬。

死了近千人,光是烧,就烧了近一个月,每日乱葬岗周围都弥漫着尸体烧焦的味道,除了负责烧尸体的人,无人敢去。

为了安抚民心,凌璋让高勤叫来了内阁的人,将事情原委和盘托出,让他们草拟诏书公告天下。

鸿吉听闻凌南玉安然无恙,不由红了眼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也不耽搁,和其他人一起,草拟了一份诏书,在凌璋审阅后,颁布天下。

“皇上,贤妃她……”鸿吉忍不住开口询问。

凌璋叹了口气,“贤妃没能挺过去,鸿爱卿节哀。”

鸿吉不禁落下泪来,再问道:“那五皇子?”

“珏儿的病已有好转,太医正为其诊治,鸿爱卿放心便是。”

“谢皇上。”鸿吉擦擦眼角,道:“贤妃娘娘若知晓五皇子安然无恙,也该瞑目了。”

凌璋劝道:“鸿爱卿保重身体,朝廷可缺不了爱卿。”

“老臣谢皇上关怀,定竭尽所能报效朝廷。”

凌璋话音一转,叮嘱道:“宫中的瘟疫还未彻底消散,你们进出切记要遮住口鼻,千万不能将瘟疫传出去。”

“是,老臣谨记,也会再三提醒他人。”

“退下吧。”

“是,老臣告退。”

诏书一下,南凌国上下不禁一阵哗然,没想到张明华竟如此狠毒,为了争权夺势,将瘟疫带进宫,突破了世人所不能容忍的底线。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纷纷对张明华以及张家进行了口诛笔伐,而张明华的下场注定是遗臭万年。

就在宫变之时,一队锦衣卫出了京都,快马加鞭赶往徐州,将还沉浸在美梦中的张家人尽数抓获,全部押往京都。张明华和张瑞之被判凌迟处死,张家九族之内全部处死。张明华唯一的女儿安平公主凌丹阳削发为尼,青灯古佛,了却残生。这都是后话。

提心吊胆了一晚,外面的动静终于小了下来,众人正想着是否到门口问一问外面什么状况,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紧接着便是打斗的声音。

小瓶子二话不说,纵身上了房顶,观察外面的情况,原来是有一股叛军慌不择路,跑到了东宫门外,被门外的禁卫军拦住。交战的时间并不长,那些叛军打了一夜,早就筋疲力尽,根本不是禁卫军的对手,很快便放下兵刃投降了。

小瓶子将看到的事告知杨清宁,杨清宁叮嘱大家不要掉以轻心,万万不可打开宫门。众人忙应声,杨清宁是他们的主心骨,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小柜子,小连子,里面有人听到就应一声。”正午时分,大门外传来叫喊声,仔细一听竟是凌南玉的声音。

小柜子神情一怔,甚至没有应声,慌慌张张地去找小顺子。

“小顺子,太子……”他气喘吁吁地说道:“我方才好似听到了太子的叫声。”

“太子?”小顺子也是一怔,随即说道:“太子不是已经薨了吗?怎会是太子?”

“所以我才来叫你,你快跟我去听听。”小柜子不由分说,拉着小顺子就往宫门口走。

“小柜子,小连子,你们谁听到了,便应一声。”

远远的,小顺子便听到了叫声,不由眼睛一亮,“当真是殿下的声音!”

“是真的?”小柜子也是一脸喜意,“我们赶紧去看看,可是殿下回来了。”

“别着急开门,现在外面都是叛军,说不准是有人学殿下的声音,骗咱们开门。”小顺子留了个心眼,“咱们先从门缝里瞧瞧,确定是殿下后,再开门。”

“好,听你的。”

第70章 风云又起(7)

两人来到宫门口, 透过门缝往外看,却因为位置的原因,什么都看不清。

凌南玉听到动静, 出声问道:“谁在门后?”

“殿下,是奴才。”小柜子忍不住应了声。

凌南玉一听小柜子应了声, 连忙问道:“小宁子怎么样了?身子可好些了?”

听到他问杨清宁, 两人便已确定他的身份。

“公公的身子好些了,殿下不必担忧。”

“好就好, 好就好。”凌南玉闻言竟没出息地红了眼眶,“宫里可缺什么, 我让人送来。”

“殿下, 宫里什么都不缺。”

“怎么就不缺了?”小顺子一巴掌打在小柜子头上, 道:“殿下, 现在的天越来越冷,公公的身子又不好,若是能送点碳来就最好。”

“好,我这就让人去准备碳火。”凌南玉连忙应声, 叮嘱道:“我暂时还无法回去,小宁子便交给你们照顾了,缺什么少什么,你们直接说, 无论如何也要帮我照顾好小宁子。”

“殿下放心, 我们会照顾好公公,殿下也要保护好自己。”

小顺子拉开小柜子,径直问道:“殿下, 公公说昨晚发生了宫变,不知如今外面的情况如何?”

凌南玉听得一怔, 随即回过神来,以杨清宁的聪明才智,能想通其中关窍,一点也不奇怪。

“你告诉小宁子,一切尘埃落定,只待他的病好了,便能恢复如初。”

小顺子不由长出一口气,“好,奴才一定如实回禀。”

凌南玉看着紧闭的宫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思念,现在他们还不能见面,他还有许多事要去做,不过他们的见面之期已不远,他只需再耐心地等一等,再等一等就好。

凌南玉走后,小顺子和小柜子便去了杨清宁的卧房,将方才发生的事如实说了一遍。

小顺子解释道:“之前取东西时,听外面的内侍说殿下死了,奴才们信以为真,怕公公听后承受不住,便瞒了下来。今儿殿下亲自过来询问东宫的情况,奴才们才知自己被蒙骗了。”

“原来如此。”杨清宁恍然大悟,“应该并非蒙骗,而是他们自己也信了殿下薨逝的消息。”

小瓶子点点头,“是皇上对外放出的消息。”

“太子薨逝,皇上病重,宫中无人主持大局,皇后娘娘才能顺理成章地从坤和宫出来。皇后出来了,那那些偷偷回京的藩王,便有了私闯皇宫的由头。”杨清宁讥讽地笑了笑,道:“果然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他们怎么也不想想,为何进来的这般容易。”

“欲望迷人眼,他们只看得到自己想要的。”

小顺子和小柜子虽然听清了他们的对话,却听得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