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穿进权谋文成了香饽饽(347)

作者: 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师父放心,我明白怎么做。”顺子伸手去扶张老爹,道:“老爹,随我去拿药。”

“好好,有劳了。”

王秀春这才抬头看向两人,起身说道:“你们随我来吧。”

两人对视一眼,跟在王秀春身后进了后堂。来人不是旁人,正是小敏子与小柜子,他们都曾在东宫服侍,凌南玉登基后,便随着凌南玉搬去了乾坤宫,现在是凌南玉身边的近侍。

来到后堂,王秀春招呼两人坐下,又让伙计上了茶,寒暄道:“两位公公,没想到时隔多年,我们竟还能见面,真是难得啊!”

小敏子笑了笑,道:“三年前,主子去城南皇庄查案,咱家并未随行,未能得见王太医,如今算来,我们已十五年未见。”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白发满头,今日能得见故人,王某心中欣喜,不过往事随风,已不想再提,还是换个称呼吧。”

小敏子脸上依旧挂着笑,道:“往事随风去,只是故人来,若不叙旧,岂非没了情谊。您说是吧,王大夫。”

寒暄过了,王秀春直接进入正题,道:“两位公公来陵县是路过,还是有公干在身?”

“我们来此是为寻一位故人。三年前他不告而别,从此杳无音讯,我们千里迢迢而来,就是为了寻他。”

“一位故人?不知这位故人,王某是否认识?”

其实在见到他们的那一刻,王秀春便已清楚他们的来意,虽然他们找到杨清宁是早晚的事,只是这个消息不能从他嘴里透露出去。

“听说这家药行的东家姓杨,不知王大夫能否引荐一下?”

就好似王秀春见到他们就知道来意一样,他们见到王秀春时,也清楚自己来对了地方,双方不过是装聋作哑罢了。

“你们来得不凑巧,东家前几日出了趟远门,至今未回。”

“出远门?”小敏子微微蹙眉,随即说道:“可我方才还见衙门里的差役去了杨府,说是西施豆腐坊的豆腐西施被杀,要请杨老爷去断案。难道他们不知杨老爷出了远门?”

“去了吗?”王秀春诧异地挑挑眉,随即说道:“那他们要白跑一趟了。”

小柜子坐在一旁,听着两人你来我往地打哑谜,颇有些无语,道:“行了,你们两个别再装模作样了,都是心知肚明的事,还要相互试探,不累吗?”

王秀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随即起身说道:“王某还要坐诊,实在无暇相陪,若两位累了,便在此处喝杯茶歇歇脚,王某失陪。”

见王秀春要走,小柜子三两步走上前,拦住了他的去路,道:“王……大夫,我们是奉皇命来寻公公的,这两个月几乎走遍了江南,好不容易找对了地方,您就发发散心,带我们去见公公。”

“王某实在爱莫能助,两位还是自己去寻吧。”

王秀春退后一步,绕开小柜子,走了出去。

小柜子想追,却被小敏子拦了下来,道:“你追也没用,他是不会说的。”

小柜子不解地问道:“为何?”

小敏子无奈地说道:“公公是不辞而别,不辞而别是什么意思,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他在哪儿,王秀春与公公在一处,可见两人的关系不错,你让他说出公公的下落,就是让他出卖公公,若换成你,你会说吗?”

“不会。”小柜子摇摇头,道:“那我们就直接去杨府,何必在这儿跟他打哑谜,浪费功夫。”

“我方才就是试探他,确定公公是否在这儿,如今已经确定,确实没有再留下的必要,走吧,直接上门去寻。”

王秀春离了后堂,便找来顺子去杨府禀告,从他这儿没达到目的,他们肯定会上门去找,总要事先知会一声,若是杨清宁想走,至少还来得及。

顺子应了一声,脚步飞快地朝着杨府走去,敲开了杨府的大门,“张叔,师父让我传信儿给老爷。”

“老爷在院子里晒太阳呢,你随我来吧。”

张达带着顺子进了门,径直来到后院的小花园,找到杨清宁。

杨清宁见顺子过来,有些奇怪地问道:“你这时候过来,可是药行出了事?”

顺子答道:“老爷,师父让我来传信儿,说京都的故人来了,方才去了药行,见了我师父。”

“京都?”杨清宁心里一紧,下意识地看了小瓶子一眼,道:“你师父可说来的是什么人?”

顺子摇摇头,道:“没说,就说是京都来的故人。”

“那他们来了几个人,多大年纪?长得什么模样?”

“来了两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相貌上没什么特别之处。”

“三十多岁?”杨清宁眉头微蹙,接着问道:“他们可留有胡须?”

顺子摇摇头,道:“没有。”

“你回去吧,告诉你师父,就说我知道了。”

“是,那小的告退。”顺子又急匆匆地出了杨府。

杨清宁看向小瓶子,问道:“你觉得会是谁?”

小瓶子想也未想,直接答道:“老爷以前的身边人。老爷是见,还是不见?”

杨清宁犹豫片刻,摇头说道:“不见。”

他抬头看向张达,道:“老张,你帮我个忙。”

张达躬了躬身子,道:“老爷想让我做什么,直接吩咐就成。”

“从现在起,你是杨老爷,若有人上门,寒暄几句,打发走便可。”

张达出声问道:“老张斗胆问一句,老爷与这人可有仇?”

见张达一脸杀气,杨清宁无奈地笑了笑,道:“没仇,是故人,我只是不想他们知道我在陵县。”

张达收敛身上的煞气,道:“好,老张明白了。”

杨清宁转头看向小瓶子,道:“你去给他找身衣服,好好装扮装扮,别让他们看出破绽。”

小瓶子点点头,带着张达走了出去。

杨府的下人不多,只有一个看门的张达,一个伙夫刘望,还有两个负责打扫的,一个叫孙喜,一个叫王秋。杨清宁叫来另外三人,仔细叮嘱了一遍,以防他们露了馅儿。

两人一边走一边问,一炷香后终于来到了杨府大门外。

“这就是公……”小柜子刚开口,就被小敏子瞪了一眼,急忙改口道:“老爷住的

宅子啊,未免太小了些。”

“这里自然比不得老家,不过以老爷守财奴的性子,确实不会买大宅子。”想到杨清宁数银票的样子,小敏子就忍不住想笑。

小柜子也跟着笑了笑,随后又担忧地说道:“你说老爷会见我们吗?”

“不好说。”小敏子心里也没底,不禁深吸一口气道:“既然来了,总要试一试。”

小柜子点点头,道:“你说小瓶子是不是也在?”

“肯定在,他们向来形影不离,又是同时不告而别,定在一处。”

小柜子皱紧眉头,不满道:“老爷也是,走也不说一声,咱们哪里比小瓶子差,况且多个人照顾他,也让人放心些。”

“一开始我这心里也有怨气,不明白老爷为何要不辞而别,后来我想明白了,老爷有老爷的苦衷,不带着我们,是不想连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