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穿进权谋文成了香饽饽(42)

作者: 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杨清宁摸了摸手腕上绑着的袖箭,好似当时这袖箭就是从他左手手腕上解下的。小瓶子说的没错,他也没必要再纠结这个问题,转移话题道:“你方才说在你们即将拿下陈钰时,突然窜出一群黑衣人,拦住了你们的去路,陈钰便趁机逃了出去,可对?”

小瓶子点点头,“没错。”

“那你以为这群黑衣人是陈钰的援兵,还是另外一伙人?”

小瓶子闻言神情一怔,没想到杨清宁竟然这般敏锐,这一点就连福禄都未察觉,他却点了出来。

见小瓶子难得的有这么大的表情变化,杨清宁便知这其中定有隐情,接着说道:“你也怀疑他们不是一伙人?”

小瓶子再次点点头,道:“确实有所怀疑。”

杨清宁眼睛一亮,急忙说道:“说说看,你为何这般怀疑?”

“看陈钰的表情。”小瓶子便回忆当时的情景,边说道:“就在我们即将拿下他时,他的表情是绝望,后来那些人出现,陈钰的表情有一瞬间的疑惑,而且他们并无任何交流,陈钰也对那些人毫不关心。”

“福禄公公怎么说,对那些人的身份可有猜测?”

小瓶子实话说道:“公公并未察觉其中有异,奴才也没说。”

杨清宁听得一愣,这还真是出乎意料的回答,随即奇怪地问道:“你为何不告诉公公?”

小瓶子眉头微蹙,清明的眼睛闪过茫然之色,道:“这只是奴才的猜测,也想不出什么人会插手此事,做不得准。”

“咱家觉得你的推测没错,那些人与陈钰并非一伙人。”杨清宁若有所思地端起茶杯,小小地抿了一口,道:“若当真如此,定是有人将我们的计划透露了出去。”

算计陈钰这事,知道的人不多,都是张明华那边的人,若有第三伙人出现,定然是张明华身边出了叛徒或者是细作。

杨清宁瞥了一眼沉默的小瓶子,道:“这事还是要尽早禀告公公,找出那个走漏消息的人,否则没办法进行下一步计划。”

小瓶子点点头,依旧没有说话。

第29章

小瓶子奉命来保护杨清宁和凌南玉, 将吴宅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将自己的推测和盘托出,只是杨清宁总觉得小瓶子的反应有些奇怪。

“小瓶子, 你是否已经知道这个泄露消息的人是谁?”

小瓶子下意识地抬头看向杨清宁,入眼的是他明亮又充满好奇的眼睛。

杨清宁与他对视, 突然发现小瓶子长得不错, 是那种第一眼不会让人惊艳,却越看越顺眼的长相, 也就是属于耐看型。

见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杨清宁突然回过神来, 指着自己的鼻子, 猜测道:“你该不会是怀疑我吧?这引蛇出洞的计策, 可是我一手促成的, 我怎会坏了自己的计划?”

一时太过惊讶,竟忘了改自称,不过用‘我’也没什么不对。

小瓶子移开视线,道:“奴才并未怀疑过公公。”

杨清宁质疑道:“那你盯着咱家作甚?”

小瓶子下意识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奴才是想事出了神,并非盯着公公看。”

杨清宁仔细观察小瓶子的神情,他脸上并无表情,耳朵却有些发红, 不禁有些奇怪, 继续试探道:“那方才咱家问你时,你脑海中浮现的人是谁?”

小瓶子垂下视线,将茶杯放在了桌上, “知晓此事的人不多,而且都是跟随娘娘多年的心腹, 奴才不好猜测。”

杨清宁闻言不禁撇了撇嘴,没好气地说道:“也就是说,知晓此事的人中,只有咱家是个外人。”

“奴才并无此意。”小瓶子下意识地解释道:“奴才的意思是若当真出了叛徒,那这人肯定是埋藏多年的细作。”

杨清宁赞同地点点头,“依你之见,谁会掺和进来,为何要救走陈钰?”

小瓶子摇摇头,“奴才不知。”

杨清宁不置可否地看了看他,移开视线道:“你回坤和宫吧,向福禄公公禀告此事,听听公公对此事有何见解。”

“是,奴才去去就回。”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杨清宁不禁在脑海中搜索有关剧情,可算计陈钰这事,原剧中根本没有,是他这个外来者一手主导,根本找不到什么线索。

“到底是谁呢?为何要救走陈钰?是东明党,还是以陈明威为首的武将?”杨清宁皱着眉头想着。

凌璋性格懦弱,又耽于女色,素来不理朝政,以致朝中势力分成三股,以皇后张明华为首的外戚,以内阁首辅鸿吉为首的东明党,以及以护国公陈明威为首的武将,因为三方人马相互制衡,朝中倒也算安稳。

“陈钰是武将,陈明威也是武将,陈钰姓陈,陈明威也姓陈,难不成两人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杨清宁想到这儿,再次搜索剧情,却并未发现两人有什么特殊关系。看着原剧情,杨清宁突然有种十分别扭的感觉,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可一时又想不出哪里不对。

“公公,殿下醒了。”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小五子的声音,打断了杨清宁的思绪,也吓了他一跳,他深吸一口气,抬手捂住‘噗通’狂跳的胸口,回道:“知道了,马上来。”

傍晚时分,杨清宁刚要侍候凌南玉用晚饭,就听小五子过来禀告,说秦淮派人过来请,让他去东厂一趟。

杨清宁回想白日,他看自己那恶心的眼神,不禁泛起了嘀咕,急忙让人找来小瓶子,吩咐道:“你回坤和宫,和福禄公公禀告此事。”

小瓶子看他神色不对,道:“公公在担忧什么?”

“今日皇上来过,厂公瞧咱家的眼神不对,咱家怕……”

小瓶子明白了杨清宁的意思,脸色也跟着难看了起来,提议道:“让小五子去坤和宫,奴才陪公公去东厂。”

杨清宁一听有道理,又叫来小五子,让他去坤和宫禀告福禄。小五子应声,慌忙去了坤和宫。

杨清宁回到正厅,禀告道:“殿下,方才秦淮公公派人过来,说是让奴才去东厂一趟,奴才让小顺子侍候您用膳。”

凌南玉朝他招招手,“小宁子过来。”

杨清宁上前两步,问道:“殿下怎么了?”

凌南玉伸出小手,一把攥住了他的手腕,道:“不去。”

杨清宁一怔,看看被他攥紧的手腕,再看看他眼中的担忧,心中涌现一股暖流,驱散了藏在心底的不安。

“殿下,他可是司礼监的掌印,又是东厂厂公,若得罪了他,怕是咱们以后的日子会很难过。”

“他再大,大得过父皇吗?大得过母后吗?”凌南玉握紧杨清宁的手,“只要小宁子在,我不怕过苦日子,可以不吃鸡腿,不住这个院子。”

杨清宁听得鼻头一酸,他一直以为是自己在不遗余力地救赎面前这个孩子,事实却是他也在拯救茫然无措的自己。他想要挣开凌南玉的手,可被攥得很紧,一时竟没有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