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太监养崽搞宫斗/穿进权谋文成了香饽饽(85)

作者: 晴川泪相思 阅读记录

小顺子应声,将书接了过来,随后便穿戴好,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杨清宁又看向小柜子,道:“今儿又下雪了,明儿估计会更冷,你去瞧瞧咱们的碳还多不多?若是不多的话,再去领一些。”

小柜子为难地说道:“公公,咱们这个月的份例领完了。”

“这么快就领完了?”杨清宁闻言一怔,随即问道:“那剩下的碳可够咱们用的?”

小柜子想了想,道:“若是省着点用,应该差不多。”

杨清宁沉吟片刻,道:“该用的还是得用,碳的事,你们不必担忧,咱家来想办法。”

“是,奴才明白。”

杨清宁交代完,便转身离开了茶房,随后便又走向寝殿,因为凌南玉不在,杨清宁体谅他们,便让他们在门内守着。

殿门被推开,杨清宁掀开帘子走了进去,门口的两名内侍见状连忙行礼道:“见过公公。”

杨清宁点了点头,朝着里间走去,待进了里间,他打开手中的纸条,上面写着:公公大义,吾等领受,必当回报。

杨清宁看完,将纸团团成一团,直接扔进嘴里,吞了下去,随后若无其事地拉开抽屉,将里面的飞行棋拿了出来。

他清楚暗中有暗卫监视,所以对说话做事都格外注意,不给他们拿住把柄的机会。他之所以要帮内阁,就是想多条出路,至少不能因为张明华倒台,而连累到他们。

他也清楚这么做的风险性很高,但如今后宫和朝堂都暗潮汹涌,他总要多一手准备,为凌南玉的将来做好谋划。尤其是在得知操纵一切的是凌璋以后,他就隐隐觉得,距离张明华倒台的时日不远了。

俗话说的好,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俗话还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为了保住凌南玉和他自己,杨清宁不介意左右逢源,做棵墙头草。更何况若凌南玉登基后,要依靠的还是内阁那帮人,他这么做也是想为凌南玉铺路。

那些飞行棋回到书房,杨清宁便陪着凌南玉下棋。

“哈哈,是五。”凌南玉顿时笑弯了眉眼,道:“我走到这儿,然后直接走到二十五。”

“奴才记得殿下方才明明是在这一格,怎么突然变成了这一格?”杨清宁指了指飞行棋上的两个位置。

凌南玉心虚地眨了眨大眼睛,“小宁子记错了,我本来就是这一格。”

“我记错了,还是殿下耍赖?”

两人正玩着,门外传来急切地通禀声,“公公,皇上来了,快去接驾。”

杨清宁一怔,随即放下手里的东西,拉着凌南玉站了起来,利落地为他穿戴好,便拉着他走了出去。

“小宁子,你还没戴手套。”

“殿下不必担忧,奴才没事。待会儿皇上问话,殿下要小心回答,别惹皇上生气。”

“小宁子放心,我都知道。”凌南玉用带着手套的手拍了拍小胸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还有那毛茸茸的围巾,衬得小脸更加水嫩,让人看了忍不住想捏上一捏,看是否能捏出水来。

一大一小刚来到宫门前,就瞧见凌璋进门,连忙跪倒在地,扬声说道:“玉儿(奴才)参见父皇(皇上)。”

“平身吧。”

“谢皇上。”

杨清宁扶着凌南玉站了起来,随后后退一步,躬身候在一旁。

“父皇。”

凌南玉抬头看向凌璋,一片雪花正好落在睫毛上,冰凉的触感让他本能地眨眨眼,随后便伸手去摸,却忘了手上带着手套。

凌璋见状走上前,弯下腰替他擦了擦,“外面还下着雪,有事进屋再说吧。”

“是,父皇。”

凌南玉乖巧地应声,脱掉手套,试探性地握住了凌璋的手指。

凌璋虽然并未看他,却勾了勾嘴角,握住了他有些凉的小手。

凌南玉见凌璋没有拒绝,顿时开心地笑了起来,脚步轻快地跟在凌璋的身边。

杨清宁跟在身后,看着手牵手的父子俩,不知为何心里竟有些发酸,就好似自己好不容易养大的儿子,被别人抢走了一样。可事实却是,人家才是亲父子,而他连后爸都算不上。

见他们进了大殿,杨清宁连忙吩咐下去,让底下的人都出来,该在哪儿守着的,就在哪儿守着,等凌璋走了,关上宫门,再恢复原样。

杨清宁见小顺子回来了,出声问道:“书可送到了?”

“公公放心,这点小事出不了岔子。”小顺子边说,便哈了哈手。

“皇上来了,刚进正殿,你去茶房泡杯茶,顺便暖和暖和。”

“好,奴才这就去。”小顺子一听,不敢耽搁,连忙去了茶房。

杨清宁掀开帘子走了进去,躬身来到凌南玉身旁侍候着。

凌璋瞥了他一眼,随即看向凌南玉,说道:“听鸿吉说,今日《论语》便讲完了。”

凌南玉点了点小脑袋,“是,今日讲得是最后一课。”

“你可还记得朕说过的话?”

凌南玉无辜地眨了眨大眼睛,“父皇说的是哪一句?”

“有关你的课业。”

凌南玉下意识地看了杨清宁一眼,“玉儿记得。”

“今日刚上完课,想必你也背不下来,那就背一背之前的吧。”凌璋也不啰嗦,直接说出今日来的目的。

凌南玉大眼睛里有些忐忑,粉嫩嫩的小嘴微微抿着,很明显是对自己没信心。他本能地转头看向杨清宁,杨清宁回以微笑,还竖起了大拇指,给予他鼓励。

凌南玉见状扬起嘴角,深吸一口气,开始背了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杨清宁唯恐他学了前面,忘了后面,所以每日背诵时,都会让他复习一遍前面所学,凌南玉很是听话,从未有过不耐烦,所以即便他背时可能有些磕绊,却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看着他从头背到尾,杨清宁颇有成就感,这可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娃儿。

凌璋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说道:“不错,看来玉儿在课业上,确如鸿吉所说很是用功。玉儿想要什么奖赏?”

“什么都可以吗?”凌南玉大眼睛亮了起来。

“只要朕有的,便都可以。”

凌南玉期待地看着凌璋,道:“那父皇能陪玉儿堆雪人吗?”

凌璋闻言一怔,随即问道:“玉儿不想要点别的?”

凌南玉摇摇头,“玉儿还从未与父皇一同堆过雪人。”

听凌南玉这么说,凌璋心里泛起一丝愧疚,“好,朕答应了。”

“谢父皇!”凌南玉兴奋地差点跳起来,笑得见牙不见眼。

按理说,他们父子感情越深,自己与凌南玉越安全,杨清宁应该高兴才是,事实却是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眼看着时间临近午时,凌璋便留下陪凌南玉用了午膳,往常杨清宁都是和凌南玉一起吃,如今他只能站在一旁侍候着,这差距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饭刚吃完,碗筷还没来得及收拾,高勤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禀告道:“皇上,方才东华宫来报,说丽妃娘娘昏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