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109)+番外

作者: 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虽然名为五座城,其实里头四座都是不值一提的小城。唯一的大城对秦国接下来的战略安排来讲不痛不痒,却是楚国很看重的关隘。

昌平君不知道,他和扶苏的这场“讨价还价”,其实扶苏早就和秦王政、以及诸位将军提前演练过了。该松口还哪个城,那都是讨论好了的。

扶苏做戏做全套,他提醒昌平君:

“还城这件事,我们少数几人心知肚明即可,切莫传出去。朝中有别国势力,大肆宣扬恐怕会徒惹事端。”

昌平君觉得有道理:

“那我便联络楚国那里,让驻军配合秦将打一场假仗?”

如果楚国是自己凭本事把城池打回来的,那就谁也说不了什么了。

昌平君怀疑太子扶苏是觉得不可能说动秦王政,准备私底下和王贲搞小动作了。越过秦王做戏打几场“败仗”,王家赫赫功勋在身,秦王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责罚对方。

他觉得自己的这个推测很合理,毕竟外人不知道,他们秦国自己人还不清楚?什么秦王为了太子毫无底线,根本就是夸大其词。

收买王贲还靠谱点,毕竟太子之前灭赵时一直和王贲留守大营。几个月下来,想必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甚至可能已经将人收归名下了。

“那楚国这里就交给我去联络,保证不会出问题。”

昌平君高高兴兴地起身告辞。

等他一走,扶苏就冷漠摘掉了身上繁复的楚国风格饰品,随手丢在了桌案上。

他的好舅舅还是吃这一套呢,真好骗。

殿外,两个偷听了半天的小家伙探头探脑。昌平君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完全没发现他们俩。

韩信于是带着舜华妹妹溜进了殿中。

扶苏一看他们两个,脸上重新有了笑意。他招招手示意孩子们过来坐,又吩咐人去端来茶点。

韩信没坐下,他站在扶苏身前一脸认真地询问道:

“殿下,您是不是不喜欢刚刚那个家伙?”

扶苏恍惚了一瞬,脑海中闪过上辈子的一个画面。

那是一向桀骜不驯的青年将军收敛了浑身锋芒,认真地表示“陛下若不喜那些爱管闲事的御史,信便替陛下去杀了他们”。

当时扶苏哭笑不得地拦住了对方,告诉他不能随便诛杀朝廷命官。

后来青年将军成长为了中年将军,但整个人还是和年轻时候一样张扬肆意。只不过他不会再随便说杀人,而是换成了“信替陛下揍他们一顿,保证没人知道是我干的”。

嗯,还是有一点长进的。

扶苏眉眼弯弯,看着幼年版的大将军替自己打抱不平,心中一暖。

韩信这小子也不知道怎么做到的,总能猜中他的喜好。明明他已经掩饰得很好了,朝中不少聪明都没发现他特别烦哪个臣子,韩信却能看出来。

可是换成别的人喜欢谁、不喜欢谁,韩信就看不出了。

或许是因为他在自己一手提拔的大将军面前不怎么设防的缘故,而旁人面对这位一言不合就动手的兵仙时,总是多几分警惕和防备。

韩信见太子殿下不说话,着急地追问起来:“殿下?”

扶苏笑着承认了:

“我确实不太喜欢他,阿信要替我杀了他吗?”

韩信皱着小眉头:

“我倒是想,但我暂时打不过他。”

思考片刻,韩信又承诺:

“我努力练武,等我长大一点,就能替您杀了他了。”

扶苏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

“不用,等你长大,他的坟头草已经三尺高了。”

韩信呆了呆。

他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太小了,要是能迅速长大就好了。现在的他还没有昌平君的腰高,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扶苏却揽住这个小崽崽,把他抱到腿上,哄道:

“我们阿信以后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不用在意那些小人物如何。有的是人替我处理他们,阿信好好学习怎么当个大将军就好了,我还等着阿信去打匈奴呢。”

韩信耳根子红了红,感觉这个怀抱比父亲的还要温暖一些。他犹豫了一下没有挣脱下来,乖巧地窝在殿下怀里点了点头。

“好,那我好好学。我已经看完一本兵书了,一点都不难。”

其实五岁多的小崽子能看懂的内容不多,都是比较浅显的东西,即便是兵仙也不可能夸张到生而知之的地步。

不过比起同龄人,韩信这样已经是个实打实的天才了。

扶苏于是问起他看完了哪本兵书,让人取来,亲自给两个孩子细细讲解。

三岁多的舜华自从进屋之后就开始吃吃喝喝,完全没关心父亲和阿信哥哥都在说什么。但是兵书一拿来,她立刻凑过来硬是要一起听。

扶苏也不说什么“你听不懂”之类的话,女儿要听就两个孩子一起讲。

作为理论上的巨人,扶苏带兵打仗不一定行,给启蒙的孩子讲讲粗浅兵法毫无难度。兵仙以前教过他什么,他就重新教给幼年兵仙。

原以为小女儿应该听不太懂,没想到舜华的悟性出人意料的好。

扶苏惊讶地看了一眼这个上辈子早夭的长女,心下惋惜。

当初没看出来女儿有打仗方面的天赋,要是这个孩子养住了,大秦是不是能多一员女将?

让她整天跟着韩信跑,倒是歪打正着了。能从小就受兵仙的熏陶,自家闺女运气还挺好的。

扶苏耐心给孩子们上了半天的课,最后叮嘱他们不要把今天的事情说出去,才放他们离开。

两个孩子都是嘴严的,扶苏很放心。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晚上却看见韩信独自一人悄悄溜进了自己的寝殿。

扶苏还没睡,正倚在床头翻看书册。听到通报放下书,和韩信大眼瞪小眼。

他温柔地问道:

“阿信深夜前来,有什么事吗?”

韩信解释:

“我回去想了想白天您和相邦说的话,又问了王离大兄他父亲打仗的情况,觉得不太对劲。”

扶苏愿闻其详。

韩信:“我觉得王将军没有想打楚国,但是楚国没人能看得出来吗?”

说到这里,韩信是真的很疑惑。他觉得王贲攻打楚国北部就很奇怪啊,如果真的要攻楚,应该不是这个行军路线才对吧?

扶苏心道幼年版的兵仙竟也这么敏锐,倒是没有随口糊弄他,认真解答起来:

“确实如此,大秦的目的不是楚国,而是魏国。楚国也不是没有人看出来,而是看出来的人说了,但楚王因为惧怕秦军,宁愿选择送礼求和。”

别管秦国是不是真的要打楚国,楚国反正是不想和秦国交战的。所以真相并不重要,楚王又不是出不起贿赂扶苏的钱。

韩信恍然大悟:

“怪不得!所以拿下楚国城池,是为了从这里进攻魏国!确实,走这边能够更轻易地直取魏都大梁!”

扶苏:……

扶苏开始反思,他是不是小看了兵仙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