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159)+番外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两日后的夜里,昌平君兄弟二人秘密来到了客舍。

高渐离递给他们两套女子服饰:

“明日你们换上这个,再乘坐车架出城。”

昌平君瞪大眼睛:

“你……”

高渐离打断他的话:

“听我的,不许再自作主张了!”

上次的事情让昌平君理亏在先,看着高渐离这不容置疑的模样,昌平君还真没底气和对方呛声。

危急时刻人家赵国的公子嘉都能钻狗洞逃生,只是让他昌平君假扮妇人罢了,他莫非还比当过赵国太子的赵嘉更金贵?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高渐离安慰道。

因着高渐离以前是个专职的乐师,旁观过不少舞女化妆。如今需要乔装改扮时,他第一时间便想起了那些化妆之物。

哪怕手法还很粗糙,但昌平君也没得挑了,只能凑合让他化。最后的成果自然好看不到哪里去,不过能不露馅已是意外之喜。

次日,一辆并不起眼的车架载着两位老妇离开了咸阳。也不知高渐离从哪里弄来的照身贴,竟然真的糊弄过了守卫,没有被拦下。

高渐离告诉他,这个照身贴不知道能用多久,让他出城后就赶紧换快马逃离秦国。若是秦王反应过来,恐怕会以最快的速度传信给各地,到时候这张照身贴就不好用了。

昌平君不疑有他,连忙表示不会在路上耽搁。

其实昌平君也给自己准备了假的照身贴,只不过咸阳守备森严,不好混出城。离开咸阳之后,除却那些重要关塞之外,剩下的城池其实用昌平君准备的身份就能糊弄过去。

高渐离给的这个照身贴居然可以骗过咸阳守卫,还是令昌平君十分意外的。既然能骗过咸阳,那就能骗过关隘,是以昌平君也不敢当真耽搁什么。

离开城池之后,昌平君与弟弟在城外寻到了他们早就安排好的人手。

下属牵来上好的千里马,欲言又止地看向二位主上的妆容,问道:

“公子,现在就离开吗?”

昌平君扯掉身上的衣裙,洗去脸上涂抹的东西。处理好一切之后才翻身上马,深吸一口气道:

“走!”

下属想问自家公子在咸阳都经历了什么,但没敢开口,昌平君则在思索高渐离的事情。

高渐离安排的这招确实有效,只是为何非要拖这么久才肯送他离开?他到底想做什么?

之前逃出城一波三折,生生耽误了几个月。今天却异常顺利,弄得昌平君都有点心里不踏实了,总觉得这件事里有猫腻。

联想到高渐离的真实目的,昌平君又略略放下了提起了心。

不管了,燕国的事情与他无关。他只管自己回楚,秦燕如何斗起来,都对他没有坏处。

真正的昌平君离开,替身昌平君还在府中养病。

扶苏听着底下人的汇报,问了一句:

“昌平君果真男扮女装了吗?”

侍者答道:

“确实如此。”

扶苏露出了微妙的笑容,张口便要说点什么。

秦王政预判了他的话语:

“守卫不会无聊到将他女装的模样绘制下来的,守卫也不懂绘图。”

扶苏一脸惋惜:

“但我真的很想看。”

秦王政看了儿子一眼,眼神里透露出了“我就知道”的意思。抬手示意侍者将图送上来,奉给太子瞧瞧。

侍者连忙从袖子里取出画卷:

“这是王上特命画师等候在城门处,画下的图样。”

扶苏顿时眼前一亮,惊喜地看向父亲。

秦王政矜持地抬了抬下巴:

“速成之作,恐怕有些失真。”

扶苏自然不会嫌弃,接过画纸展开,仔细欣赏了一番,随即地冲父亲撒娇道:

“还是父亲疼我。”

秦王政没再说什么,递了几封奏折让他看。乐子看完了,也该干正事了。

侍者颇有眼力地将画收起,准备退下。

“且慢。”

扶苏忽然把人叫住。

侍者停步,静待太子的命令。

扶苏起了坏心眼:

“把画送去给前线的李信将军,他知道该怎么做。”

李信这小子性格跳脱,干起促狭事来也很能对得上扶苏的脑回路。昌平君的黑历史送过去了,不需要特意提醒,李信定然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将画“完璧归赵”。

秦王政哑然失笑:

“你这是想气死昌平君。”

扶苏微微一笑。

上一世昌平君害李信大败而归,家里长辈不得不用爵位换他一条小命。扶苏这可是在给李信创造报仇的机会,天底下除了父亲没有比他更宠武将的君主了。

等侍者退下,扶苏又问父亲:

“父亲可想好什么时候见燕国使者?”

高渐离想挑个合适的时候刺杀秦王,秦国也需要挑个合适的时候被燕人刺杀,这样后续才好发难。

秦王政沉吟片刻:

“高渐离何时动手并不重要,寡人说他是什么时候刺杀的,就是什么时候。”

对秦国来说,当然是楚国被灭之后,燕国再来刺杀秦王,这样时机最合适。如此便能无缝攻燕,还能调动秦兵的愤怒。

要是提前刺杀了,就得把消息押后。

否则燕国知道秦国迟早要发兵,自己躲不过去,肯定会一不做二不休,趁着秦楚开战直接发兵。

毕竟等秦国腾出手来,燕国根本打不过,只有秦国深陷攻楚泥潭时它才能捞到好处。

更何况提前刺杀了,等要攻燕的时候士兵已经气过了一轮。怒气值的最高峰早就过去了,岂不是浪费了这么好的士气?

扶苏想了想:

“那我便安排太医登门去给‘昌平君’诊治。”

既然刺杀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归秦王说了算,那当然要赶早不赶晚。逼迫高渐离赶紧动手,然后他们把人控制起来,也免得高渐离继续在咸阳乱窜。

这边太医带着新讨论出的治病方案从太医署出发了,那头高渐离就收到了“燕国探子”传来的警示消息。

高渐离大惊:

“秦王怎么突然又派人去昌平君府上了?”

以前也没见秦王这么关心左相啊!左相病了几个月,太医也才登门两回。

探子说道:

“恐怕是之前咸阳城中的流言,叫秦王不满了。”

流言都说昌平君的病是秦王要兔死狗烹,那秦王为了自证清白当然要做出关心昌平君的模样来。

秦王大概是真不在乎昌平君是死是活,即便活下来也不影响秦国什么。于是干脆命太医认真给昌平君诊治,恨不得对方立刻就病愈了,这样便不会再有人编排秦王。

高渐离气得咬牙:

“昌平君都走了,竟还给我留下这么大的烂摊子!”

府中的假昌平君根本不可能瞒得过太医,一诊脉就要露馅。到时候秦人肯定会去查,昌平君兄弟二人是怎么离开咸阳的。

高渐离不知道自己能瞒多久,他得赶紧动手了。

他在屋中急切地踱步,思索要如何行动。银针还未打磨好,如今尚且粗钝,恐怕难以刺破暴君头颅,这可如何是好?

同类小说推荐: